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52——国内最大的VR&AR头戴式眼镜数据库

热门VR眼镜

热门VR眼镜对比

Meta Quest 3S详细参数

AR&MR游戏资讯

更多

PC硬件资讯

更多

Meta Quest 3S详细参数

  • Meta Avatars大进化:AI帮你穿搭,体型脸型自由定义

    2025-07-31

    近日,Meta对其虚拟形象系统MetaAvatars进行了一次重大更新,显著提升了身体与面部形态的自定义能力,并面向美国和加拿大用户逐步推出AI驱动的虚拟服装推荐功能,进一步推动虚拟身份的个性化表达。自2024年10月MetaConnect大会后上线以来,MetaAvatars已成为Meta生态中不可或缺的数字身份载体,广泛应用于:HorizonWorlds(社交元宇宙)HorizonHome(虚拟客厅)HorizonWorkrooms(虚拟办公)第三方VR应用如《GOLF+》、《ElevenTableTennis》、《DropDead:TheCabin》等(通过免费的MetaAvatarsSDK集成)此外,你的MetaAvatar还会以贴纸形式出现在Facebook、WhatsApp、Messenger和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中,实现跨应用的身份统一。深度定制:16种体型+16种脸型,支持多部位精细调节过去,MetaAvatars曾因身体与面部形态选择有限而受到部分用户批评,被认为缺乏多样性与包容性。此次更新正是对此问题的直接回应。🧍‍♂️身体形态全面升级提供16种预设体型作为起点新增多项滑动调节器,可精细调整:臀部宽度腰围肩膀宽度手臂粗细腹部轮廓用户可更准确地还原真实体型,或打造理想中的虚拟形象。😊面部特征自由塑造同样提供16种预设脸型支持以下维度的微调:脸部宽度颊部饱满度下巴大小颌骨尺寸面部深度成熟度(幼态/成熟感)结合已有的丰富选项--包括肤色、眉形眉色、眼型眼色、睫毛样式、鼻型、嘴型、耳型等--用户现在可以实现前所未有的高精度面部定制。💡懒人模式依旧可用:若不想手动调整,仍可通过上传自拍照生成Avatar。得益于更广的形态库,生成结果将更贴近真实面容,且支持后续手动优化。AI虚拟穿搭助手上线:输入文字,AI为你搭配服装在服装系统方面,Meta也为美国和加拿大用户带来了创新功能--AIOutfitAssist(AI穿搭助手),正在"逐步rollout"中。🔍功能亮点:用户可输入文字描述想要的穿搭风格,例如:"黑色皮夹克+破洞牛仔裤+马丁靴""夏日海滩风连衣裙+草帽"AI将从现有的人工设计虚拟服装库中,智能匹配最接近的服饰组合非生成式AI:不同于此前基于文本生成T恤纹理的功能,本次AI不创造新纹理,而是从现有库存中"挑选搭配"🎯使用灵活:可随时在标准编辑器与AI助手模式之间切换支持对AI推荐的整体造型进行局部替换,例如保留上衣裤子,但更换鞋子或帽子Meta表示,此次更新还为所有国家用户新增了"数十款全新服装选项",涵盖多种风格与场景。未来,AI穿搭助手功能也将逐步扩展至其他国家和地区。总结:更真实、更个性、更智能的虚拟身份此次MetaAvatars的升级,体现了Meta在构建"可信、可表达、可迁移的数字身份"上的持续投入:维度升级重点身体多样性16种体型+多部位调节,打破刻板印象面部真实性16种脸型+精细调节,提升个性化与包容性形象生成自拍生成+手动优化,兼顾效率与精准服装系统AI智能推荐+海量新装+局部替换,提升搭配体验随着虚拟形象在社交、娱乐、办公等场景中的角色日益重要,Meta正通过技术迭代,让每个人都能在虚拟世界中"成为更像自己的自己"

  • 东京XR与元宇宙展观察:技术犹在,愿景何存?

