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到,到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实现全国第一、全球领先,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体系较为完备,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核心产业规模突破3000亿元,企业数量超2000家,将广东打造成为国家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构建全国智能算力枢纽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数据特区、场景应用全国示范高地,形成"算力互联、算法开源、数据融合、应用涌现"的良好发展格局。其中,构建全国智能算力枢纽中心、强化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力、打造大湾区可信数据融合发展区、打造通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打造通用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圈。其实,自2018年开始,广东就紧紧把握人工智能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3年期间人工智能发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21年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1300亿元,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数量超过800家,产业总体位列全国第一梯队。2022年,为应对数据开放共享程度不足、关键核心技术较为薄弱等问题,政府又出台了《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政策明确指出,在基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集聚发展、开源开放共享平台建设、标杆型应用场景培育和多元创新生态构筑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当前,广东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核心产业规模、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已培育11个省级人工智能产业园,拥有人工智能企业超1500家。在算力方面,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赖茂华表示,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广东具备良好基础。目前广东拥有全国近1/10的网络能力,承载了全国近1/9的互联网用户,5G基站达到12.42万个,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量17%。广东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也始终处于全国前列。此外,国家四部委明确定位了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将全力打造辐射华南乃至全国的实时性算力中心。在AI产业发展方面,2023年2月,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指导、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牵头编写的广东省首部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2022年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其中,在产业体系上,建立了"软硬件开发(基础层)+核心技术研发(技术层)+行业领域智能化(应用层)"全产业链条,在地域上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主引擎,珠三角地区为核心,粤东西北各地市协同联动、区域定位互补的发展新格局。当然,除了广东以外,其他城市AI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根据德勤发布的报告可知,杭州、南京、广州作为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核心城市,近年来在技术应用广度、科技发展深度等方面迅速成长,已是我国人工智能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人工智能新兴城市中,苏州、重庆和成都发展尤为显着,分别在产业园建设、应用场景扩大和引入科教资源方面表现突出。
