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拣货的困局:技能依赖成效率瓶颈在现代物流仓库中,拣选作业至今仍高度依赖人工。这不仅意味着企业难以通过缩减人员来控制成本,更面临着劳动力短缺、人力成本攀升以及新员工培训周期长等现实压力。尤其在老龄化加剧的日本,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如何让"非熟练工"也能快速上手、高效作业?一场由日本三家企业联手推动的概念验证(PoC)项目,试图用轻量级AR技术给出答案。125克AR眼镜上岗:让"眼睛"指导"双手"本次示范项目由Techfirm株式会社联合NTTConoQ株式会社与DMS株式会社共同开展,核心是NTTConoQ开发的轻量化AR眼镜--MiRZA。这款设备重量仅约125克,佩戴轻便,具备摄像头空间识别能力,可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智能手机,并支持手势操作,极大降低了使用门槛。Techfirm则负责提供配套的应用程序与后端系统。整套方案的工作流程如下:系统自动读取拣货清单;AR眼镜引导作业人员前往目标货架位置;在视野中高亮显示具体存储点位;实时识别操作行为,自动检测错拣;同步完成作业记录,减少手动输入。整个过程无需手持终端,解放双手,实现"眼到、手到、数据到"的无缝衔接。实测提效11%:技术让"普通人"更高效试点结果令人振奋:即使是缺乏经验的非技术工人,在使用该AR系统后,工作效率最高提升了11%,单件作业时间明显缩短。更重要的是,系统对错拣的实时预警和自动记录功能,显著提升了作业准确率与管理透明度。这一数据验证了AR技术在降低技能门槛、提升作业标准化方面的可行性,也为应对劳动力短缺提供了切实的技术路径。不止于仓库:AR正向制造与质检延伸Techfirm表示,此次PoC的成功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公司计划将该技术成果进一步推广,不仅限于物流领域,还将拓展至制造业的装配指导、设备巡检、质量检测等场景。通过与NTTConoQ、DMS等合作伙伴的持续协作,Techfirm希望构建一个可复制的"现场效率提升"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应对人力挑战,同时提升生产质量与数字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