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厂激战大模型,“新赛季”再添新火

    2023-11-15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李彦宏发言指出,繁荣的AI原生应用生态,将推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从头开始训练大模型到到开发好用可用的大模型,存在很高的技术壁垒和成本门槛,重复造轮会给社会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李彦宏举例,即使像微软这样的大型公司,也没有去开发自己的基础模型,而是与OpenAI合作。微软在AI大模型应用上采取的方法论,对国内厂商的参考价值有几分?国内大厂的踊跃入局,AI大模型的蜂拥而至,对行业意味着什么?这些大模型正式面向公众以后,能否扛住来自C端和市场的考验?据新浪VR了解,目前国内已有超过20个大模型正式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备案,面向社会开放。此前,今年8月首批通过备案的AI大模型包括百度文心一言、百川智能、商汤商量SenseChat、抖音(云雀大模型)、智谱AI(GLM大模型)、中科院(紫东太初大模型)、上海MiniMax(ABAB大模型)、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书生通用大模型)、"360智脑"等。再加上本月有11家公司宣布其研发的AI大模型通过备案,包括网易有道("子曰"大模型)、蚂蚁集团(百灵大模型)、面壁智能(面壁露卡Luca)、出门问问(序列猴子)、昆仑万维("天工"大模型)、美团、知乎("知海图AI"模型)、月之暗面(MoonshotAI)、金山办公(WPSAI)、好未来(MathGPT大模型)、360公司(奇元大模型)。大模型应用,场景为先。新浪VR关注到,月之暗面、面壁智能这两家公司为初创企业,研发团队来自清华大学。其他9家为垂直领域的头部企业,包括互联网生活服务、金融科技、网络安全、国产办公软件、教育等领域。新浪VR对本批次公开的大模型展开调研。从技术到生态,分给初创企业的"蛋糕"够大吗?10月份,MoonshotAI带着首个支持输入20万汉字的智能助手产品KimiChat亮相在公众视野。据悉,这是目前全球市场上能够产品化使用的大模型服务中所能支持的最长上下文输入长度,标志着MoonshotAI在"长文本"这一重要技术上取得了领先水平。支持更长的上下文意味着大模型拥有更大的"内存",从而使得大模型的应用更加深入和广泛,例如通过多篇财报进行市场分析、处理超长的法务合同、快速梳理多篇文章或多个网页的关键信息、基于长篇小说设定进行角色扮演等方面。据悉,MoonshotAI创立于2023年3月,致力于寻求将能源转化为智能的最优解,通过产品与用户共创智能。创始团队核心成员参与了GoogleGemini、GoogleBard、盘古NLP、悟道等多个大模型的研发,多项核心技术被GooglePaLM、MetaLLaMa、StableDiffusion等主流产品采用。MoonshotAI融资超2亿美元。面壁露卡Luca于今年5月正式推出,是面壁智能基于其自研千亿参数基座模型CPM打造的多模态智能对话助手。经过多次迭代更新,Luca不仅在中英文语言对话方面有所突破,还具备代码、知识、逻辑及图片理解能力。据悉,此外,面壁智能还联合清华大学NLP实验室、OpenBMB开源社区打造了一个"三位一体"的大模型产学研生态布局,目前已为数百家企业提供商用服务,覆盖金融、商业、工业、医疗、教育、法律、媒体等行业。面壁智能成立于2022年8月,总部位于北京,深耕通用AI领域,专注大模型技术创新与应用转化。公司拥有人工智能领域享有盛誉的清华系研发创始团队,依托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多项世界级前沿技术,正在构建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库及配套工具旨在推进大模型技术与应用标准化。面壁露卡Luca的发布,令面壁智能在人工智能科技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大模型之于教育,找到突破"内卷"的关键拼图在大模型技术落地应用的场景中,教育始终备受关注。首先,大量的教学数据、对个性化学习的强烈需求,让人们对AI+教育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其次,教育扮演着引导社会前进的关键角色。当谈及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之时,在探讨一项技术的落地之余,更应当思考如何利用技术创造更好的教育体验。其中,"子曰"教育大模型已官宣六大应用成果,包括虚拟人口语教练HiEcho、LLM翻译、AI作文指导、语法精讲、AIBox、文档问答。相比于通用大模型,"子曰"作为教育垂类大模型拥有更专业的预训练语料,可以依据用户在学习场景下的需求,向其提供对话式大语言模型。