AR手术导航系统开发商SURGLASSES近日宣布完成650万美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TaiwaniaCapital领投,IntegratedCapital、美国500STARTUPSV,L.P.、WisdomCapitalLimitedPartnership和SustainableImpactCapital(SIC)等知名风险投资公司参投。值得一提的是,本轮融资的初始融资目标是 500 万美元,但被超额认购并达到 650万美元,这表明投资者对SURGLASSES充满信心。筹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SURGLASSES创新产品CaduceusSAR导航系统的研发和推广。CaduceusS是一种FDA510(k)许可AR医疗技术,专为复杂的脊柱手术而设计。该系统允许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多个跟踪器和透明的头戴式显示器(HMD)将3D脊柱解剖结构实时叠加到患者身上,为外科医生提供精确的指导并方便手术操作。从本质上讲,CaduceusS系统将预先计划的轨迹投射到HMD上,为外科医生提供关键指导,而无需将注意力转移到外部显示器上。这项尖端技术确保了外科医生100%的视野,使他们能够完全专注于外科手术,最终提高手术精度。CaduceusS系统的无缝集成不仅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还增强了手术室内的人体工程学和效率。SURGLASSES认为,CaduceusS系统不仅体现了最先进的技术,而且还融入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为复杂的脊柱手术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未来,SURGLASSES表示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为医疗技术的进步做出贡献,最终提高手术效率和准确性。SURGLASSES首席执行官 MironWang 表示:"我们的AR脊柱手术导航系统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AR系统。此外,我们还获得了一项专利,只需一个C型臂即可实现精确导航。与传统的导航方法相比,我们的系统在手术过程中使患者受到的辐射更少,从而确保了更高的手术安全性。我们已准备好加快在美国的市场扩张。"
近日,游戏和 XR 体验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商GameDriver与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服务商KiwiQA宣布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旨在通过将GameDriver最先进的测试自动化解决方案与KiwiQA的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专业知识相结合,加速游戏行业的增长和创新。两家公司指出,此次合作标志着他们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因为这将结合两家公司的优势和经验,以解决与游戏质量保证以及创建AR/VR/MR体验相关的一些紧迫挑战。这些挑战包括需要更快的交付时间、为日益复杂的项目提供更大的测试覆盖率以及更高的一致性。GameDriver表示,由于此次合作,游戏和XR公司现在可以寻求自动化其QA流程。GameDriver平台通过自动执行重复测试任务,简化了视频游戏和XR体验的 Bug 查找过程。GameDriver平台可以巧妙地浏览游戏或体验、识别问题并帮助修复它们,所有这些都无需人工重复和手动测试错误。据该公司称,该平台还支持用于创建XR体验的多个3D引擎,包括Unity和虚幻引擎,并帮助平台开发者更快地将他们的数字体验推向市场。KiwiQA则提供一系列软件测试服务,旨在根除 Bug 并消除潜在的性能问题。该公司表示,其测试服务是软件稳健性的试金石,确保每行代码都符合所需的功能、性能和用户界面期望标准。GameDriver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RobertGutierrez表示:"我们认为与KiwiQA的合作是改变游戏和XRQA行业的领先浪潮。他们数十年的软件交付经验完美地补充了我们的愿景,即帮助工作室和服务提供商更快、更频繁地交付软件,并可预测地实现他们的业务目标--无论是娱乐还是新兴技术生产力应用程序。"KiwiQ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NiranjanLimbachiya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GameDriver合作,这种合作关系代表了人才、创新和对游戏行业的共同热情的融合。我们共同致力于在游戏开发和质量保证方面突破极限。"
