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最新发布的 MR Utility Kit SDK 更新(v78)为 Quest 3 带来了系统级的 QR 码解码与 6 自由度(6DoF)空间追踪功能,专为 Unity 开发者设计。这意味着开发者现在无需依赖第三方或自定义计算机视觉库,即可在混合现实应用中快速集成高精度的 QR 码识别与定位能力。
尽管自今年早些时候起,Meta 已向开发者开放了 Quest 3 的透视摄像头访问权限(需用户授权),允许通过自研或第三方方案实现 QR 码识别,但新推出的 MR Utility Kit 功能将其提升为系统原生支持。这不仅大幅简化了开发流程,还优化了权限模型:只需启用“空间数据”权限——该权限已用于键盘追踪等其他混合现实功能——而无需请求更敏感的“头显摄像头”权限,提升了用户隐私透明度与应用可信度。
当启用 QR 码追踪后,SDK 将提供包括 6DoF 位姿、2D 边界框、2D 多边形轮廓以及解码后的数据载荷(如 URL)在内的完整信息。这使得开发者可以精准地将虚拟内容锚定在现实世界中的 QR 码位置,实现稳定的虚实融合体验。
QR 码是继“键盘”之后,MR Utility Kit 支持的第二种“可追踪对象”。若计入 Touch 控制器和 Logitech MX Ink 触控笔,Quest 3 现已具备系统级追踪四种无生命物体的能力。这一扩展标志着 Meta 在混合现实交互维度上的持续深耕。
不过 Meta 明确指出,与键盘追踪类似,QR 码的位置更新频率较低,不适合用于追踪快速移动的物体。虽然系统会在 QR 码位置发生变化时更新其位姿,但并非实时连续追踪。因此,它无法替代如 pico Tracker 这类专用硬件追踪器,其定位更接近 visionOS 2 的物体识别机制——适用于静态或缓慢移动的场景。
由于低频追踪仍会带来一定的性能开销,Meta 建议开发者采用动态启用策略:仅在需要时激活该功能,以优化应用整体性能。
从应用潜力来看,这一功能或可成为多用户共址体验(colocation)中更可靠的初始校准手段。相比 Meta 现有的 Shared Spatial Anchors 系统(在复杂环境中稳定性欠佳),通过扫描同一物理 QR 码实现设备间空间对齐,可能提供更高的一致性与准确性。
尽管在消费端推广面临“用户是否拥有打印机”的现实障碍,但在企业级应用、教育培训、工业维修、展览展示及位置型 VR/AR 体验中,预置 QR 码作为空间锚点极具实用价值。例如,在工厂中扫描设备上的 QR 码即可调出三维维修指引,或在博物馆中通过扫描展品标签激活 AR 讲解。
目前,QR 码追踪作为可选功能已集成于 Meta MR Utility Kit for Unity v78 版本中,支持 Quest 3、Quest 3S 及所有未来的 Horizon OS 头显设备,并兼容最高版本 10 的 QR 码标准。
VR52网成立于2015年,平台提供VR头显、AR眼镜、配件外设、厂商、测评、行业资讯、游戏与应用、展会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