据新浪VR了解,基于该模型,有道为不同学习场景设计了定制化的模型,以实现模型与场景的契合。另一个教育领域的垂直大模型为学而思大模型MathGPT,由好未来推出。MathGPT专攻教育和学习场景下AI能力的训练和优化。据介绍,学而思学习机陆续上线的功能包括AI对话学、AI讲题助手、中英文写作助手等。其中"AI对话学"通过多轮对话的方式将精准学定位到步骤级,无论是准确度还是个性化程度上,都实现了代际化的提升。大厂加码多端触达,集体挖掘"冰山之下"的需求蚂蚁集团发布的百灵语言大模型,采用了Transfromer架构,基于万亿级Token语料训练而成,支持窗口长度达32K,推理能力领先,在主流推理类榜单中排名前列,在算力、安全力和知识力上表现突出。据悉,在基础大模型层面,除了本次通过备案的百灵语言大模型,蚂蚁集团也在研发百灵多模态大模型并已内测。得益于出门问问在通用大模型上的研发能力,"序列猴子"以语言为核心的能力体系涵盖"知识、对话、数学、逻辑、推理、规划"六个维度。奇妙文是一款基于"序列猴子"的AI写作应用,能够满足职场办公、市场营销、新媒体和创意写作等创作需求,支持续写、改写、扩写、缩写、提炼要点、风格转换、纠错、翻译等写作功能。昆仑万维宣布开源百亿级大语言模型"天工"Skywork-13B系列,并配套开源了600GB、150BTokens的超大高质量开源中文数据集。据了解,昆仑万维"天工"Skywork-13B系列目前包括130亿参数的两大模型:Skywork-13B-Base模型、Skywork-13B-Math模型,它们在CEVAL,GSM8K等多个权威评测与基准测试上都展现了同等规模模型的最佳效果,其中文能力出色,在中文科技、金融、政务等领域表现优异。近日,知乎宣布其"知海图AI"大模型将面向公众开放,并择机上线相关产品,以提供服务给创作者、讨论场所、信息获取者以及内容运营者等各类型用户。据介绍,"知海图AI"大模型的训练主要是基于CPM企业级大模型与ModelForce大模型系统,拥有千亿级参数,并且有更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更快的推理速度。360方面,从大模型定位和应用角度来看,此次通过备案的奇元大模型具备充足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商业化方向和产品定位以B端用户为主,后期将会聚焦更多的商业化应用和垂直领域,帮助企业、机构提升工作效率。此前,360智脑大模型已于今年9月首批获得备案开放,该大模型集成了360GPT大模型、360多模态大模型技术能力,具备生成创作、多轮对话、逻辑推理等十大核心能力、数百项细分功能,覆盖大模型全部应用场景。至此,360公司也成为国内首家两个大模型均通过备案的科技企业。美团方面,美团于今年7月花费数亿元投资AI大模型公司智谱华章。公开资料显示,智谱华章成立于2019年,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知识工程实验室的技术成果转化而来,曾参与研发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目前,美团的AI大模型还未对外公布名称。据介绍,美团一直在扩张算法团队,并启动筹划单独的"平台部门",帮助美团大模型通过具体的商业化形式落地。近期,美团在各大应用商店上线了一款名为"Wow"的APP,系美团首个AI产品。在9月20日举办的2023金山办公技术开放日期间,金山办公CEO章元庆在发言中谈到,大模型将重新定义所有软件意味着什么:未来没有AI加持的软件,就像是手动挡燃油车,有AI大模型加持的可能更像L4级智能驾驶的电动车,差别就是这么大。那么,对WPS而言,接下来有三个发展方向,即AIGC(内容创作)、Copilot(智慧助理)和Insight(知识洞察)。他希望将WPS变得更简单,也许未来的工具栏只需一栏,所有的办公需求与流程都藏在这座"冰山之下"。结语AI大模型之战的背后,在于大型预训练模型成为AI领域的新趋势,这种模型具有极高的进入门槛,需要大量的数据、算力和人才支持。因此,这涉及到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巨头和初创公司,是一场从技术到生态的全方位竞争。新浪VR分析认为,目前国内的AI大模型已经在语言模型、芯片算力、自然语言处理、生成式AI、AI与物联网结合以及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同时,大模型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数据质量、计算资源、可解释性和透明度、安全和隐私以及场景适配性和应用落地等方面。为突破这些挑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究探索,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各行业的合作与交流,以推动AI大模型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