近日,华尔街日报消息称,腾讯已经与Meta达成初步合作协议,计划在明年年底前将Meta平价款 VR头显引进中国市场。如果属实,这将会是Meta在时隔14年之久再次回归中国大陆市场。据悉,这款头显将使用比Quest3成本更低的镜头,GPU比Quest2更先进,从而拥有更便宜的定价。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款廉价版本 VR头显也会在其他地区市场出售。腾讯将于2024年底开始生产这个新款头显,并作为中国的独家销售商。此外,知情人士表示,此次交易中,Meta将获得设备销售的大部分收入,而腾讯则会获得更多内容和服务方面的收入,如软件订阅和游戏销售。不过,目前尚不清楚腾讯与Meta达成的协议的细节,包括入华后的品牌名、具体代理的头显型号、分成细节、是否支持海外MetaStore内容库,以及代理的国行版是否会进行任何改动等等。
近日,英国XR公司Luminous宣布完成100万英磅新一轮融资,本次融资主要由欧洲区域发展基金支持。据称,Luminous 将利用这笔资金增加十个工作岗位,并在全球范围内扩展其技术解决方案。Luminous还将通过全球营销活动将其沉浸式解决方案打造为"自助服务"平台。这一消息传出之际,Luminous通过MetaQuest3透视功能改进和扩展其LuminousXR平台。该公司在最近的YouTube视频中演示了MetaQuest3上MR培训的新透视功能,开启了沉浸式培训和员工技能提升的新时代。为了创建虚拟和混合现实体验,Luminous整合了其开发工具LuminousFlow,为沉浸式培训场景创作创意内容。
近日,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布了苹果公司的一项专利申请,涉及检测用户眼睛注视方向的系统、方法和设备。该专利的重点设备被描述为"AR眼镜"或"XR眼镜",包括一个透明显示器,用于查看物理环境,并通过视网膜投影技术提供显示器来查看其他内容,该技术将图形图像投射到人的视网膜视图内或之上。苹果在其专利背景中指出,现有的眼动追踪技术可以分析从用户眼睛反射并通过图像传感器捕获的闪光。一些头戴式系统可能包括使用近红外(nIR)照明器和标准多像素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摄像头对每只眼睛进行眼动追踪。nIR照明器和CMOS摄像头的组合可以对每只眼睛进行准确和高帧率(例如,大于每秒15帧)的追踪。然而,这种典型的nIR+CMOS配置具有基准功耗,随着帧速率的降低,该基准功耗不能很好地扩展,并且在非常低功耗的应用中无法使CMOS摄像头和nIRLED始终保持开启状态。因此,苹果可能希望提供一种有效提供眼动追踪系统的手段,该系统不需要在整个可能的注视空间内进行连续追踪,以便为头戴式系统评估眼球特征(例如,注视方向、眼睛方向、识别眼睛虹膜等)节省功耗。用于注视对准的视网膜反射追踪苹果发明涵盖了检测用户的眼睛注视方向的设备、系统和方法,该方向大致朝向目标区域(例如,热区/角落)。确定眼睛是否注视目标区域(例如,热区/角落)是基于检测眼睛的反射光是否具有某些特性,例如,指示红眼型反射的光谱特性,该反射大致对齐于目标区域。照明器和/或检测器可以与从眼睛到目标区域的近似方向进行光学对准,例如,通过将照明器/检测器放置在显示器/镜头的目标区域内和/或后面,或在镜头的目标区域中使用光波导。探测器可以是nIR收发器,对窄同轴角的光谱反射敏感。探测器可以使用低功耗硬件(例如,与透镜配对的光电二极管),当高功率眼动追踪硬件(例如CMOS)关闭时,这些硬件可以处于活动状态。例如,用户可能会扫射热角以触发操作,例如,启动使用完整眼动追踪的XR体验、提供对通知的响应等。如果注视满足标准,例如注视持续超过阈值时间,则可以启动预期的动作。一般而言,本专利中所述主题的一个创新方面可以体现在以下方法中:在具有处理器和显示器的电子设备上,通过使用照明器将光线射向眼睛产生反射;从传感器接收传感器数据,其中传感器的感测方向和从眼睛到目标区域的方向大致对齐,根据传感器数据确定反射的反射特性,根据反射特性检测眼睛的注视方向是否近似朝向目标区域,并基于检测注视方向近似朝向目标区域而启动动作。在某些方面,苹果指出,根据注视方向是否满足标准来启动操作。在某些方面,该操作提供用户对通知的响应。在某些方面,该操作包括启动XR体验。苹果专利图2A展示了AR/XR眼镜,其中包括图像传感器和投影仪;图2B示出了透明基板的区域,还举例说明了八个定义的"热角区",本文中描述的过程可用于热点检测区域(例如,显示器FOV#230周围的区域)。示例区域包括颞上(ST)区#231、颞上(S)区#232、鼻上(SN)区#233、颞区#234、鼻区#235、颞下区#236、鼻下区#237和鼻下区#238。苹果专利图2C示出了在AR眼镜的一个区域进行热角检测的示例。具体地,图2C展示了用户在设备透镜#215的ST区#231的目标区域#262的眼睛注视位置,如热区区域#260所示。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热角可以使用分布在设备框架#212边缘周围的超声波传感器、光敏检测器或电眼成像传感器来实现。该子系统可使用的眼球姿势和手势可以通过定点、眼球移动或其组合来定义。