    2025-07-31

    本月初,在东京国际展览中心(TokyoBigSight)的广阔展厅内,2025年XR与元宇宙博览会东京站(XRandMetaverseFairTokyo)如期举行。作为日本规模最大的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与混合现实(MR)产业盛会之一,该展会本应是日本XR行业迈向未来的"跳板"--一个展示商业、工业乃至家庭场景中XR技术日益普及的窗口,一次向世界宣告日本创新力量的契机。然而,现实却令人唏嘘:展会上的人们似乎既缺乏新意,也缺少自信。国际巨头主导,日本本土"守成有余,突破不足"放眼全球,XR领域的先锋角色早已被国际公司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的Xreal、Viture在轻量级显示眼镜领域迅速崛起;美国的Meta与Apple则在VR/MR头显市场持续领跑。尽管如此,日本仍拥有大量企业,致力于探索XR技术为生活带来的独特价值。自2023年首届展会以来,环球影城日本(USJ)、索尼、DMM、LINE、日产等巨头纷纷参展,展示XR如何提升运营效率或增强用户互动体验。例如,环球影城日本长期利用VR与XR技术升级园区游乐项目,将虚拟元素融入实体娱乐,创造出沉浸式主题体验。这些并非空洞的企业宣传,而是已落地的实际应用。但与往届大厂云集的盛况相比,今年的展会更多由初创企业撑场。这本身并非坏事,却也暴露出一个核心问题:技术的实用性参差不齐。一方面,软件方案公司Techfirm展示了其名为"OneXR"的专有系统,可远程集中管理多台头显设备,用于群体化XR培训。在消防员模拟训练的演示中,该系统表现出色,展现出工业级应用的潜力。另一方面,一家韩国"图书创业公司"的展示却令人失望--其技术水准甚至不如任天堂3DS时代的AR小游戏,尽管在本土市场取得一定成功,但在国际视野下毫无新意。这种技术质量与创意高度的严重割裂,成为本届展会的主旋律。亮点寥寥:尼康的VR直播技术令人眼前一亮尽管整体氛围低迷,仍有个别展台带来了真正令人振奋的创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尼康(Nikon)--这家以光学技术闻名全球的企业,近年来在VR视频制作领域持续深耕。本次展会,他们展示了如何利用其双镜头VR摄像设备,革新体育赛事的直播方式。我们已从AppleVisionPro的NBA应用中窥见一斑:观众可通过3D渲染的球场俯视视角,获得全新的观赛体验。这是一种基于数据建模与空间追踪的混合现实呈现。而尼康的技术走得更远:他们使用部署在体育场各处的多组VR镜头,实时捕捉球员与场地的真实3D影像,并通过高精度成像重建整个棒球场的三维空间地图。这意味着:观众可以自由选择任何位置观看比赛--包括现实中无法进入的区域,如击球区旁、外野草皮上,甚至"站在"投手身后。在两个演示片段中,观众仿佛亲临现场:一位"虚拟观众"站在打者身旁,近距离感受挥棒瞬间的冲击;另一位则从外野视角,全程追踪球的飞行轨迹。这项技术的魅力显而易见:这是棒球从未有过的观看方式。相比传统电视转播的固定机位,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沉浸感与自由度。目前,该技术基于预录视频与低分辨率像素化3D建模实现。但尼康团队表示,未来目标是将其应用于实时体育直播,让全球观众在VR中"亲临"赛场。这是一次真正具备大众市场潜力的技术突破--遗憾的是,这样的亮点在整个展会中屈指可数。对比鲜明:隔壁展馆更有"未来感"更令人深思的是,XR与元宇宙展只是同期在东京BigSight举办的"生活方式周"(LifestyleWeek)众多展会之一。这一系列B2B活动涵盖时尚、文化、设计、授权等多个领域,共同聚焦于快速变化的消费趋势与用户行为。