  • 新款iPhone 16的泄密,曝光了苹果迟来的决定

    2023-11-15

    谷歌将Pixel8和Pixel8Pro宣传为首款人工智能智能手机。高通最新的Snapdragon8Gen3芯片组旨在为旗舰智能手机提供人工智能体验。三星正准备将人工智能引入备受期待的GalaxyS手机。尽管安卓生态系统一直在大声疾呼人工智能的使用,如从提供简单易懂的流行语到提供日常人工智能使用的示例,但苹果并没有参与到其中,新推出的iPhone15系列将焦点放在了提高相机质量和钛合金结构的使用上。那苹果将如何在下一代iPhone中为忠实粉丝和更广泛的消费市场提供人工智能体验?此前,苹果评论员TechReve发布了有关苹果人工智能计划的许多细节。消费者可以看到的是苹果通过围绕大语言模型来构建AI体验。苹果正在开发自己的大语言模型,而不是使用ChatGPT等现有模型。这将用在新版本的Siri中,让虚拟助手能够使用更自然的语言和语音模式。而这些可能会在2024年6月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进行演示。按照惯例,苹果会在WWDC上发布新版iOS系统,而人工智能驱动的Siri成为iOS18的关键部分。此次泄露与彭博社的马克·古尔曼(MarkGurman)此前的报道相矛盾,后者曾推测进阶版Siri要到2025年才会准备就绪,这一最新泄露将时间线提前了整整一年。苹果对Siri的重新关注是一个受欢迎的进展,解决了长期以来关于这一虚拟助手在功能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的问题。值得关注的是,苹果可以在设备上实现多少功能,以及多少功能需要挂到云端。下一代iPhoneAppleSilicon芯片组(假定命名为A18)很可能将在硬件中内置AI硬件功能,就像谷歌Tensor和高通Snapdragon芯片组。对于那些愿意花钱购买全新iPhone16的人来说这很好,但是绝大多数支持iOS18的现有iPhone又如何呢?当晚点的人工智能列车从库比蒂诺出发时,他们会被抛在后面吗?一种选择可能是拆分产品。只要硬件提供足够的性能,高强度的人工智能工作就可以转移到云端,而一部分功能可以在iPhone本地运行。对于较旧或速度较慢的iPhone,更多的人工智能处理可能需要转移到云端,才能得到更准确、更快的结果。而这可能与苹果保留和处理尽可能多的用户数据的愿望相冲突。在此期间,安卓系统的竞争将会验证AI体验在智能手机上存在的价值。无论在拼写检查等功能上悄悄使用人工智能,苹果都无法抓住公众的想象力。它错过9月份进入这场竞争的最佳时机,毕竟当时推出了iPhone15系列。苹果历来不愿透露任何有关未来的规划。如今,安卓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参与者在提供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手机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的领先优势,iPhone需要成为这一趋势的一部分。也许iPhone16Pro最终会让苹果加入人工智能革命。

  • Web3 K-Pop 项目 Modhaus 完成 800 万美元 A 轮融资

    2023-11-14

    近日,基于区块链的韩国流行音乐初创公司(Web3K-Pop项目)Modhaus宣布完成8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Sfermion领投,SMCulturePartners、LagunaInvestment、KDDIOpenInnovationFundIII和ForesightVentures等参投。新资金旨在推动其发展,在韩国娱乐界引入更多基于区块链的用例。据悉,Modhaus成立于2021年12月,通过其NFT投票系统组建了Triple,一个在YouTube上拥有超过174万订阅者的韩国流行女子组合。Modhaus旗下Cosmo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娱乐平台,在COSMO应用程序上,粉丝可以购买NFT照片卡,然后将其视为投票代币。韩国音乐流派K-pop在过去几年中风靡全球,韩国主要音乐厂牌宣布计划进军NFT和元宇宙领域。HYBE是管理防弹少年团、SEVENTEEN和NewJeans等流行K-pop表演的最大K-pop经纪公司,于2022年10月与韩国区块链公司Dunamu合作推出了其NFT平台Momentica。

  • 2023 金摇杆奖公布:PSVR2 获最佳游戏硬件奖

    2023-11-14

    近日,第41届金摇杆奖名单已公布,索尼PSVR2头显荣获"最佳游戏硬件奖",《生化危机4重制版》则被评为"年度PlayStation游戏",《地平线:山之呼唤》赢得"最佳VR游戏奖"。最佳游戏硬件提名:PlayStationVR2(获奖者)TurtleBeachStealthPro耳机外星人AW3423DWFNitroDeck华硕ROGStrixScopeII96三星990PROMetaQuest3 没有被提名,也没有进入候选名单,因为投票在该头显发布一周后结束。最佳VR游戏提名:C-SmashVRSHorizonCalloftheMountain(获奖者)SynapseVertigo2VRF123VRTheLightBrigade

  • MR 应用《Pillow》已登陆 Meta Quest 平台

    2023-11-14

    近日,一款新MR应用《Pillow》已登陆MetaQuest平台,售价9.99美元。据悉,《Pillow》是《WhereThoughtsGo》开发者为MetaQuest打造的一款新MR应用,旨在让玩家躺在床上看天花板时使用。舒服一点,戴上头显,头靠在枕头上躺下--只要先确保在Quest设置中正确设置房间即可。然后,《Pillow》将卧室天花板变成各种放松场景和迷你游戏,旨在放松身心,摆脱生活压力。该应用目前具有四个"故事",并支持多人游戏测试版。其中一个体验是将天花板变成一个池塘,并给用户一根鱼竿来钓鱼。每天,屋顶池塘都会有一个不同的问题--当用户从池塘里钓到一条鱼时,它会播放另一位用户对当天问题的匿名录音回答。这是开发者LucasRizzotto从他的另一款游戏《WhereThoughtsGo》中借鉴而来的。钓到鱼后,它们会在房间里游来游去,而用户可以继续钓鱼并听取响应。一旦用户准备好离开,就可以记录下自己的回应,这些回应会嵌入到一条鱼中,把它扔进池塘里,让其他人发现。另一种体验是围绕观星展开的,让用户可以在夜空中旋转,发现星座并聆听有关其历史的故事。还有一个围绕冥想展开,要求用户在腹部放置一个控制器,这样它就可以追踪用户的呼吸。当用户吸气和呼气时,周围的世界会逐渐扩大成一个虚拟空间。最后一项涉及一本互动故事书,类似于动态的自选冒险体验。

