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电影局正式发布《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将虚拟现实(VR)电影纳入电影管理体系,并明确其内容审查、技术标准及产业扶持政策。这一举措被视为推动电影产业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拓展电影新形态的关键布局,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通知》指出,电影作为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历来随技术变革迭代升级。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凭借沉浸式体验优势,已催生多部市场反响热烈的作品,成为电影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国家电影局表示,将VR电影纳入管理框架,旨在通过规范内容与技术标准、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同时以电影成熟的产业链和版权保护体系反哺VR技术发展,助力实现“电影强国”目标。
《通知》从定义、政策支持、内容安全、技术标准四大维度为VR电影发展提供指引:
明确界定范畴:VR电影被定义为“综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与观看、在影院等固定场所公开放映的新形态电影”,与文旅、商业场所的“沉浸式体验展”区分管理。
优化审批流程:VR电影可直接向国家电影局备案并审查,提升行政效率;同时,制片、放映及研发单位可平等参与各级电影扶持政策,为后续专项支持预留空间。
强化内容安全:VR电影须履行剧本备案和审查程序,取得公映许可证,确保内容思想性、艺术性与技术质量达标。
构建技术标准:将逐步制定VR电影技术规范,未来升级为行业标准,保障观影体验。
针对放映端,《通知》提出差异化要求:
现有影院放映VR电影仅需向主管部门备案;
其他符合安全标准的固定场所若长期放映,需申请《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持证单位可享受电影产业扶持政策。
这一规定既降低传统影院转型门槛,又引导新兴场馆合规化,推动VR放映生态多元化发展。
业内分析认为,《通知》释放了两大信号:
其一,技术反哺产业:VR电影将借力电影工业成熟的制作体系、版权保护机制及人才储备,加速技术落地;
其二,增量市场扩容:通过规范管理与政策激励,VR电影有望开辟票房新增长点,同时带动拍摄设备、后期制作、影院改造等关联领域升级。
国家电影局强调,此次政策并非限制VR内容创新,而是通过界定“电影”标准,引导优质资源向高技术、高艺术水准的作品倾斜,推动电影与科技“双向奔赴”。未来,随着行业标准完善与市场培育,VR电影或将成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VR52网成立于2015年,平台提供VR头显、AR眼镜、配件外设、厂商、测评、行业资讯、游戏与应用、展会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