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mic XR 是一款罕见的混合现实(MR)应用,为 Quest 3 与 Quest 3S 用户带来令人惊叹的太空探索体验。这款应用能将用户的客厅或游戏空间瞬间转化为一座沉浸式的宇宙课堂,巧妙融合 MR 视觉效果与精准的手部追踪交互,提供兼具敬畏感与教育意义的体验。
Cosmic XR 完全依赖手部追踪技术。用户可以伸出双手,直接移动、旋转行星;拉近视角,观察遥远星系的精细结构;在宏伟的全息星体模型间穿行,用双手操控它们——这一切设计得极为自然,带来一种近乎“神明”般的操控感。
当用户指向一颗行星,看着它缓缓自转;或把整个银河系“抓”到书桌上近距离探索,那种身临其境的震撼,是传统屏幕无法比拟的。这种直接的物理交互,让宇宙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图像,而成了用户“指尖可触”的存在。
在 Quest 3 上,Cosmic XR 的图形表现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在纯虚拟(VR)还是混合现实(MR)模式下,那些漂浮在房间中的全息模型都极具吸引力。
应用充分利用了用户的 MR 空间,让用户能在星海中穿行,与太阳系行星的精细模型互动——无论是等比大小还是相对比例,都游刃有余。
部分场景如“宇宙网”(Cosmic Web)在选择MR模式时仍保持VR状态,而“银河中心”则采用了独特的混合方式:部分场景沉浸于VR,其余部分则融入现实环境,形成一种虚实交融的奇妙体验。当然,当用户将模型放大到远超可用空间的尺寸时,细节会有所下降,但这种情况在正常体验中几乎不会遇到。
音频方面,应用配备了契合探索氛围的环境背景音乐,但缺少了画龙点睛的旁白解说。尽管应用内包含大量教育性文字信息,但如果能以卡尔·萨根或尼尔·德葛拉司·泰森式的娓娓道来为这些内容配音,体验必将更上一层楼。
体验过后,许多用户脑海中会浮现出萨根那句著名的“暗淡蓝点”(Pale Blue Dot)在混合现实中完整重现的震撼画面。
在模型选择与交互设计上,开发商 BRDY Studios 采用了极简主义。菜单系统紧凑、可隐藏,操作直观。
用户可以伸手选择一个场景,然后直接“抓取”行星或星系进行旋转,通过双指捏合拖拽来缩放或调整大小,或在空中拖动将其移至房间任意位置。指向某些物体标签即可获取详细信息,整个过程更像是在“探索”而非“导航”,学习与互动融为一体。
界面还支持 VR 与 MR 空间的无缝融合,效果类似于 Apple Vision Pro 的“数码旋钮”(Digital Crown),让用户自由调节虚实比例。
应用还包含一些“彩蛋”内容:发现号航天飞机、好奇号火星车和国际空间站(ISS)的精细模型。有趣的是,这些模型需要用户在应用商店评分后才会解锁,为VR/MR应用的内容获取增添了一丝新意。
最近的更新还为全球用户带来了11种新语言支持,让更多人能用母语探索宇宙奥秘——毕竟,宇宙属于全人类。
此外,更新还推出了更精细的银河系模型,包含详细的旋臂结构和新标注的区域,指向特定的天体奇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著名的“创生之柱”所在地——M16鹰状星云。当它以房间尺度漂浮在用户面前时,那种壮美令人窒息。用户不再被动地欣赏一张图片,而是可以主动变换视角,真正沉浸其中,感受宇宙的浩瀚与精妙。
初版的 Cosmic XR 已经让我们窥见了太空教育的未来图景:扎实的手部追踪、全球化的可访问性,以及从银河系到创生之柱的丰富内容,填满了用户的物理空间,让学习地球这颗“暗淡蓝点”周围的宇宙变得前所未有的互动与难忘。
尽管应用已足够出色,仍有成长空间:加入旁白解说、提供引导式课程、扩充可探索天体目录,都将使其成为更强大的学习平台,体验也更上一层楼。
即便如此,Cosmic XR 已经有力地证明,VR与MR技术正超越娱乐范畴,展现出真实的教育价值。
对于每一位 Quest 3 用户,无论其是否为太空迷,或只是好奇混合现实技术的潜力,Cosmic XR 都值得投入时间。该应用可在 Meta Horizon 商店下载。
VR52网成立于2015年,平台提供VR头显、AR眼镜、配件外设、厂商、测评、行业资讯、游戏与应用、展会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