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Niantic

  • Niantic Spatial SDK 3.15上线:Quest 3迎来厘米级定位与实时场景建模

    2025-08-11 14:04:50

    Niantic旗下专注于空间计算技术的新公司--NianticSpatial,近日正式发布SpatialSDKv3.15,首次全面支持MetaQuest3与Quest3S设备。这一更新标志着第三方开发者终于可以利用Niantic深耕十年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在Quest平台上构建更精准、更持久、更具沉浸感的混合现实(MR)体验。此次支持得以实现,得益于Meta今年早些时候开放的HorizonOS政策:第三方应用现可访问Quest3系列的透视摄像头。Niantic正是借此机会,将其成熟的视觉定位与场景理解模型部署至这一主流MR头显平台。从游戏巨头到空间基建:Niantic的转型之路提起Niantic,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宝可梦GO》(PokemonGo)这款现象级AR手游。然而就在五个月前,这家公司完成了战略拆分:以《宝可梦GO》为代表的游戏业务被出售给沙特公司Scopely,而原公司的空间技术部门则独立为一家新公司--NianticSpatial。这一转变意味着,Niantic不再仅仅是内容创作者,而是转型为空间智能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其目标是为全球开发者提供一套高精度、可扩展的AR/MR底层工具,推动整个空间计算生态的发展。三大核心技术赋能Quest3开发者1.厘米级视觉定位系统(VPS):告别"乱跳的蓝点"传统GPS在理想条件下精度约为1米,而在城市峡谷中误差可达数十米,导致导航时出现"蓝点乱跳"的尴尬。相比之下,视觉定位系统(VPS)通过摄像头捕捉实时画面,与预先构建的高精度3D地图进行比对,实现厘米级定位精度。Niantic的VPS系统已覆盖全球超100万个地点,数据来源于《宝可梦GO》玩家和Scaniverse用户的长期扫描积累。其优势不仅在于精度,还在于提供带语义信息的3D网格模型,可用于遮挡、交互等高级MR功能。目前,每月前1万次VPSAPI调用免费,超出部分约0.01美元/次。该功能已在智能手机端广泛应用,如今扩展至Quest3和MagicLeap2,极大提升了户外MR应用的可行性。2.实时场景建模(LiveSceneMeshing):摆脱静态扫描束缚当前Quest设备的场景网格依赖用户预先扫描房间,过程耗时且无法反映环境变化--家具移动、人员进出都不会被更新,严重影响体验连贯性。NianticSpatialSDK引入的长距离实时建模功能,彻底改变了这一模式。它利用透视摄像头流,通过自研计算机视觉算法,持续动态重建周围环境,无需预扫描,即开即用。更关键的是,其建模距离远超Meta官方DepthAPI的4米限制,更适合大空间或户外场景,并能与VPS协同工作,实现"定位+建模"一体化。这一能力或将被广泛应用于MR游戏、虚拟协作与空间测量类应用。3.语义分割与物体识别:让MR"看懂"世界除了几何结构,NianticSDK还能在实时透视画面中识别并标注物体与表面类型(如地板、墙壁、桌面、椅子等),实现语义级环境理解。虽然基础物体识别与Meta官方开发样例类似,但Niantic的分割算法更为先进,有助于实现更自然的虚拟物体放置、场景重绘(reskinning)和上下文感知交互。商业模式与未来展望NianticSpatialSDK采用混合定价模式:VPS定位服务:按API调用次数计费;设备端CV功能(如实时建模、语义分割):按月活跃用户(MAU)收费,约0.10美元/用户/月。尽管Quest3硬件并非专为户外AR设计,但VPS的加入使其在公园、校园、景区等已映射区域具备了运行高质量公共MR体验的潜力。Niantic表示,未来将持续扩展对更多可穿戴设备的支持,并计划推出增强遮挡处理、持久化场景理解等新功能,后续方向将由开发者反馈驱动。

  • 共 1 条1/11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