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威尼斯沉浸式单元(Venice Immersive 2025)上,一部名为《Out of Nowhere》的VR短片悄然亮相。它没有宏大的特效,也没有复杂的交互,却以极简而克制的方式,将观众带入一场关于气候变迁的私人记忆之中。
这部作品登陆Quest 3平台,时长仅约10分钟,讲述了一位名叫安娜的女性的真实经历。她一生都居住在奥地利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历史小镇哈尔施塔特(Hallein),2021年7月欧洲那场毁灭性的洪灾,彻底改变了她对“家园”的认知。影片以她的第一视角,重现了洪水如何悄然漫过门槛,浸透墙壁,最终吞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Out of Nowhere》并未采用灾难片常见的激烈叙事。相反,它用近乎静默的方式,让观众“经历”一场缓慢蔓延的危机。你站在安娜的家中,看着水位一寸寸上升,家具漂浮,照片被浸湿——这种渐进式的压迫感,比突如其来的爆炸更具心理冲击。
交互设计极为克制:通过手部追踪,你唯一能做的,是折一只纸船,轻轻放入水流中,看它随波漂走。这个动作看似微不足道,却成为情感的锚点——它象征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试图掌控的徒劳。
导演克里斯·霍夫曼(Kris Hofmann)与安德烈亚斯·伍特(Andreas Wuthe)的意图清晰而深刻: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气候愈发不可预测的时代,而人类长久以来“改造自然以适应自身需求”的逻辑,正在反噬我们自己。
影片并不提供解决方案,也不做说教。它只是邀请你“在场”——置身于一个被洪水逐渐吞噬的客厅,感受那种无力与震惊。这种沉浸式体验的价值,正在于它绕过了理性辩论,直接作用于感官与共情。
某种程度上,《Out of Nowhere》与此前环保主题的VR作品《Beyond Blue: After The Storm》一脉相承:它们都不靠数据或警告,而是通过个体叙事,唤起对生态系统的敬畏。
尽管时长不足一刻钟,且互动元素有限,《Out of Nowhere》仍展现出高水准的制作质感。画面细腻,音效沉浸,叙事节奏精准。它证明了VR叙事不必追求复杂机制,也能承载深刻主题。
目前,该作品仅在电影节展出,尚未确认是否会面向家庭用户发布。开发团队未在展出现场露面,相关发行信息暂未披露。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类短小精悍、主题明确的沉浸式作品,正在成为气候传播的新载体。
VR52网成立于2015年,平台提供VR头显、AR眼镜、配件外设、厂商、测评、行业资讯、游戏与应用、展会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