  • Ozone 获得 71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利用 AI 进行视频编辑

    2023-11-14

    近日,云端AI协作视频编辑器制造商Ozone宣布获得71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并将推出开放测试版。本轮融资的投资方包括YCombinator、NEA、GeneralCatalyst、LGVP、BluewatchVentures、PolymathCapitalPartners、PioneerFund、SOMACapital和OliveTreeCapital,以及Dropbox、Tinder和Lightricks的创始人。新资金将用来构建平台并增加更多功能,包括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的附加人工智能功能。Ozone由MaxvonWolff于2021年创立,是一款带有内部开发的AI助手的视频编辑器,可在编辑时为用户提供操作建议。该软件支持视频编辑功能、无限云存储和类似Figma的实时协作。用户可以在AI的帮助下执行诸如删除静音、添加字幕和动画、色彩校正、添加音乐等操作。借助Ozone,用户只需单击一个按钮即可上传他们的镜头并应用一组AI功能来完成原本需要大量时间手动完成的任务。例如,如果你上传一个你正在说话的视频,你可以快速删除沉默和你说"嗯"或"呃"的情况。Ozone最初的目标是为TikTok、Instagram和YouTube等应用程序制作短篇内容的内容营销人员和内容创作者。随着时间的推移,Ozone增加了更高级的编辑功能,该公司计划瞄准制作较长内容的创作者,例如纪录片和电影。

  • Vision Pro将在企业级AR市场与Magic Leap、HoloLens和Varjo竞争

    2023-11-14

    AppleVisionPro会成为企业AR市场的有力竞争对手吗?虽然VisionPro在6月份的WWDC上主要定位为消费级产品,但苹果也透露了企业用例,包括房间规模的 AR 应用。WWDC23期间提到的两个企业应用是《PTC》和《JigSpace》,苹果近日发布了对这些应用背后开发商的简短采访,讨论了他们对VisionPro的体验。PTC开发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已有30多年的历史,并且仍然是市场领导者之一。台式 PC 工作站和平板电脑仍然是设计复杂工程组件和机器的好方法,但AR和VR比传统屏幕更可取,因为它可以实际可视化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样子。在VisionPro上,PTC的应用甚至可以在同一空间内支持多个头显,以真实比例查看相同的共享CAD模型。PTC还构建了联网实时编辑功能,以便其iPadCAD应用中对CAD模型的更改会实时以真实比例反映在VisionPro中。该公司的AR/VR首席技术官表示:"我几乎对VR感到非常沮丧。但是,当我打开AppleVisionPro时,在数字对象周围走动并与他人实时互动,这是让你停下脚步的事情之一。"JigSpace声称其已经在iPad上拥有"世界上评价最高的AR应用",允许用户导入3D模型,并在3D演示文稿中对其进行自定义和动画处理,这些演示文稿可以包括图像、音频、文本标签等。这是VisionPro的理想应用,该公司与 AlfaRomeo 合作创建了一个演示"Jig",以真实比例展示了C43一级方程式赛车,并可视化了其上面的气流。JigSpace首席技术官表示:"我们的一位员工是资深3D艺术家,当他第一次在太空中大规模地看到自己设计的模型时,他真的哭了。"与PTC一样,JigSpace也将支持同地协作,同一房间中的多个头显用户能够看到虚拟对象,甚至可以在3D中绘制,以圈出注释点,并在空间中留下持久的笔记。与MagicLeap、微软和Varjo的竞争?瞄准企业客户和应用将使VisionPro与现有的企业AR头显三巨头直接竞争:MagicLeap 2,微软 HoloLens2 和 VarjoXR-3系列。MagicLeap2和HoloLens2的价格与VisionPro相似,但使用透明光学元件,视野更窄,并具有较旧且较弱的CPU。不过,MagicLeap2的电池续航时间明显更长,而且它和HoloLens2都佩戴起来更舒适。VarjoXR-3系列在中央凹显示屏上具有相当的视野和卓越的清晰度,但成本几乎是 VisionPro的两倍,并且必须通过电缆连接到昂贵的WindowsPC工作站,这确实极大地扩展了可运行软件的潜在保真度和范围,但限制了对大型协作空间的有用性。当然,企业AR领域的另一匹黑马可能是MetaQuest3。虽然它提供的透视体验质量明显低于VisionPro或Varjo,并且动态遮挡等功能尚不可用,但其低得多的价格可能会吸引一些企业,尤其是较小规模的公司。不过,苹果的主要优势之一是,企业能够使用他们已经使用的苹果开发者工具套件,相对轻松地将其现有的iPad应用扩展到AR中。这可以降低采用基于头显的AR的成本、时间和复杂性,而其他依赖Unity和虚幻引擎的企业将无法轻松与之匹敌。当然,VisionPro尚未正式推出,我们对它的了解还很有限。但该领域现有的硬件平台如果低估苹果可能很快带来的竞争,那就是不明智的。