通过这种方式,AR眼镜中的传感器(例如,探测器#220)能够提供眼睛注视速度和注视角度(例如,角度θ)的估计。苹果专利图3B展示了热角眼动追踪系统环境300B的示例。热角眼动追踪系统使用光源#320(如近红外照明器,可产生发射角为#322的红外光),以及光传感器#330(例如,光电二极管等低功率传感器)。苹果专利4B展示了一个利用透明基板的热角眼动追踪系统示例,例如光波导#410,其中包括一个集成传感器#420,能够测量来自人眼底的同轴反射。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传感器可以是覆盖多个区域的单个传感器。此外,或者作为替代方案,可以为每个区域配备单独的传感器(例如,传感器#420)。苹果专利图5A-5C说明了通过镜头#502检测眼睛注视方向的用户体验示例。例如,图5A-5C示出了用户注视或靠近设备的显示屏,并根据其注视特定区域(例如,注视热角)启动用户界面上的应用。图5A示出了用户在特定区域寻找以启动时钟应用的过程。在图5C中,可以看到用户可以使用眼睛注视技术打开的一系列应用程序。最后,苹果指出,每个透镜都可以堆叠,其中包括用于处方透镜的偏置(+/−)、用于容纳或嵌入多个红外光源和透明导体的波导等。
近日,德国VR相册应用《immerGallery》发布更新,支持在Quest3上拍摄3D照片和视频。据悉,《immerGallery》是一款VR相册应用,最早于2022年4月上线,目前在APPLab的售价为15欧元。Quest3 使用两个400万像素的彩色摄像头捕捉物理环境,并将其渲染在显示屏上,让用户有一种透过头戴式设备进入现实世界的感觉。或者,用户也可以使用这些传感器来录制立体视频。该应用向用户显示一个用于辅助拍摄的数字水平仪,可帮助用户进行最佳视频录制。对于3D照片,用户需要在PC上截取视频的屏幕截图,然后回传头显观看,该过程非常繁琐。希望Meta将来通过更新甚至开发自己的相机应用程序,让Quest3更容易用作3D相机。《immerGallery》开发人员DanielPohl指出:"专用3D相机的质量更高,使用也很方便。但如果你是新手,想尝试一下3D照片和视频,如果你已经有了Quest3,那么该应用将是一个很好的额外配置。"值得一提的是,AppleVisionPro 将提供开箱即用的3D相机功能。由于传感器功能更强大,该设备也更适合此应用。
近日,Snap 宣布开始向开发者发布新版本的AR开发工具,名为LensStudio5.0Beta。新的AR开发工具旨在支持更先进的AR开发、提高生产力、增加新的AI功能,包括由OpenAI提供的功能。Snap在近日举行的第六届年度LensFestAR开发者大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该公司已经与OpenAI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ChatGPTRemoteAPI,允许开发者在 Lenses 中利用ChatGPT。开发者将能够生成基于文本的内容,为Snapchat用户创造新型的学习、对话和创意体验。例如,开发者可以创建具有ChatGPT创建的无限问答和随机游戏的 Lenses。或者,他们可以创建新类型的滤镜,根据用户的提示自动应用滤镜和导演模式来改变相机风格。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Snap第一次利用OpenAI,因为其MyAI聊天机器人就是由该公司的GPT技术支持的。LensStudio5.0Beta 中的另一项新AI功能是一款3D面具生成器,该公司表示,任何人都可以在几秒钟内制作出他们的第一款具有潜在病毒性的自我表达镜头。3D面具生成器结合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和Snap的面部网格功能。LensStudio5.0Beta 还提高了生产力,因为使项目加载速度提高了18倍。Snap表示,生产力的提升将允许开发者创建更复杂的AR项目。另外,LensStudio5.0Beta支持Git等版本控制工具,这意味着多个开发者将能够同时进行项目开发。Snap去年推出了LenseswithDigitalGoods,允许开发者在一个镜头内提供独家的AR功能,Snapchat用户可以付费解锁。现在,DigitalGoods面向所有开发者。Snap指出,LensExplorer 的一个新的部分将推广带有数字商品的滤镜,Snapchat用户更容易找到并尝试它们。Snap表示,目前有33 万开发者在其AR平台上进行开发,他们创造了近350万个滤镜。在过去的一年里,Snapchat用户浏览了这些滤镜超过3万亿次。该公司还更新了其滤镜创作者奖励计划,该计划于今年夏天推出,让AR创作者和开发者有机会为表现最好的滤镜赚取每月高达7200美元的奖励。在第一个月,超过45000个滤镜选择了该计划,Snapchat用户与滤镜的互动次数超过了50亿次。该公司没有透露作为该计划的一部分向开发者支付了多少钱。不过,Snap表示,支付的金额取决于Lens表现,而用户参与度是根据浏览量以及其他各种参与度指标通过专有公式确定的。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听说苹果正在开发第二代AR/VR头显,但是有关该设备的细节很少。