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屏幕越来越薄、交互越来越无形,我们反而开始渴望一种更原始的反馈:能被皮肤感知的震动。这就是为什么,当你看到Razer(雷蛇)SensaHD触觉模块背后的法国公司Interhaptics,与日本音响巨头FosterElectric(フォスター電機)宣布合作时,不该只看到又一场技术联姻--而是一场关于"感官统一"的静默革命。两家公司没打算造噱头。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把声音和触觉彻底打通,让家电、汽车、游戏设备不再只是"听见"或"看见",而是让你用整个身体去感受。声音不是用来听的,是拿来"摸"的Foster的名字你可能不熟,但它为高端耳机、车载音响、专业监听设备供货几十年,是隐藏在无数顶级音频产品背后的"隐形冠军"。而Interhaptics,则是VR/AR领域最成熟的触觉引擎之一,其HDHaptics技术驱动着Razer等品牌的高精度震动反馈。这次合作的本质,是把声音的物理性重新挖回来。传统振动马达粗暴地"嗡嗡嗡",而Interhaptics的算法+Foster的精密致动器,可以让设备模拟出雨滴滑落、轮胎打滑、枪械后坐力甚至织物摩擦的细微差异。更重要的是,这些震动不再是孤立信号,而是与音频波形精准同步--声波即震波,听觉即触觉。想象一下:车载音响播放交响乐时,座椅随低音提琴共振;洗衣机完成洗涤,门框传来一段轻柔的"确认脉冲";游戏手柄在你扣动扳机瞬间,释放出一段有层次的反冲节奏--这不是炫技,而是人机交互正在向"全感官沉浸"进化。OEM的新武器:从"功能"到"感觉"对家电、汽车、消费电子的OEM厂商来说,这场合作提供了一个极具诱惑的选项:无需自研底层技术,即可集成高保真触觉系统。Interhaptics提供协议、API、固件,Foster供应定制化振动单元,组合成一套可快速部署的"触觉解决方案"。这意味着,哪怕是一家中小厂商,也能在产品中加入电影级的沉浸反馈,从而在红海市场中打出差异化。这背后,是硬件体验竞争已进入"微感时代"--用户不再满足于"有没有",而是敏感于"像不像""顺不顺""爽不爽"。"SoundtoLife":让技术长出温度Foster提出的愿景叫"SoundtoLife"--声音唤醒生命。听起来很玄,但恰恰点中了智能设备的痛点:我们造出了越来越聪明的机器,却也让交互变得越来越冰冷。而触觉,是最接近本能的桥梁。它不需要学习,不依赖视觉,甚至能在无声环境中传递信息。当声音与震动真正融合,设备就不再是工具,而更像是一个有呼吸、有反应的"存在"。Interhaptics与Foster的合作,或许不会立刻改变你手里的手机,但它正在为下一代交互范式铺路:未来的智能,不只是聪明,更要可感。
日本科技巨头夏普(Sharp)近日宣布推出一款新型VR触觉控制器原型,旨在通过多段式触觉反馈技术,为虚拟现实带来更真实的"触感"体验。这款设备目前仅在日本市场开放体验,价格为10万日元(约合680美元),并已开启限量预售。尽管尚未明确是否将正式量产,但这一产品的发布标志着夏普在XR(扩展现实)领域持续探索的步伐。多段触觉反馈:模拟"质感"的新尝试Sharp的这款VR控制器最大的亮点在于其搭载的多段触觉反馈系统(multi-segmentedtactileelements),这些微型元件被嵌入在控制器的指尖部分,通过不同频率和模式的震动来模拟诸如"光滑"、"粗糙"等不同材质的触感。虽然夏普也坦承,目前的反馈水平还无法完全还原真实的触觉体验,但通过参数调整,已经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的触感反馈。"我们希望通过与用户共同测试,不断优化体验质量,而不是等到内部完全满意才发布。"该公司在其日本官网上写道。保留传统控制器设计,但不支持精细手势追踪不同于一些高端触觉手套,Sharp的控制器并未采用全手势追踪技术,而是选择保留了用户熟悉的传统控制器设计,包括摇杆、按钮等交互方式。这使得设备更易于上手,也更适合主流VR游戏和应用。不过,它不支持高精度手势识别,也没有集成力反馈或温度反馈功能。这意味着用户虽然可以"感受到"物体的"质感",但无法感知其"重量"或"冷热"。跟踪方式尚未明确,兼容主流方案关于控制器的跟踪方式,夏普并未公布具体技术细节,但表示设备将支持安装兼容"高市场份额"的主流跟踪标准,暗示其可能支持如SteamVR的Lighthouse、Meta的Inside-Out或其他行业标准。目前,该设备正处于演示实验阶段,仅提供渲染图,尚未发布实物。夏普也提醒潜在用户:"开发或发布可能随时取消。"虽未量产,但夏普在XR领域并非新手尽管这款触觉控制器尚未正式上市,但Sharp在XR领域其实已有深厚积累。此前,它曾是MetaQuest2的核心显示屏供应商,也是目前高端VR显示技术的重要参与者。2024年底,夏普还与日本最大电信运营商NTTDocomo联合推出了一款名为MiRZA的AR眼镜产品,进一步拓展其在XR硬件领域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