• 国内 6DoF 体积视频来了!4DV AI 发布 WebXR 演示,支持 VR 直接体验

    2025-06-26 23:26:41

    国内AI公司4DVAI最近上线了一个基于WebXR的体积视频(volumetricvideo)演示项目,该视频通过20个摄像头视角合成,实现了6自由度(6DoF)的沉浸式观看体验。你无需下载任何应用,即可在VR设备上直接体验。基于高斯点阵技术,AI实现高效体积重建4DVAI所采用的技术核心是当前热门的高斯点阵(GaussianSplatting),它利用机器学习对多个角度的视频输入进行"训练",生成具有深度信息的三维场景。近年来,这项技术在体积渲染领域的作用,正如大语言模型(LLMs)之于聊天机器人--将原本昂贵且小众的技术带入了商业化阶段。目前已有产品如VarjoTeleport和Niantic的Scaniverse都采用了类似技术。而此次4DVAI的成果,则进一步推动了这一方向的发展。训练速度提升30倍,更适合专业拍摄场景去年,Gracia曾展示过一个动态高斯点阵的演示,但其系统需要6分钟才能训练单帧画面。相比之下,4DVAI宣称其技术效率提升了30倍,仅需相同时间即可完成1秒视频的训练。此外,Gracia的方案依赖昂贵且难以移动的专业拍摄棚,通常使用环绕式的数十台摄像机捕捉人物主体,背景往往被省略。而4DVAI的方法则更加实用:它使用约20台普通摄像机从单一方向捕捉整个场景的前半弧面,虽然还远未达到"即拍即用"的便捷程度,但已经足够让专业摄像师轻松部署。数据效率极高,适合流媒体传输4DVAI在数据压缩方面也表现出色,每秒视频数据量约为12.5MB。这意味着,在100Mbps网络环境下,理论上可以实现每秒加载1秒视频的实时播放效果,非常适合未来通过云端进行流媒体分发。实际体验:真正的6DoF沉浸感增强你可以通过访问WebXR演示页面亲身体验这一技术。演示中呈现的效果类似于180°的3D视频,但它具备完整的6DoF(六自由度)功能,也就是说,你可以像真实世界中那样前后左右探头观察,而不会像传统沉浸视频那样"画面固定在头上"。当然,当你移动到摄像头视野重叠区域之外,尤其是完全遮挡区域时,会出现一些模糊和视觉伪影。不过整体重建质量依然令人印象深刻,这种"探身"能力相比传统沉浸式视频是一次重大飞跃。多平台支持,部分设备体验有差异你可以在以下设备上体验该演示:独立式VR头显:如Quest、pico或AppleVisionPro,通过浏览器访问;PCVR用户:也可通过支持WebXR的浏览器(如Chrome)体验;非VR用户:所有场景也可以在普通屏幕(flatscreen)上观看。根据实测反馈:在AppleVisionPro和PCVR上表现相对流畅,仅有轻微卡顿;在Quest3上则出现了屏幕空间伪影和较为明显的性能问题。因此,不同设备上的体验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内容包含多个短片与静态场景该演示共包含:8段各为10秒的动态视频片段;以及若干静态场景;非常适合快速了解高斯点阵在体积视频领域的潜力。体验地址:https://www.4dv.ai/viewer/salmon_10s?showdemo=4dv&ref=VR52.com小结:国内6DoF技术迈入实用阶段4DVAI此次发布的WebXR演示,不仅展示了国内公司在AI+XR技术融合方面的进展,也为未来的远程协作、虚拟演出、教育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随着硬件性能提升与算法优化,我们或许即将迎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6DoF流媒体时代。

  • Apple Vision Pro 上的《F1》沉浸式预告体验:与布拉德·皮特一起飙车

    2025-06-25 22:06:18

    AppleVisionPro用户现已可观看电影《F1》的沉浸式预告片,通过该体验,你将仿佛坐在布拉德·皮特身旁,与他一同完成一次完整的赛道驾驶。和AppleTV上所有沉浸式内容一样,《F1》HotLap预告无法录屏、投屏或截图,确保了内容的沉浸性和版权保护。三分钟体验流程解析整个体验时长约为3分钟。前一分钟的内容以常规的3D视频形式呈现在一个虚拟的曲面屏幕上。期间,《F1》导演JosephKosinski通过幕后花絮与电影片段,讲解了在真实赛道环境中拍摄演员亲自驾驶赛车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从第二分钟开始,正式进入沉浸式体验部分:布拉德·皮特驾驶F1赛车完成一圈赛道的真实画面,由安装在车辆右侧的一个摄像头拍摄。技术表现分析尽管这是一段"沉浸式"内容,但其技术水准并未达到苹果官方ImmersiveVideo(沉浸式视频)的标准。整体比例略显失真,车身与外部环境显得过大;视角也未覆盖完整的180度,实际视场角估计约为140度。此外,画面运动清晰度一般,暗示其帧率可能低于苹果惯用的90fps标准。通过后视镜可以看到摄像机本体,表明这段视频使用的是传统单目鱼眼镜头相机,并非苹果典型的双目180°立体拍摄方案。考虑到空间限制,这种选择可以理解--一辆真正的180°3D沉浸式摄影系统显然无法安置在F1赛车的驾驶舱旁。不过,画面中确实存在一定的立体感,推测是通过机器学习进行了2D到3D的后期转换处理。技术启示录:便携性决定未来《F1:HotLap》不仅是一次宣传尝试,也揭示了一个现实问题:全尺寸沉浸式拍摄设备在移动性和场景适配方面仍存在局限。这也意味着,未来的沉浸式内容制作需要更小巧、更灵活的摄像系统。正如这部预告片所展现的那样,沉浸式技术的发展不仅依赖画质与算法,还受限于物理空间和拍摄条件。电影同步上映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预告所推广的电影《F1》已于今日在全球多地影院上映,美国地区则将于本周五正式上映。

  • 共 2 条1/11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