  • VStreamer Live 上线 App Lab:支持用户流式传输内容到 YouTube

    2023-11-14

    近日,VStreamerLive 已上架MetaQuestAppLab,支持头显用户观看YouTube和Twitch直播、实时聊天,以及兼容PerceptionNeuron、Mocopi、Optitrack全身追踪设备。据悉,VStreamerLive是一个完全独立的QuestVTubingStudio,可支持用户流式传输内容到YouTube。VTubing的直播基于虚拟化身,通常由身体动作追踪机制驱动,而不是通过网络摄像头进行传统直播。VTuber通常使用角色名称而不是其真实身份。到目前为止,VR中的VTubing需要使用PC(有时甚至是多台PC或其他设备),但VStreamerLive是一个功能齐全的VTubingStudio,位于独立的MetaQuest应用程序中。无需任何其他设备,用户就可以将化身正面第三人称视角流式传输到YouTube、Twitch或任何其他支持RTMP的平台,例如TikTok。虚拟化身范围包括:Meta化身、ReadyPlayerMe化身或VRM化身,与VRChat格式相同。在QuestPro上,化身眼睛和面部表情则基于头显眼部和面部追踪传感器驱动。VStreamerLive 有一个集成的 web浏览器,用户可以使用它来下载2D或360度图像以用作背景,并包括可以在直播期间使用的3D道具。Quest2和QuestPro能够处理30FPS的流媒体,而Quest3能够处理高达60FPS 流媒体内容。虽然VStreamerLive是免费使用的,但直播会有水印,每月只需6美元,就可以删除该水印。

  • Magic Leap 2 v1.4.0 版本更新:改进手部追踪、生物识别 ID 等功能

    2023-11-14

    近日,MagicLeap 发布 MagicLeap 2v1.4.0版本重大更新,改进了广泛的核心功能。手部追踪和位置追踪的改进据称,手部追踪的准确性提高了"六倍",同时延迟减少了10%。尽管该设备配备了单个手柄,但手部追踪是与设备交互最容易的方式,因此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改进。此外,该公司表示,MagicLeap 2位置追踪功能已经得到改进,使虚拟内容能够更令人信服地锁定在现实世界中。具体来说,该公司声称"平均提高了63%(例如,如果步行2米时误差为2厘米,现在是0.74厘米)"。这种增强要归功于"实时校准的改进",该公司表示,这可能会对依赖头显摄像头跟踪的其他系统产生连锁反应。生物识别解锁和身份验证MagicLeap2v1.4.0更新还推出了对该公司所谓的"虹膜ID"(一种基于眼睛识别的身份验证方法)的改进。该更新允许用户使用其唯一可识别的眼部扫描来解锁头显,开发人员可以使用同一系统进行身份验证并登录第三方应用程序。生物识别ID只是使眼动追踪成为XR设备游戏规则改变者的众多潜在功能之一。改进的投射和捕获MagicLeap2 v1.4.0 更新改进了头显投射和捕获的能力,以便与他人共享。目前,有关确切变化的细节很少,该公司仅指出:改进了MagicLeapHub的视频流共享 改进了Capture的用户体验 消除 inthethirdeye 中的伪影,改善不透明度,并在所有 inthethirdeye 中应用设置 添加额外的宽高比以支持标准miracast分辨率但很明显,MagicLeap认识到了分享功能的重要性。该公司表示:"有效、高质量的捕获功能对于教育和赢得新受众、创建引人入胜的内容以及最大化企业价值至关重要。"开发者改进此更新还增加了一系列改进,使开发者更容易使用 MagicLeap2,专注于提高调试能力。MagicLeap 表示:"我们正在推出调试和分析工具,为开发者提供更多可操作的信息来测试和优化应用和设置;这些工具将支持开发者开发更可靠、更有价值、更复杂的AR解决方案,使开发者和合作伙伴能在用户构建的安全设备上自助调试应用程序;开发者还能运行分析工具、解读日志以确定应用程序或操作系统中是否存在问题。"此外,该更新还允许开发者访问头显的磁力计(一种数字罗盘,用于指示头显所面向的方向),允许开发者和用户根据其特定情况校准航向,这对于AR导航等应用非常重要。

