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智能化浪潮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增强现实(AR)技术正逐步从概念走向量产落地。近日,专注于汽车级AR软件解决方案的公司Basemark宣布推出其低代码AR开发平台RocksolidARStudio25.3版本。作为RocksolidAR平台的最新迭代,此次更新聚焦于提升性能、灵活性与系统集成能力,旨在为汽车制造商(OEM)及其他高要求行业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AR应用开发工具。RocksolidAR是Basemark的核心产品,广泛应用于车载抬头显示(HUD)、仪表盘、中控信息娱乐系统等车内屏幕,支持AR导航、车道指引、碰撞预警以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可视化呈现。这些功能不仅增强了驾驶员的情境感知能力,也为未来智能座舱的人机交互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随着25.3版本的发布,RocksolidARStudio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一站式"AR开发环境的地位,新增多项关键特性,覆盖AI集成、多屏协同、底层扩展与跨平台支持等多个维度。集成GeminiAI与GoogleMaps,加速智能功能开发本次更新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是对GoogleGeminiAI和GoogleMaps的原生支持。开发者现在可以直接在RocksolidARStudio中调用预构建的插件化组件,快速实现AI语音助手、语义理解、上下文感知提示或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LBS)功能。这意味着OEM厂商无需从零搭建AI逻辑或地图接口,便可将智能化体验无缝嵌入AR界面。例如,在导航过程中,系统不仅能通过AR箭头指示转弯,还能结合AI理解"最近的充电站"这类自然语言指令,并实时叠加在驾驶员视野中。虚拟座舱上线:打通多屏AR体验新版推出的"虚拟座舱(VirtualCockpit)"功能,标志着车载AR从单一显示设备向全域协同迈进。该功能允许开发者在一个统一环境中,同步设计和测试覆盖AR-HUD、数字仪表、中控屏乃至电子后视镜的跨屏AR内容。更重要的是,平台支持实时仿真模拟,使团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预览多屏联动效果,确保信息传递的一致性与流畅性。例如,导航路径可在HUD上以三维形式投射,同时在仪表盘显示距离与车道状态,在中控屏呈现周边POI信息--整个流程可在Studio中一站式完成设计与验证。支持C++自定义模块,释放底层开发潜力尽管RocksolidARStudio主打"低代码"开发,但25.3版本并未牺牲专业开发者的自由度。此次更新引入了基于统一API(UnifiedAPI)架构的C++模块扩展机制,允许开发者编写高性能的自定义逻辑,并将其打包为可复用的组件集成回Studio环境。这一改进显著提升了平台的可扩展性与工程化能力,尤其适用于需要处理复杂算法(如传感器融合、SLAM定位)或对接特定ECU数据的场景,确保AR系统能与整车电子架构深度耦合。性能优化与AndroidAutomotive支持除了功能增强,本次更新还注重开发体验的稳定性。新版调度系统经过重构,在处理高负载算法或网络延迟波动时表现更稳健,有效减少开发过程中的卡顿与中断。此外,RocksolidARStudio25.3正式支持Android14Automotive,开发者可直接在项目中接入车辆数据总线(如车速、转向角、ADAS信号)及触摸事件,构建符合车规级标准的UI界面,加速从原型到量产的转化周期。拓展边界:从汽车到国防与工业Basemark创始人兼CEOTeroSarkkinen表示:"我们正看到汽车AR市场的强劲增长,同时也将技术拓展至国防、现场作业和智能制造等对视觉计算有严苛要求的领域。"这一表态表明,RocksolidAR平台的战略定位已超越传统车载场景,向更广泛的"任务关键型"AR应用延伸。随着AI、地图服务与多屏协同能力的深度融合,RocksolidARStudio25.3不仅是一次版本迭代,更是推动车载AR从"辅助显示"走向"智能决策中枢"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