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Nature》期刊中,Meta 发布了一篇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首次系统性地披露了其正在开发的 sEMG 手环技术,这项技术将成为其未来 HUD 眼镜与 AR 眼镜 的主要交互方式。
这篇题为《A generic non-invasive neuromotor interface for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的论文,详细描述了 Meta 自 2019 年收购 CTRL Labs 以来持续研发的非侵入式神经肌肉接口设备,即我们熟知的 sEMG(表面肌电图)手环。
CTRL Labs 是一家由计算神经科学家 Thomas Reardon 共同创立并领导的初创公司,于 2019 年被 Meta 收购。如今,Reardon 仍领导着这一项目的技术研发。
Meta 的 sEMG 手环通过感应手腕肌肉的电信号,来捕捉手指的细微动作。这种技术被称为 表面肌电图(sEMG),相比传统的手势识别摄像头,它具有以下优势:
无需摄像头视线范围
功耗极低
可实现高精度的手指追踪
这意味着用户无需抬手或说话,就能通过静默的手指动作与虚拟界面进行交互,例如点击、滑动、输入文字等。
论文中附带的演示视频展示了四种主要的 sEMG 手势控制方式:
用食指在表面书写字符:系统可识别书写动作并将其转换为数字文本,实现无键盘输入。
旋转手腕控制一维光标:通过手腕转动实现类似旋钮的精细控制。
拇指沿食指侧面滑动:模拟滑动操作,用于菜单滚动或调节参数。
拇指轻触/长按食指:模拟点击或长按动作,用于选择或确认操作。
此外,论文还提到,Meta 的 sEMG 技术已经具备跨用户通用性,无需为每个用户单独训练模型。Meta 还向科学界公开了超过 100 小时的 sEMG 数据集,以推动全球无障碍交互技术的发展。
虽然论文中展示的设备仍为研究原型,但其外观与 2021 年首次亮相的概念手环高度相似。
在 Meta Connect 2024 的公开演示中,Meta 展示了一款外观更为成熟、接近量产的版本,代号为 Ceres,作为其未来 AR 眼镜 Orion 的配套输入设备。
其中,“拇指沿食指侧滑”这一手势,已被整合进 Meta Quest SDK,命名为 microgestures(微手势),并在 Orion 的演示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此前,多家媒体(包括 The Verge、The Information、Financial Times 和 Bloomberg 的 Mark Gurman)均报道过一款代号为 Hypernova、命名为 Meta Celeste 的轻量级 HUD 眼镜,预计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
Gurman 表示,Meta 计划将 Ceres 手环与 Celeste 一起打包发售,整体价格可能在 1000 至 1400 美元之间。
同时,在 Celeste 的早期固件泄露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与 Nature 论文中展示的相同手势教程视频,甚至包括:
拇指与食指捏合(pinch)
水平或垂直“拉拽”动作
这些都进一步验证了手环在消费级产品中的应用前景。
根据官方日程,Meta Connect 2025 将于 9 月 17 日举行。外界普遍预期,Meta 将在此次大会上正式发布 Meta Celeste HUD 眼镜,并开放预购,计划在 10 月发货,除非项目延期。
早在今年 4 月,Gurman 就曾透露,Meta 内部已有员工在周末加班赶工,以确保 Celeste 按时发布。
如今,距离发布仅剩不到两个月,我们很快就能知道,Meta 是否能在消费级 AR 领域迈出这关键一步。
Meta 的 sEMG 手环不仅是一项前沿科研成果,更是其未来 AR 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这项技术,Meta 正在尝试打造一种更自然、更沉浸、更私密的人机交互方式。
随着 Celeste 和 Ceres 的推出,Meta 有望在 AR 领域实现从“手势识别”到“神经接口”的跃迁,为下一代人机交互设定新标准。
VR52网成立于2015年,平台提供VR头显、AR眼镜、配件外设、厂商、测评、行业资讯、游戏与应用、展会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