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pchat母公司Snap正式推出SnapOS2.0,为其AR眼镜平台注入新活力。此次更新聚焦于优化第一方应用体验,包括浏览器、图库(Gallery)和Spotlight视频流功能,标志着该系统正从"开发者专用"向"消费者就绪"稳步迈进。如果你还不熟悉背景:当前的SnapSpectacles是专为开发者设计的AR眼镜,月租99美元(学生50美元),目标是让开发者提前构建应用生态,为Snap计划在2026年推出的消费级产品"Specs"打下基础。尽管硬件本身尚处原型阶段--46°对角视场角、接近AppleVisionPro的角分辨率、仅45分钟续航、重达226克(约是Ray-BanMeta眼镜的五倍)--但SnapCEOEvanSpiegel明确表示,未来的消费版将实现"更小的体积、更轻的重量、更强的功能",并兼容现有所有应用。因此,真正值得长期关注的,并非当前笨重的开发设备,而是其背后的操作系统:SnapOS。SnapOS:封闭中的高效生态SnapOS的架构在当前AR平台中独树一帜。虽然底层基于Android,但它不允许安装APK,开发者无法运行原生代码,也不能使用Unity等第三方引擎。取而代之的是名为"Lenses"(镜头)的沙盒化应用,全部通过Snap提供的LensStudio(支持Windows和macOS)进行开发。开发者使用JavaScript或TypeScript调用高层API,而系统则负责底层渲染与交互逻辑。这种设计思路与AppleVisionPro的visionOS"共享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应用启动近乎瞬时交互体验高度一致多用户共享场景轻松实现手机端Snap应用可作为"观众视角"实时观看Lens内容目前系统尚不支持多任务处理,但这更可能是当前硬件性能限制所致,而非系统设计缺陷。自去年SnapOS随最新版Spectacles发布以来,Snap持续为开发者扩展能力边界:2025年3月:新增GPS与指南针支持,可用于户外导航;检测用户是否手持手机;引入系统级浮动键盘,解决文本输入难题。2025年6月:集成AI功能套件,包括支持40多种语言的语音转文字、实时生成3D模型,并深度对接GoogleGemini与OpenAIChatGPT的多模态视觉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深度缓存(depthcaching)功能,允许开发者将AI返回的信息精准锚定在现实空间中,实现真正的"空间智能"。SnapOS2.0:从开发者工具到用户体验升级如果说此前的更新主要服务于开发者,那么SnapOS2.0则明显转向提升终端用户体验,为明年消费级产品发布预热。新增TravelMode:移动场景下的空间追踪SnapOS2.0引入TravelMode(旅行模式),使设备在飞机、火车甚至汽车等移动载具中也能保持稳定的空间定位。这一功能此前由AppleVisionPro率先实现,Meta与pico随后跟进。Snap的加入,意味着其空间算法已具备应对复杂动态环境的能力。全新浏览器:支持WebXR,打开跨平台大门Snap的浏览器经历全面重构,号称"更快、更强、更易用"。新功能包括:可自定义窗口宽高比支持小组件与书签关键升级:支持WebXR这意味着大量基于Web的AR体验可直接在Spectacles上运行。尽管受限于设备算力,目前仅适合轻量级AR应用,尚无法承载复杂沉浸式游戏,但已为内容生态扩展打开重要通道。Gallery图库与Spotlight视频:补齐内容闭环新推出的Gallery镜头允许用户查看通过Spectacles录制的内容,并直接分享至Snapchat。不过目前仍有限制:仅支持在Lens内录制的30秒片段不支持独立拍照或自由录像更令人意外的是,Gallery不会同步手机端的Snapchat图片与视频。对此Snap回应称:"这是个有趣的想法",暗示未来或有整合可能。另一个重要更新是引入Spotlight--Snapchat手机端的短视频功能(对标TikTok与InstagramReels)。由于当前Spectacles的视场角垂直高于水平,非常适合观看竖屏视频,成为其差异化优势之一。SynthRiders登陆:验证平台娱乐潜力除系统更新外,Snap宣布热门XR节奏游戏《SynthRiders》即将登陆其平台。作者在伦敦体验了该版本,虽不及Quest、PCVR或VisionPro上的完整体验,但已展现出开发者对Snap工具链的逐步掌握。值得一提的是,演示中虚拟物体能将光影投射到现实家具表面--这得益于SnapOS提供的连续场景网格(continuousscenemesh),让虚拟内容能自然融入真实环境,提升沉浸感。结语:系统先行,硬件待发SnapOS2.0的发布,清晰传递了一个信号:Snap并不急于让消费者立刻戴上AR眼镜,而是先确保当那一刻到来时,系统已准备好足够丰富的体验与生态。它选择了一条与Apple、Meta不同的路径:不依赖通用引擎,不开放原生开发,而是通过高度控制的Lenses生态,追求极致的启动速度、交互一致性与跨用户共享体验。这条路能否成功尚待观察,但在通往消费级AR的长跑中,Snap已经用操作系统,悄悄抢下了关键一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