MacRumors 现在已经收到了有关该项目的新信息,让我们对VisionPro继任者的设计和硬件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二代AppleVisionPro头显内部代号为"ProjectAlaska",设备标识符为"N109",与WWDC2023上宣布的第一代 VisionPro 惊人相似。虽然该设备保持了第一款VisionPro的弧形美感和按钮位置,但扬声器的位置预计会有所不同。第二代 VisionPro头显的早期设计不包括第一代型号上容纳扬声器的圆形区域。取而代之的是,头显臂平在整个长度上都是平坦和均匀的。与"ProjectAlaska"项目相关的文档包含对一个不起眼的音频配件的引用,可能是外部扬声器。在开发过程中,"ProjectAlaska"顶部通风口有两种不同的设计配置--一种与第一代AppleVisionPro上的通风口相同,第二种则具有两簇微小的扬声器型孔。另一个关键区别与头带有关。第二代 VisionPro头显的头带在设计和外观上都更简单,有点让人想起笔记本电脑包或背包上常见的扁平带。此前有传言称,下一代苹果头显可能比VisionPro便宜,而第二代头显的头带设计也为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些可信度。更流线型的头带可能更容易大规模生产,可能会降低最终设备的整体价格。除了音频配件的可能性外,消息来源表明,苹果还计划使用外部电池组,类似于用于第一代VisionPro的电池组。在硬件方面,第二代VisionPro将继续包括一系列类似于第一代头显的摄像头和传感器。更具体地说,该设备将配备指南针、环境光传感器、磁力计和陀螺仪,所有这些都已经存在于 iPhone 中。在连接性方面,第二代VisionPro 将支持Wi-Fi、蓝牙5和超低延迟音频(ULLA)。第二代VisionPro关键硬件组件如下:2个微型OLED显示屏;1个原深感摄像头;4个计算机视觉(CV)摄像头;2个RGB摄像头;2个低光红外照明器;半自动瞳距(IPD)调节;指南针、环境光传感器、磁力计、加速度计、陀螺仪。目前的信息表明,第二代 VisionPro 头显计划在2025年进入产品验证测试(PVT)开发阶段,预计发布日期为2025年底或2026年初。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预生产信息,苹果的计划可能会在第二代头显的最终批量生产开始之前发生变化。
近日,Valve在接受SteamDeckOLED采访时暗示了其未来的VR头显计划。SteamDeckOLED 是原始SteamDeck的中期更新,其改进包括具有90Hz刷新率的更大HDROLED显示屏、Wi-Fi6E、改进的冷却风扇,以及更长的电池寿命,这要归功于其6nmAPU版本和更大的电池。近年来,SteamDeck显然是Valve关注的焦点。多年来,Valve曾多次直接确认正在开发一款新的头显,但尚未正式宣布或预告特定产品。在近日接受NormofTested采访时,Valve硬件工程师YazanAldehayyat和产品设计师LawrenceYang暗示了该头显可能采用的设计,以及潜在的关键功能。当Norm问及如何将SteamDeck的经验应用到VR硬件上时,LawrenceYang 回答说:"我们仍在研究 VR,并努力推进,这就像SteamDeck取经于SteamController、SteamLink等项目一样,Valve未来的产品也会积极汲取SteamDeck项目经验。"YazanAldehayyat随后给出了他的看法:"显然,有很多重叠的技术部分,我们可以重复使用。例如,无线流媒体非常适用于VR,这也使SteamDeck受益匪浅,改善了无线流媒体体验。但也只是与零件供应商和其他硬件合作伙伴建立关系。SteamDeck团队和VR团队协同工作,这涉及了创意、零部件和技术。"在谈到"创意、零部件和技术的融合"这一想法时,Norm问道,说Valve"全面投入OLED"是否达到项目平衡,这个问题似乎旨在揭示Valve下一个头显将采用OLED 代替LCD。不过,Aldehayyat没有正面回应,只是回答说"对于SteamDeck来说,是的"。Aldehayyat对无线流媒体的言论强烈表明,Valve下一代头显将支持无线PCVR。这可能涉及使用Wi-Fi网络,如Quest上的 VirtualDesktop 和AirLink,或者可能涉及专用的硬件适配器,以避免网络拥堵和信号衰减。Valve几乎肯定会支持普通的游戏PC,但一些证据表明它可能正在探索制造一款整合式PC,以简化SteamVR,从而吸引技术倾向较低的买家。或者,最终的SteamDeck2可能足够强大,足以支持PCVR流本身。虽然PCVR可能是Valve的主要关注点,但Yang关于"使用APU"和"计算机小型化"的评论表明,该头显将具有某种独立功能。纯PC使用的无线头显不需要完整的APU,Valve总裁GabeNewell 此前曾提到该公司正在探索"无线集成VR"和"便携式"头显,但表示"我们还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去年,Valve 发布了一份计算机视觉工程师的招聘信息,以研发VR原型头显,这似乎是迄今为止对头显功能最清晰的揭示。该列表将头显描述为具有由内而外追踪、摄像头透视、环境理解、眼动追踪和手部追踪功能。当然,Valve可能在开发过程中削减了这些功能中的任何一个,甚至可能随时完全取消该产品。
