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AI眼镜将于9月左右上线支付宝“看一眼就付”功能

    2025-08-19 08:57:45

    今年6月底,小米正式推出其首款AI智能眼镜,标志着这家科技巨头在端侧AI与可穿戴设备融合领域迈出关键一步。该产品定价1999元起,提供三种镜框样式,并支持线上线下的个性化镜片定制服务,兼顾时尚佩戴与视力需求。作为小米生态链中"全场景AI"战略的重要一环,这款眼镜集成了多项前沿技术:搭载1200万像素摄像头、开放式耳道扬声器、内置小爱同学语音助手,并可选配电致变色智能调光镜片,实现从"看得清"到"听得清"再到"智能交互"的闭环体验。9月上线"一眼支付":无需掏手机,语音扫码完成支付在7月31日ChinaJoy期间的骁龙游戏技术颁奖礼上,小米手机部副总裁兼可穿戴事业部总经理张磊透露,小米AI眼镜即将在9月左右上线重磅功能--支付宝"看看付"二维码扫描支付。根据小米官方说明,用户只需佩戴眼镜,说出指令"小爱,扫码支付",即可调用眼镜端摄像头自动识别前方支付宝二维码,完成付款流程。该功能支持商户收款码、个人收款码、订单二维码及部分聚合码,极大简化线下小额支付场景的操作路径。不过,目前该功能仅适用于扫码即完成支付的场景,若需在扫码后选择商品或输入金额,则仍需依赖手机操作。尽管如此,这一功能的落地仍意味着AI眼镜从"信息辅助"正式迈向"交易闭环",是消费级智能眼镜实用化的重要里程碑。搭载骁龙AR1芯片:低功耗、强算力,支撑第一人称智能交互小米AI眼镜采用高通专为轻量化智能眼镜设计的SnapdragonAR1Gen1芯片平台。该平台在热约束条件下实现了出色的低功耗优化,确保设备在持续拍摄、语音交互和本地AI推理时保持稳定运行。得益于该芯片支持,用户可直接通过眼镜拍摄照片、分享内容或进行第一人称视角直播,真正实现"所见即所录",适用于运动、旅行、维修、Vlog创作等多种场景。更重要的是,本地化AI能力的引入,让设备具备了增强音频处理、视觉搜索与实时翻译等功能。结合抬头显示(Heads-upDisplay)技术,用户可在视野范围内无缝观看视频、查看通知或获取导航信息,而无需转移注意力。