  • Haven 采用沉浸式技术创建可扩展心理健康体验

    2023-11-14

    VR健康解决方案提供商Haven近日宣布,创造了一种帮助人们应对心理健康挑战的新方法。现在,寻求支持、指导、关注和幸福感的用户可以利用该公司新的沉浸式平台来获得全新体验。据悉,Haven是一个全球社区驱动的心理健康平台,利用空间计算和XR提供沉浸式体验,以促进用户健康和最佳表现。据该公司称,这种沉浸式体验旨在为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会议和课程,使他们远离干扰,从而可以通过各种体验实现"变革性的健康益处"。该课程包括焦虑管理、缓解压力、自爱和同情心、最佳表现等。Haven拥有一支来自XR和健康领域的经验丰富团队,以及包括微软首席医学科学家和Peloton前首席营收官在内的顾问。该公司表示,通过使用Haven独特的AI语言功能,在各种语言的一系列导游声音的支持下,它正在"连接一个破碎的健康系统,并应对危机比例的心理健康支持短缺。Haven补充说,其团队目前正在组建一个由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治疗、文化和传统知识组成的专家指南社区。Haven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商务官ClaireBarnett表示:"新兴研究表明,VR视频在减少焦虑方面比传统视频格式更有效。在已经不堪重负的医疗保健系统中,XR使我们能够将可扩展的心理健康疗法整合到服务不足的社区日常生活中,包括残疾人、孤独者或老年人等群体。随着我们陷入全球心理健康危机,沉浸式治疗可以改变患者的治疗效果。"Haven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GautamMurgai表示:"沉浸式技术将在未来十年极大改变人们的生活。Haven的目标是让治疗体验更具可扩展性、更容易获得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 NEAR Protocol 与韩国元宇宙平台 ZEP 达成合作

    2023-11-14

    近日,韩国领先的元宇宙平台ZEP宣布与NEARProtocol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透露了基于NEARProtocol的计划。通过此次合作,NEARProtocol和ZEP旨在探索一种为用户提供各种好处的商业模式。此外,他们还计划开发与Web3相关的功能,以增强开发人员和用户的便利性。基于此次合作,ZEP的合作伙伴有望轻松发行和分发各种基于Web3的数字资产,让用户在ZEP元宇宙环境中享受便捷的Web3体验。据悉,ZEP是手游开发商Supercat(因《风之王国:Yeon》而闻名)与NAVERZ运营商Zepeto的合资企业,于2021年11月30日推出测试版。ZEP今年月活跃用户数(MAU)达130万,累计用户数达830万,受到国内外企业和公共机构的关注。凭借在国内市场的验证,ZEP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进军日本和东南亚市场。NEARProtocol游戏总监MarkMi表示:"与ZEP的合作是将NEAR生态系统扩展到元宇宙新领域的重要机会。我们将继续努力让NEAR用户接触到不同领域的各种内容。通过与基于NEAR的内容和游戏领域dApp合作,我们将协助ZEP拓展在Web3领域的业务。"

  • 苹果指环输入设备新专利:可与家用设备、电视、VR手套等配合使用

    2023-11-14

    近日,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了苹果公司的一项专利申请,该专利申请涉及未来可能推出的智能指环输入设备,该设备具有压力感应输入机制,可以启动操作,例如在AppleTV界面或其他设备(如Mac、iPhone、iPad、VR手套)的界面上选择图标或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各个方面。苹果专利涵盖了指环输入设备,特别是指环输入设备中的压力感应输入机制,该机制可检测压力以启动操作。由于指环通常很小且经常佩戴,因此电子指环可以用作不显眼的通信设备,随时与能够接收这些通信的其他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根据该专利公开的示例,指环输入设备可以检测其指环上的按压输入以生成输入,然后可以无线通信到配套设备。该专利中的一些示例是针对指环输入装置内的压力感应输入机制(例如,按钮),其检测压力以启动操作。该专利公开的其它示例是指向指环输入设备上的导电外带,该外带可以检测触摸以启动操作。该专利公开的还有其它示例是针对调节指环输入设备上旋转外带的旋转摩擦力,以改善用户体验。该专利公开的其它示例是针对检测旋转外带的旋转位置或检测环形输入设备的位置/方向,以提供额外的输入能力。尽管为了便于解释,本文可能主要以电子指环来描述和说明指环输入设备,但应当理解的是,该专利公开的示例并不如此限定,还包括作为项链一部分佩戴的指环输入装置、环形耳环、佩戴在手腕上的电子手镯带、电子脚趾环等。苹果专利图1A-1B示出了指环输入设备的不同配置;图14A是指环输入设备的电子首饰系统的系统框图,包括滚动球和触摸传感器;图14B是环形输入装置的象征性透视图,包括带有滚动球和触摸传感器的电子首饰系统。苹果专利图9B 是用户界面的象征性视图,其图标显示在配套设备的触摸屏上。苹果专利图12B 是显示固定内带上板簧滑动触点的表带机构部分的透视图。

