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电子游戏诞生以来,寓教于于乐的理念便始终存在--游戏不只是为了击败蘑菇头或恶魔,更可以成为学习现实技能的桥梁。如今,FilamentGames推出的全新VR/MR体验《MyRobot!》正将这一理念推向新高度。这款于今日正式登陆MetaHorizonStore的应用,让用户在虚拟现实中组装机器人,并通过MetaQuest3的透视(Passthrough)功能,让这些虚拟机器人在真实房间中"活"起来,完成各种互动挑战。像搭乐高一样造机器人:零基础也能上手《MyRobot!》的核心体验是"即拿即玩"(pick-up-and-play)。玩家无需任何机器人学背景,即可从免费的"敏捷体操机器人"(AgileAcrobats)套件开始,像拼装乐高或模型车一样,通过视觉引导将虚拟零件"咔哒"一声snappedintoplace(snapping连接)。每一步都有语音指导和模型轮廓提示,确保构建过程直观易懂。在组装过程中,玩家还会逐步为机器人分配控制方式,并在多个节点进行测试,帮助他们熟悉操作逻辑。这种结构化的引导流程,既降低了新手门槛,又潜移默化地传授了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从虚拟到现实:混合现实让机器人"走进"你的家真正让《MyRobot!》脱颖而出的是其对混合现实(MR)的深度利用。借助MetaQuest3的透视功能,玩家的客厅、书房甚至厨房,瞬间变身为机器人的测试场。在"PercussionPond"(打击池塘)中,机器人可以撞击虚拟乐器,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花园;在"CrankyCadavers"(僵尸围城)模式中,玩家需操控机器人抵御一波波僵尸进攻,体验街机式生存挑战;而在"AgileAcrobots"(敏捷体操)关卡中,则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障碍赛道,考验机器人的速度与灵活性。这些挑战不仅趣味十足,更鼓励玩家根据任务需求优化机器人设计--是追求速度?稳定性?还是多功能交互?每一次尝试都是对工程思维的锻炼。自由创造模式:从"跟着做"到"自己造"除了预设套件,《MyRobot!》还提供"自由建造模式"(FreebuildMode),让玩家摆脱模板束缚,从零开始设计独一无二的机器人。这一模式继承了FilamentGames此前作品《SomeAssemblyRequired》的成熟系统,曾催生出从功能性机械到天马行空的创意装置等各种作品。"我们看到玩家用《SomeAssemblyRequired》做出了令人惊叹的发明,"FilamentGames营销副总裁BrandonPittser表示,"我们相信《MyRobot!》的社区也会创造出同样富有想象力的作品。"教育与乐趣的平衡:让学习"隐形"发生Pittser坦言,开发教育类游戏最大的挑战在于平衡:既要准确传达机器人学概念,避免过度简化导致误解;又要确保体验足够有趣、即时,不让玩家感到枯燥或挫败。《MyRobot!》通过"情境化学习"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建造和挑战过程中,系统会自然引入专业术语、符号和工程思维,玩家在"玩"的同时,不知不觉掌握了关节、传动、传感器等组件的实际应用。"我们不仅教技术知识,"Pittser补充道,"还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坚持力和分析能力--这些都是可迁移的软技能。"从"搞笑"到"专注":与前作的进化相比前作《SomeAssemblyRequired》偏重叙事和幽默风格(如滑稽的NPC角色),《MyRobot!》更专注于机器人构建本身的技术奇观与混合现实的沉浸感。它借鉴了实体模型套件的设计理念,强调"动手感"与"真实感",并直接回应了玩家希望"让机器人进入现实世界"的强烈需求。结语:当游戏成为工程启蒙的入口《MyRobot!》不仅是一款VR游戏,更是一个面向未来的STEM教育工具。它模糊了游戏与实践的界限,让每个人都能在安全、有趣的环境中体验工程设计的乐趣。正如Pittser所说:"我们迫不及待想看到社区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机器人。"也许,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机器人工程师,正从今天在客厅里搭建他的第一个虚拟机器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