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召开的ACMSIGGRAPH2025新兴技术大会之前,MetaRealityLabs研究团队发布了其最新研究成果:两款实验性VR与MR头显原型机,它们实现了水平视角高达180°的沉浸体验,远超目前市面上的主流设备,如Quest3的约100°视野。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两款设备在实现如此广角的同时,外形依然保持紧凑、轻便,接近目前消费级头显的形态。180°视野,沉浸感飞跃提升这两款设备分别是:一款纯虚拟现实(VR)头显,通过"高曲率反射偏振器"光学系统实现超广视野;一款混合现实(MR)头显,同样使用该光学系统,并配备4颗穿透式摄像头,总分辨率达8000万像素(80MP)@60帧/秒,提供与显示视野相匹配的广角现实场景捕捉。研究人员将其与Quest3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在MR头显中,用户可以清晰看到身旁椅子上的人,甚至能感知到自己膝盖上的零食,大幅提升了空间感知与沉浸感。外部追踪系统回归?"Constellation"技术再现从外观来看,这两款原型机似乎采用了类似Meta第一代消费级头显OculusRiftCV1所使用的"Constellation"外部追踪系统。尽管目前主流设备多采用"Inside-Out"内向外追踪,但研究人员表示,Constellation更适合快速迭代和实验室研究。这也是该技术多次出现在RealityLabs的研究原型中的原因之一。"大视野≠大体积"--轻量化是关键突破虽然市面上已有厂商推出高视野头显(例如Pimax的部分产品),但它们往往体积庞大、佩戴不便。Meta的研究团队强调,这两款原型机的外形尺寸与当前消费级设备相当,这意味着它们在实现超广视野的同时,并未牺牲便携性。研究人员表示:"我们的原型头显在虚拟与混合现实体验方面树立了新标杆,展示了更广视野在娱乐与远程协作等应用场景中的用户价值。"距离量产还有多远?Meta自己也还在"权衡"尽管这两款原型机展示了Meta在光学与显示技术上的突破,但距离真正量产还有不少挑战。MetaCTOAndrew'Boz'Bosworth在2024年底曾公开表示,追求更大视野会带来成本、重量、续航等方面的显著牺牲,因此并不适合当前的消费级市场。事实上,Meta早在2018年就曾展示过一款搭载可变焦显示技术(Varifocal)的原型头显,至今仍未商业化。如今这款180°视野设备是否能真正进入量产阶段,仍需时间验证。展望未来:Meta的"VisionPro级"野心从这些研究动向可以看出,Meta正在与Apple、pico等厂商展开一场XR技术竞赛,不仅关注内容生态,更在光学、追踪、交互等多个维度进行前沿探索。如果未来某天,我们真的能看到一款轻薄便携、视野超广、支持MR的Quest头显,那它很可能就是从这些研究原型中诞生的。
在最近由风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Horowitz(a16z)对Meta首席技术官安德鲁·博罗夫(AndrewBosworth)进行的一次访谈中,他透露出自己与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对于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的未来抱有极其坚定的信念。虽然他在采访中提到的是AR,但整个对话的语境围绕着Meta的RealityLabs部门的整体工作展开。在此前讨论"5年和10年后数字内容的发展方向"时,他也提到了VR。以下是他的原话:"我想说两点,这也是为什么Mark(扎克伯格)值得如此多的赞誉:我们是真正的信徒。我们是有坚定信念的。""Mark相信这就是下一代的技术趋势,它必须发生,而它不会免费实现。我们必须成为推动它实现的人。""我们的首席科学家MichaelAbrash是我合作过最棒的人之一,他经常谈到'技术必然性'的谬论。事情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很多科技圈的人都说'AR最终会发生'。但这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你必须停下来,投入资金和时间,去真正做这件事。总得有人来做这件事,而这正是我们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从内心深处相信这些事。这是我这辈子有机会参与的最重要的工作。这就像当年XeroxPARC(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那样开创性的项目--我们正在重新思考人类如何与计算机互动。这就像J.C.R.Licklider和'人机协同计算'的时代一样(如今我们正通过AI看到它的延续)。""这是一个罕见的时刻,甚至每一代人都遇不到一次。我认为可能每隔两三代人才能遇到一次。这种机会并不常有。""所以我们绝不会错过它。我们要去做它。我们也可能会失败!这是有可能的。但我们不会因为缺乏努力或信念而失败。"RealityLabs面临持续质疑作为Meta负责"元宇宙与可穿戴设备"的部门,RealityLabs一直受到部分股东和分析师的批评。原因是该部门迄今为止的支出远高于收入,甚至有人呼吁关闭该部门。事实上,在今年第一季度,RealityLabs的季度营收同比下滑了6%,相较于2024年同期进一步下降,这加剧了外界对其可持续性的担忧。一些XR行业人士也在质疑,Meta是否会长期容忍这种巨额亏损。这种疑虑在今年初因一份内部备忘录的泄露而进一步加深--当时博罗夫在全员会议上告诉员工:"2025年将决定RealityLabs是'先驱者的壮举',还是一场'传奇式的误判'。"不过后来博罗夫澄清说,Meta"几乎永远不会放弃"这个方向,并表示这类内部备忘录更像是鼓舞士气的"战前动员",而非公司立场的直接表达。然而,RealityLabs第一季度营收的下滑,再次引发了关于Meta是否应继续如此大规模投资的公开讨论。扎克伯格为何可以坚持?因为他拥有决策权在主流消费科技公司中,Meta的独特之处在于其CEO的信念能够不受限制地被执行,而不是仅仅存在于思想层面。不同于苹果的蒂姆·库克(TimCook)、谷歌的桑达尔·皮查伊(SundarPichai)、微软的萨提亚·纳德拉(SatyaNadella)和亚马逊的安迪·贾西(AndyJassy),扎克伯格持有Meta超过60%的投票权股份,这意味着他几乎不可能被董事会罢免或被股东反对所左右。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得扎克伯格在过去十年内向RealityLabs投入了约1000亿美元,而该部门同期的总收入却不足150亿美元。扎克伯格多次强调,他将这笔支出视为一项长期投资,并预计需要数十年才能看到回报。这样的投资周期,在其他大多数企业中是极为罕见的。目前,像Quest这样的VR/MR头显仍处于早期阶段,尚未成熟。根据2022年的数据,超过一半的RealityLabs支出都用于AR眼镜的研发--一个尚未正式推出的未来产品线。结语:高管信念未改,未来仍在押注博罗夫此次的新发言表明,Meta高管层对RealityLabs的战略方向并未发生重大改变。如果你希望更深入理解他的观点,建议聆听完整采访录音,以全面把握他的立场与语气。尽管外部压力不断加大,但这家科技巨头显然仍未打算放弃对未来的豪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