  • 索尼将开设《鬼灭之刃》VR 景点

    2023-11-14

    近日,索尼宣布将于2024年秋季在日本东京市中心开设一个新的 VR 景点,游客可以沉浸在《鬼灭之刃》等流行娱乐品牌的世界中。通过使用最先进的 VR 和沉浸式声音技术,游客将能够近距离体验来自动画、音乐和游戏领域的索尼内容。多感官体验旨在结合 VR 和3D音频,并辅以物理效果,如地板的振动和气流,这些效果与视觉内容相协调。该VR景点位于日本东京京桥区,距离东京中央车站仅5分钟步行路程,占地约1200平方米。为了尽可能地吸引游客和日本娱乐IP 的外国粉丝,索尼计划基于PSVR2以及《HorizonCalloftheMountain》和《GranTurismo7》等PSVR2游戏以打造 VR景点。索尼最终选择了一款非常受粉丝喜爱的漫画系列《鬼灭之刃》,该漫画销量超过6000万册。2019年,该漫画被改编为动画系列《DemonSlayer-KimetsunoYaiba》,可以在Netflix上找到。随后又推出了两部剧场版本,第一部是2020年全球票房最高的电影。世嘉发行的《KimetsunoYaiba-TheHinokamiChronicles》等游戏改编作品也来自该系列。未来,索尼还将整合更多IP内容,并与电视台和出版商建立合作关系。索尼的技术有望提供与主题公园相媲美的体验,例如任天堂在大阪运营的超级马里奥世界。

  • Quest 2 起步版本限时优惠价 250 美元

    2023-11-14

    Meta将Quest2的入门价格下调至250美元,直到 2024年1月1日。128GB型号从300美元降至250美元,而256GB型号从350美元降至300美元。Quest2在三年前推出,最初64GB售价300美元,256GB售价400美元。基本型号在2021年将存储空间提升至128GB,但去年每种型号的价格分别提高到 400美元和500美元,导致销量下降。今年3月,Meta将256GB型号的价格下调至430美元,并在 6月宣布Quest3时,将128GB型号下调至300美元,将256GB型号下调至350美元,低于二次调整的价格。目前的折扣意味着Quest2的价格仅为Quest3的一半,存储空间相同。但即使以如此诱人的低价,用户可能也会有所顾虑。今年早些时候泄露的Meta路线图显示,Meta计划在Quest3之后于2024年"以VR消费市场最具吸引力的价格"发布一款新头显。这款头显将取代MetaQuest2,并配备Quest3的全新骁龙XR2Gen2 芯片组。XR2Gen2 的GPU功能是其两倍以上,一些开发人员已经在使用它来实现更好的"控制台质量"图形。随着Quest3和更便宜的头显逐渐将独立VR市场的活跃用户群转移到XR2Gen2,开发人员可能会不再那么关注如何让他们的游戏在Quest2上看起来不错并运行良好。

  • 人才拉锯战,谷歌和OpenAI互不相让

    2023-11-14

    近日,人工智能初创公司OpenAI和科技巨头谷歌之间激烈的人才争夺战正式拉开帷幕。外媒TheInformation报道,两家公司都在积极招募对方的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并以巨额薪酬吸引他们,以聚集该领域最优秀的人才。其中,OpenAI已成功从谷歌招募了关键人才,其中包括谷歌Gemini人工智能模型项目的关键人物。相反,领导ChatGPT流行代码解释器功能开发的MattWiethoff于10月从OpenAI加入谷歌,这说明了这场人才争夺战的动态性和双向性。因此,OpenAI正在采取积极进取的战略,以目前270亿美元的估值提供股票套餐,预计之后将大幅升值。这一战略不仅旨在吸引高水平专业人才,而且还利用了OpenAI市场价值的预期增长。从本质上讲,在即将到来的股票招标之前加入,可以让员工在OpenAI目前270亿美元的估值增长近两倍之前锁定其估值。其中,就从薪酬来看,招募人员集中在500万至1000万美元之间,主要以股票形式提供。此外,为避免此前情况的发生,OpenAI最近还给一些初级员工加薪,以保持在当前市场的竞争力。与此同时,OpenAI声称其研究人员有更多时间使用运行尖端模型所需的专用人工智能芯片。但一些员工认为,鉴于谷歌在数据中心和专有芯片方面的大量投资,谷歌仍然具有优势。但现实情况是,OpenAI依赖微软获取人工智能硬件,作为其利润丰厚的合作伙伴关系的一部分。OpenAI首席执行官SamAltman私下承认,在微软明年提供更多容量之前,谷歌的计算优势可能会持续存在。尽管如此,OpenAI仍以提供快速访问芯片来测试新技术而自豪。这场人才拉锯战,体现了人工智能行业的激烈竞争。Anthropic和Meta等其他科技巨头也在竞争中,寻求机会推进自己的人工智能技术。而在国内,AI人才也遭到了疯狂哄抢。就在最近,第一财经报道称,现在国内AI方面的应届博士年薪已经涨到了上百万,甚至有些没出校门就被挖走了。唯一确定的是,人工智能人才争夺战将继续升级。目前,OpenAI的天价估值使其能够超越其他公司。但科技巨头拥有大量资源来打持久战。最终,胜利者将是那些能够聚集并留住最聪明人才的公司。