与XR展区形成强烈反差:授权博览会展示了IP跨界合作的新形态;时装展呈现了数字服装与实体走秀的融合;数字设计展探索虚实共生的产品形态;尤其是"Oshikatsu博览会",聚焦粉丝文化经济--在日本,粉丝常为偶像生日购买广告位、在演唱会外摆放花篮,甚至发起众筹支持艺人活动。令人惊讶的是,一些企业在这些传统场景中融入的AR增强体验,其创意与完成度竟远超XR展区内许多"专业"展示。这些展会或许与XR看似无关,但它们共同揭示了一个事实:越是成熟的领域,越清楚自己的方向;而本应最"前沿"的XR行业,反而显得迷失与迟疑。日本XR的真实实力:被低估的创新事实上,日本XR产业并非没有亮点。只是这些闪光点,大多不在这个展会上。几周后举行的独立游戏大会BitSummit上,"VR横丁"展区汇聚了来自日本及全球的VR游戏开发者。MyDearest、CharacterBank等本土公司凭借已上线作品和新作预告,吸引了大量观众,展位人气爆棚。而在即将开幕的大阪世博会2025中,尽管"虚拟世博"(VirtualExpo)概念反响平平,但日本政府联合卡普空(Capcom)推出的"怪物猎人桥"(MonsterHunterBridge)项目,却成为最受期待的XR体验之一,将现有技术推向极限。此外,亚洲仍是当前XR创新的重要策源地。Xreal展出了最新款OnePro显示眼镜,支持在虚拟空间中运行平面游戏,并通过手势与周围虚拟物体互动。尽管视场角仍不足60度,限制明显,但其稳定性与实用性已初现消费级AR眼镜的曙光。行业困局:沉迷旧梦,忽视现实然而,除了这些亮点,整个行业弥漫着一种自我怀疑与方向迷失的氛围。当年扎克伯格高调提出的"元宇宙"愿景,如今已被大众市场普遍认为"缺乏吸引力"。但展会上仍有公司执着于推销"元宇宙广告牌"、展示NFT赛车游戏--仿佛时间停滞在2021年。Meta试图通过HorizonWorkrooms将VR打造成虚拟办公未来,但人们仍在用Zoom进行2D视频会议(如今Zoom已登陆Quest平台)。VRChat作为全球最具创造力的虚拟社交平台之一,本可展示其在虚拟艺术、社区建设、VTuber互动等方面的丰富生态,却只在展会上宣传"虚拟办公室通勤"--迎合一个并不存在的需求。更令人不解的是,一些真正成功的本土案例也未能展现其潜力。例如Cluster--日本运营时间最长、用户基础最广的元宇宙应用,已与朝日电视台、地方政府乃至VTuber深度合作,成为连接现实与虚拟的桥梁。但在本次展会上,它仅播放了一段10周年纪念预告片,对其真实应用场景只字未提。断裂的愿景:用户在用,厂商在说日本XR市场本身并不小。数据显示,该国VR产业规模已接近40亿美元,且仍在增长。但问题是:为什么企业不敢展示真正能打动大众的应用?为什么新技术被冷落,而公众已拒绝的概念却被反复炒作?这里存在一条明显的断裂带:用户实际使用XR的方式(娱乐、社交、粉丝互动)厂商试图推广的叙事(办公、元宇宙地产、NFT)苹果VisionPro虽技术惊艳,但也因高昂售价面临市场质疑,甚至传出将推出廉价版"VisionAir"的消息。这说明,即便是巨头,也在重新思考XR的大众化路径。而本届XR与元宇宙展的最大缺失,正是一个面向普通公众的清晰"价值主张"。相比之下,"生活方式周"其他展会清楚地知道:技术的意义不在于"炫技",而在于解决真实需求、激发情感共鸣、创造新文化形态。结语:创造力仍在,但需要新的叙事VR52始终相信XR技术的巨大潜力,也认识许多默默耕耘的本土创作者。他们的作品充满想象力与人文关怀。但这场展会让我感到沮丧多于期待。它暴露了一个深层危机:行业仍在用过去的幻想填补未来的空白,却不愿直面用户真实的需求与行为。真正的突破,不在于复刻旧梦,而在于像尼康那样重新定义体育观赛,像Xreal那样探索轻量化AR的日常可能,像Cluster那样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情感纽带。XR的未来不在"元宇宙地产"的广告牌上,而在人们愿意为之停留的体验里。而那一天的到来,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勇气、洞察与对人性的理解。

