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召开的 ACM SIGGRAPH 2025 新兴技术大会 之前,Meta Reality Labs 研究团队发布了其最新研究成果:两款实验性 VR 与 MR 头显原型机,它们实现了水平视角高达 180° 的沉浸体验,远超目前市面上的主流设备,如 Quest 3 的约 100° 视野。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两款设备在实现如此广角的同时,外形依然保持紧凑、轻便,接近目前消费级头显的形态。
这两款设备分别是:
一款纯虚拟现实(VR)头显,通过“高曲率反射偏振器”光学系统实现超广视野;
一款混合现实(MR)头显,同样使用该光学系统,并配备4颗穿透式摄像头,总分辨率达 8000万像素(80MP)@60帧/秒,提供与显示视野相匹配的广角现实场景捕捉。
研究人员将其与 Quest 3 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在 MR 头显中,用户可以清晰看到身旁椅子上的人,甚至能感知到自己膝盖上的零食,大幅提升了空间感知与沉浸感。
从外观来看,这两款原型机似乎采用了类似 Meta 第一代消费级头显 Oculus Rift CV1 所使用的“Constellation”外部追踪系统。尽管目前主流设备多采用“Inside-Out”内向外追踪,但研究人员表示,Constellation 更适合快速迭代和实验室研究。
这也是该技术多次出现在 Reality Labs 的研究原型中的原因之一。
虽然市面上已有厂商推出高视野头显(例如 Pimax 的部分产品),但它们往往体积庞大、佩戴不便。Meta 的研究团队强调,这两款原型机的外形尺寸与当前消费级设备相当,这意味着它们在实现超广视野的同时,并未牺牲便携性。
研究人员表示:
“我们的原型头显在虚拟与混合现实体验方面树立了新标杆,展示了更广视野在娱乐与远程协作等应用场景中的用户价值。”
尽管这两款原型机展示了 Meta 在光学与显示技术上的突破,但距离真正量产还有不少挑战。
Meta CTO Andrew 'Boz' Bosworth 在2024年底曾公开表示,追求更大视野会带来成本、重量、续航等方面的显著牺牲,因此并不适合当前的消费级市场。
事实上,Meta 早在 2018 年就曾展示过一款搭载可变焦显示技术(Varifocal)的原型头显,至今仍未商业化。如今这款 180° 视野设备是否能真正进入量产阶段,仍需时间验证。
从这些研究动向可以看出,Meta 正在与 Apple、pico 等厂商展开一场XR 技术竞赛,不仅关注内容生态,更在光学、追踪、交互等多个维度进行前沿探索。
如果未来某天,我们真的能看到一款轻薄便携、视野超广、支持 MR 的 Quest 头显,那它很可能就是从这些研究原型中诞生的。
VR52网成立于2015年,平台提供VR头显、AR眼镜、配件外设、厂商、测评、行业资讯、游戏与应用、展会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