  • 泄露照曝光!大朋VR首款AI眼镜即将登场,剑指消费级市场

    2025-08-19 08:51:05

    近日,知名XR资讯平台曝光了一组大朋VR(DPVR)首款AI智能眼镜的实物照片。这款尚未正式发布的设备代号为DPVRAIGlasses,从流出的图片来看,其采用极简时尚的墨镜式设计,线条流畅、造型轻盈,具备强烈的现代感与日常佩戴亲和力,明显区别于传统VR/AR设备的"科技感盔甲"风格。尽管官方尚未公布具体参数,但根据外观判断,整机重量应处于当前主流AI眼镜的轻量化区间,适合长时间佩戴,进一步降低用户从"尝鲜"到"常用"的心理门槛。三大影像技术加持,打造高质量视觉采集能力作为一款面向"全天候记录+智能交互"的AI眼镜,DPVR在影像系统上投入了扎实的技术储备。已曝光的核心功能包括:EIS电子图像稳定:在跑步、骑行等高动态场景中有效减少画面抖动,解决传统穿戴设备拍摄易模糊的痛点;内置畸变校正算法:自动修正广角镜头常见的"鱼眼"变形,还原真实场景几何结构,提升视觉自然度;HDR动态优化技术:在强光、逆光或明暗对比强烈的复杂环境中,智能调节亮暗区域,保留更多画面细节,确保多场景下的高质量影像输出。这些技术组合,意味着DPVRAIGlasses不仅是一台"会看"的设备,更是一台"看得清、拍得稳、还原真"的智能视觉终端。搭载百度千帆+DeepSeek大模型,端云协同实现多场景智能交互更值得关注的是,该眼镜计划深度集成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并支持接入DeepSeekR1/V3系列大模型。这一合作路径表明,DPVR并非仅聚焦硬件制造,而是致力于构建"端侧感知+云侧智能"的闭环生态。通过大模型赋能,用户有望在会议记录、学习辅助、现场巡检、生活Vlog等多类场景中,实现语音问答、实时摘要、图像识别、语义理解等高级AI交互功能。例如,在商务会议中自动提取重点内容,或在户外骑行时实时播报路线与环境信息。发布窗口锁定8-9月,或成下半年国产AI眼镜关键选手目前,DPVR官方尚未公布确切发布日期,但据行业消息人士透露,产品预计将在2025年8月至9月间正式亮相。若如期发布,它将成为继中国电信TeleAI、雷鸟、XREAL等之后,又一款备受关注的国产AI眼镜新品。对于深耕B端专业培训领域的大朋VR而言,此次进军消费级AI穿戴市场,是一次从"行业工具"向"大众智能伴侣"的战略延伸。如何在保证专业级影像性能的同时,打造出真正"可用、好用、常用"的AI体验,将是这款产品成败的关键。

  • 中国电信发布首款AI眼镜:38克轻量化设计,搭载骁龙AR1芯片

    2025-08-19 08:45:18

    在智能穿戴设备加速演进的2025年,中国电信正式入局AI硬件赛道。其旗下品牌"TeleAI"近日发布了首款智能穿戴产品--TeleAI智能眼镜。这款产品不仅标志着运营商在端侧AI生态的进一步布局,也以轻量化设计与旗舰级硬件配置,刷新了消费级AI眼镜的技术标杆。38克极致轻盈:重新定义"可穿戴"的舒适边界TeleAI智能眼镜最引人注目的特性之一,是其仅38克的整机重量。这一数据在当前主流AI眼镜普遍徘徊于50克以上的背景下,展现出显著的工程突破。为实现这一轻量化目标,产品采用半框式轻质结构设计,并配备可调节鼻托与特殊造型镜腿,适配多种脸型。更值得注意的是,镜片模组采用了8°前倾式人体工学设计,在保证光学视野清晰的同时,有效降低长时间佩戴带来的压迫感,提升前向视觉舒适度。骁龙AR1+索尼旗舰传感器:端侧AI的硬核配置性能方面,TeleAI眼镜搭载高通专为增强现实与智能眼镜设计的SnapdragonAR1芯片,为本地化AI推理、实时图像处理和低功耗运行提供了强大支持。影像系统同样不妥协:配备一颗1200万像素超广角摄像头,采用索尼旗舰级图像传感器,并集成七项先进成像技术,包括:电子图像稳定(EIS)镜头畸变校正(LDC)高动态范围成像(HDR)这些技术协同工作,确保在复杂光照环境与动态场景下,依然能捕捉清晰、稳定的视觉数据,为AI实时分析、场景理解与视觉辅助功能打下坚实基础。7小时续航+3000mAh充电仓:全天候AI随行续航方面,眼镜本体支持最长7小时连续使用,满足通勤、会议、出行等日常场景需求。配套的时尚充电盒内置3000mAh大容量电池,可为眼镜完整充电10次,实现多日续航无忧。同时支持40分钟快速充满,大幅提升使用便利性,减少"电量焦虑",真正实现"全天候AI随行"的产品理念。作为中国电信在AItoC(面向消费者)领域的重要落子,TeleAI智能眼镜不仅是一款硬件产品,更可能是其未来构建"云网端AI一体化"服务生态的关键入口。从通信运营商到智能终端提供商,这场跨界布局,正在悄然改变AI落地的路径。

  • 共 3 条1/11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