  • FORM发布升级款AR游泳眼镜:Smart Swim 2 PRO搭载康宁大猩猩玻璃3

    2025-07-30

    加拿大温哥华健身科技公司FORM近日宣布推出其最新一代增强现实(AR)智能游泳眼镜--SmartSwim2PRO。该产品在2024年4月发布的SmartSwim2基础上全面升级,最大亮点是内外镜片均采用康宁®大猩猩®玻璃3(GorillaGlass3),显著提升抗刮擦性、耐用性与视觉清晰度。这款专为游泳爱好者、竞技泳者及铁人三项运动员设计的智能装备,标志着AR技术在水上运动领域的持续深化应用。强化镜片:从"塑料"到"玻璃"的跨越与传统塑料泳镜不同,SmartSwim2PRO的内外镜片均采用康宁大猩猩玻璃3--这一材料广泛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以出色的抗冲击和防刮性能著称。升级优势包括:✅更强耐久性:有效抵抗日常使用中的刮擦与磨损✅更高透光率:提供更清晰、真实的水下视野✅UPF50+防护:结合FORM自研光学堆栈,可阻挡98%有害紫外线,保护眼部健康此外,为解决泳镜起雾难题,FORM放弃了常见的工厂涂层防雾技术,转而采用用户可重复涂抹的防雾方案:配套提供10mL喷雾+10mL浓缩液官方称稀释后可使用超过175次更环保、更持久,避免传统防雾层随时间失效的问题核心功能全面保留:水下也能"看数据"SmartSwim2PRO完全继承前代核心功能,将AR显示屏直接嵌入泳镜视野,实现实时数据可视化:📊实时训练指标:速度、划频、距离、配速等即时显示❤️心率监测:内置光学传感器,支持水下心率追踪🎧AR引导训练:无需抬头看墙钟,训练节奏全程可视🏊‍♂️HeadCoach虚拟教练系统:个性化指导,模拟专业教练陪练体验🧭开放水域导航(SwimStraight):通过方向提示帮助保持直线游进,提升户外游泳效率这些功能让泳者专注于动作与节奏,真正实现"数据随行,一镜掌控"。价格与上市信息SmartSwim2PRO当前定价如下:💵329美元(USD)💲449加元(CAD)💷279英镑(GBP)💶329欧元(EUR)💴529澳元(AUD)目前已通过FORM官网在美国和加拿大正式发售,并将在全球范围内于8月初陆续上市,支持部分精选零售商渠道。FORMPremium订阅服务将迎重磅更新FORM同步宣布,其Premium会员订阅服务将在近期推出多项新功能,适用于所有世代的FORM智能泳镜用户:功能上线时间亮点HeadCoach训练计划2025年7月基于用户目标与表现的自适应个性化训练计划SmartSet智能组间追踪2025年7月组间休息、间隔时间等实时显示于镜中HeadCoachInsights深度反馈2025年9月游后提供专业级分析与改进建议,复刻精英教练指导体验订阅价格:9.99美元/月(首月免费试用)会员权益包含:超1,500个训练课程45套系统化训练计划全套虚拟教练工具新增免费功能:Streaks连续打卡为鼓励用户养成规律游泳习惯,FORM还推出全新非会员功能--Streaks(连续打卡):自动记录连续游泳天数可视化激励界面,增强运动坚持动力无需订阅即可使用

  • 雷朋Meta智能眼镜收入暴增超200%,Meta加码35亿美元押注AI眼镜未来

    2025-07-30

    全球眼镜巨头EssilorLuxottica(依视路陆逊梯卡)近日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务报告,其中透露重磅消息:搭载MetaAI的Ray-BanMeta智能眼镜,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同比增长超200%("morethantripled"),创下亮眼业绩。这一强劲增长不仅推动集团整体营收攀升,也进一步巩固了Meta与EssilorLuxottica在智能穿戴领域的深度合作。Ray-BanMeta:AI眼镜的市场领跑者自2023年发布以来,Ray-BanMeta作为双方合作的第二代智能眼镜产品,已逐步成为消费级AI可穿戴设备中的标杆之作。其核心功能包括:🎵实时音乐播放与语音控制📸隐蔽式拍照与视频录制(支持1200万像素照片与4K视频)🔍通过"HeyMeta"语音指令进行互联网搜索、获取实时信息🧠深度集成MetaAI,提供情境感知与自然语言交互能力基础款起售价为300美元,凭借时尚设计与实用AI功能,成功打入主流消费市场。据公司今年2月透露,自2023年发布以来,Ray-Ban智能眼镜累计销量已突破200万副。此次Q2财报虽未披露具体销量,但"收入增长超三倍"的表述,表明高价值型号或配色可能正带动平均售价上升。合作延长至2030年,Meta拟注资35亿美元得益于Ray-BanMeta的市场成功,Meta已宣布将与EssilorLuxottica的战略合作延长至2030年,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投资约35亿美元,用于联合研发、生产扩展与品牌推广。这笔投资预计将用于:新一代AI眼镜硬件开发(如Oakley品牌线)提升AI语音与视觉处理能力扩大制造产能与全球分销网络这标志着Meta正将"AI眼镜"视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重要计算平台,持续加码布局。新品上线:OakleyMetaHTSN开启预售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财报中的销售数据尚未包含EssilorLuxottica与Meta联合推出的下一代产品--OakleyMetaHTSN。该款面向运动与户外场景的智能眼镜于2025年7月11日开启预售,首发"限量版"定价500美元,功能在Ray-Ban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包括:更强的环境音捕捉与空间音频增强型摄像头模组更耐用的运动化设计专为骑行、跑步等场景优化的AI交互市场普遍认为,Oakley品牌的加入将帮助Meta拓展更高端、更专业的用户群体。集团整体表现稳健,H1营收达140亿欧元尽管面临宏观经济波动,EssilorLuxottica在2025年上半年仍实现总营收140亿欧元(约合161.5亿美元),同比增长5.5%,在所有地区和业务板块均保持增长势头。公司CEOFrancescoMilleri与联席执行长PaulduSaillant表示:"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环境中,我们仍稳步推进增长目标。AI眼镜在上半年持续获得市场青睐,成为推动创新与收入增长的关键引擎。"不过,公司也指出当前面临的挑战:2025年4月2日起美国实施的新一轮互征进口关税,导致海关成本波动美元兑其他主要货币汇率走弱,影响以美元计价的收入换算