  • 谷歌、英特尔和英伟达的AI军备竞赛

    2023-11-14

    AI基准测试平台MLPerf最新训练测试结果显示,英伟达处理器正遥遥领先,英特尔紧随其后,谷歌则远远落在了后面。针对计算机系统训练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的公平测试(apples-to-applestest),已全面进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今年年初,MLPerf增加了一个用于训练大型语言模型(LLM)的测试,主要是针对GPT-3。而就在本月,MLPerf又增加了一个基于文本生成图像的测试StableDiffusion。英伟达和英特尔的处理器参与了该基准测试,而在训练GPT-3时,谷歌也加入到了测试行列中。PS:MLPerf(MachineLearningPerformance)基准测试是由学术界和工业界共同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旨在建立一个公平、透明且可复现的机器学习性能评估平台。该项目于2018年启动,得到了全球范围内众多知名学术机构和科技公司的支持与参与。其目标是为机器学习研究者和开发者提供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基准测试工具,以促进机器学习系统的性能提升和相互比较。三家公司都为这项任务投入了庞大的系统。其中,英伟达的10000GPU超级计算机是有史以来测试过的最大的超级计算机,而这种规模的超级计算机在生成式人工智能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即使这样,该计算机也需要八天的时间才能完全完成LLM的训练任务。本次测试共计有19家公司和机构提交了200多项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在过去五个月中计算机处理器性能提升了2.8倍,自五年前MLPerf成立以来则提升了49倍。10752个GPU的超级计算机在MLPerf基准测试中,英伟达公司的H100GPU系统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但最令人惊喜的是该公司新推出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Eos,该计算机拥有高达10752个GPU。利用所有这些GPU完成GPT-3训练基准的任务,Eos只用了不到4分钟时间。微软的云计算部门Azure测试了一个大小完全相同的系统,结果却是仅以几秒之差落后于Eos。(Azure为GitHub的编码助手CoPilot和OpenAI的ChatGPT提供训练支持)。Eos的GPU每秒可进行426亿亿次浮点运算(exaflops)。这些GPU与英伟达的Quantum-2Infiniband互联,传输速度高达每秒110万亿字节。英伟达人工智能基准测试和云计算总监戴夫-萨尔瓦托雷说:"其速度和数据规模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一台能力惊人的机器。"Eos将单台机器上绑定的H100GPU数量增加了三倍,这三倍的增长换来了2.8倍的性能提升,即93%的扩展效率。高效的扩展是持续改进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关键,而生成式人工智能每年都在以10倍的速度增长。Eos所解决的GPT-3基准测试并不是对GPT-3的完整训练,因为MLPerf希望大多公司都能做到这一点。相反,Eos的任务是将系统训练到某个检查节点,以证明如果有足够时间的情况下,训练将能达到所需的准确度。而这些训练确实需要时间。从以Eos在这4分钟内的训练速度推算,完成所有训练需要8天,而这还是在迄今为止最强大的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上完成的。如果是一台普通的512H100,则需要4个月时间。英特尔步步紧逼英特尔提交了使用Gaudi2加速芯片系统的测试结果,以及完全不使用加速芯片、仅使用第四代XeonCPU系统的测试结果。与上一组训练基准相比,最大的变化是英特尔启用了Gaudi2的8位浮点运算(FP8)功能。过去10年中,GPU性能的提升主要归功于FP8等低精度数字的使用。在GPT-3和其他Transformer神经网络中使用FP8,其低精度不会影响准确性,这已经在英伟达H100的测试结果中得到了验证。现在,在Gaudi2上也看到了这种提升。英特尔Habana实验室首席运营官艾坦-梅迪纳表示:"我们预计使用FP8会带来90%的提升。最终结果超出了预期--384加速器集群的训练时间缩短了103%"这一新成果使Gaudi2系统的单芯片速度略低于英伟达系统的三分之一,是谷歌TPUv5e的三倍。而在新的图像生成基准测试中,Gaudi2的速度也只有H100的一半左右。GPT-3是本轮唯一启用FP8的基准测试,但梅迪纳说他的团队正在努力为其他基准测试启用FP8。梅迪纳继续说明,Gaudi2的价格明显低于H100,因此在价格和性能的综合指标上具有优势。梅迪纳预计,随着下一代英特尔加速器芯片Gaudi3的问世,这一优势将进一步扩大。该芯片将于2024年量产,采用与英伟达H100相同的半导体制造工艺。另外,英特尔还提交了仅基于CPU的系统结果。同样,几项基准测试的训练时间都在几分钟到几小时之间。除了MLPerf基准之外,英特尔还分享了一些数据,显示4节点Xeon系统(包含AMX矩阵引擎)可以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对图像生成器的稳定扩散进行微调。微调是将已经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专门用于某项任务,例如,英伟达的芯片设计AI就是对现有大型语言模型NeMo的微调。

  • 共 1187 条32/75<3031323334>

    VR52

    VR52网成立于2015年,平台提供VR头显、AR眼镜、配件外设、厂商、测评、行业资讯、游戏与应用、展会活动等。

    热门VR眼镜

    标签

    头显眼镜对比
    清除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