  • 斯坦福发布革命性全息MR眼镜:3毫米超薄设计,AI加持迈向“视觉图灵测试”

    2025-07-30

    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近日推出一款突破性的3D全息混合现实(MR)头显原型。这款设备外形如同普通眼镜,厚度仅3毫米,却能通过全息成像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协同优化,生成高度逼真的三维动态影像,被认为是实现"视觉图灵测试"(VisualTuringTest)的关键一步。该成果已发表于国际顶级光学期刊《NaturePhotonics》。"未来VR属于全息"--更真实、更轻薄"未来,大多数虚拟现实显示器都将基于全息技术。"--GordonWetzstein,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教授他手中展示的这款设备,体积不比一副常规眼镜大多少,却集成了先进的光学系统与AI处理能力。"全息显示具备其他任何技术都无法实现的能力,而且可以做到比市面上任何产品都更小的封装。"什么是全息?为何它比立体显示更真实?全息(Holography)是一种诺贝尔奖级别的3D成像技术。它不仅记录光线的强度(如传统照片),还捕捉光线的相位信息(即光波的同步方式),从而重建出具有真实深度、视差和光影效果的三维图像。相比当前主流的双目立体LED显示(如MetaQuest、AppleVisionPro),全息成像的优势在于:✅自然焦深调节,避免"视觉辐辏冲突"✅真实三维光场,支持眼球自由移动✅更轻薄的光学结构潜力终极目标:通过"视觉图灵测试"研究人员将这一愿景称为"视觉图灵测试"--灵感来自计算机科学之父艾伦·图灵提出的智能判定标准。"理想状态下,你无法分辨眼前看到的是真实物体,还是头显投射的数字图像。"--SuyeonChoi,斯坦福博士后、论文第一作者这意味着:戴上眼镜后,虚拟物体在你眼中应与现实世界无缝融合,无论从哪个角度观察、移动头部,都看不出破绽。核心突破:大视场+大眼盒+AI优化长期以来,全息显示面临"光通量瓶颈"(Étendue):难以在小型设备中同时实现大视场角(FOV)和大眼盒(Eyebox,即瞳孔可移动范围)。该团队通过两大创新实现突破:1.定制全息光波导采用新型光波导结构,将图像精准引导至眼球,提升光效与集成度。2.AI驱动图像校准引入人工智能模型,实时优化全息图像的分辨率、对比度与立体感,弥补物理光学限制。最终效果:用户可在大范围内自由移动眼睛,图像始终清晰稳定,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感。为全天佩戴而生:告别颈部疲劳"我们希望它是紧凑轻量的,适合全天使用--这是最大挑战。"--Wetzstein当前VR设备常因重量导致颈部疲劳、眼压不适。而这款眼镜几乎无感佩戴,有望真正实现"可穿戴计算"。应用场景广泛:🎓教育:全息解剖课、历史场景重现🎮娱乐:家庭影院级3D观影🌍虚拟旅行:身临其境游览世界奇观💼远程协作:与全息同事"面对面"开会科研"三部曲":已完成第二阶段这是Wetzstein实验室"全息三部曲"的第二章:第一阶段(2024年):提出高保真全息光波导,解决小型化中的图像质量问题。第二阶段(2025年):构建完整可运行原型,集成AI系统。第三阶段(未来):推出商业化产品,重塑XR体验。"世界上从未有过这样的全息显示器:大视场、大眼盒、高质量,yet如此小巧。"Wetzstein强调:"这是目前最先进的3D显示,是一次巨大飞跃--但挑战仍多。"写在最后:全息的黎明已至尽管距离消费级产品还有数年,但这项研究标志着:全息混合现实正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当AI遇见光学,当轻薄遇上真实--我们或许正站在下一代人机交互革命的门槛上。未来的眼镜,不再只是"看屏幕",而是"看世界"。

  • 头显眼镜对比
    清除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