在9月秋季新品发布会上,苹果正式推出了iPhone15系列新机。日前,苹果发布iOS17.2Beta2更新,新增iPhone15Pro、iPhone15ProMax空间视频录制功能,并支持在VisionPro上进行沉浸式观看。要启用空间视频功能,用户需在"设置"中打开"SpatialVideoforAppleVisionPro"选项。苹果表示,拍摄时需要横向握持设备,视频录制规格为30fps/1080p,一分钟的视频占用约130M的存储空间。启用该功能后,用户会在相机应用的"视频"界面中看到一个新的"空间"选项。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用户现在可以使用iPhone15Pro拍摄空间视频,但只能在iPhone端以2D的形式观看。当VisionPro在2024年初发布时,借助VisionPro,则可获得真正的3D空间效果。
11月12日零点,2023年双11正式收官,国内消费级AR眼镜的"销冠王"再度花落雷鸟创新。雷鸟官方战报显示,双11期间,雷鸟创新斩获全平台品牌销量TOP1,销量为去年同期的4.1倍;首款消费级真AR眼镜雷鸟X2全网预约量超1万,并且在开售1小时就已售罄;新品XR眼镜组合雷鸟Air2+JoyDock销量占比超50%,好评率高达97%。在京东平台AR品类中,雷鸟创新登上了官方品牌榜TOP1,销售额为去年的4.3倍。雷鸟Air2在XR设备总榜开售至今实现全周期霸榜TOP1,雷鸟X2消费级真AR眼镜则实现AR无线一体机类目的销量和销售额双第一。在天猫平台XR设备品类中,雷鸟Air2斩获双11热卖榜TOP1,雷鸟X2消费级AR眼镜实现AR无线一体机类目的销量和销售额双第一。在海外市场,雷鸟创新也迎来捷报,当地时间11月8日,雷鸟Air2上线美国亚马逊首销,一举斩获亚马逊新品排行榜、智能眼镜品类畅销榜双榜冠军的好成绩。近年来,随着AR设备的不断进化,这一高潜力、高增长的新兴品类正迎来显著的崛起。根据京东潮酷数码最新数据,AR眼镜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倍。这一趋势的背后,是消费者对于AR产品的需求和接受度的不断上升。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雷鸟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成为探索AR眼镜行业市场增长的重要线索。2022年4月,雷鸟创新首款采用BirdBath方案的AR眼镜雷鸟Air上线京平台,并在首销当日斩获热销商品榜TOP1、新品交易榜TOP1等多项好成绩。此后,雷鸟创新保持一年两款新品的迭代速度,不断扩大市场优势,成为国内消费级AR市占第一的品牌。这不仅展示了其快速的产品迭代能力和优秀的用户体验,更标志着雷鸟创新成为国内AR品牌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员。今年10月13日,雷鸟创新在其首场新品发布会发布了消费级真AR眼镜雷鸟X2,一举突破了打破了MicroLED全彩难、量产良率低等多个行业难题,成为全球首款公布和量产的双目全彩MicroLEDAR眼镜。同时,雷鸟X2与高通骁龙、Unity、微信小程序、阿里巴巴等多个品牌开展合作,推动AR生态构建升级,并在业内首次提出AR生态2.0概念。同年10月底,雷鸟创新宣布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计划未来三年共同推动50万台的销售目标,意在将雷鸟品牌打造成为国内AR品类的标杆。这一系列举措,无论是在硬件层面、软件层面,还是在构建AR生态系统方面,都展示了雷鸟创新推动AR行业进入新阶段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如果说2022年是国内消费级AR眼镜的元年,那么2023年无疑成为了这一市场发展的关键年。在此关键时刻,雷鸟创新通过持续的销量增长、快速产品迭代和对AR生态的深度打造,不仅稳固了自己的领导地位,更在引领整个行业不断前进的道路上稳步迈进。这些成就不仅是对雷鸟创新自身实力的最佳证明,也为整个AR行业的未来发展勾勒出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无限可能的蓝图。
10月31日,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宣布,终止对12英寸硅基OLED项目的10亿元募集资金投入,这部分资金将转投至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主要生产VR显示面板、MiniLED直显背板等产品。公告显示,该项目设计产能约5万片/月,预计2025年量产,2026年满产,项目已在今年2月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290亿元,京东方负责筹集115亿元,其中10亿元由原募投12英寸硅基OLED项目的募集资金变更投入,剩余部分公司以自有或自筹资金解决。据新浪VR观察,虽然京东方终止了对硅基OLED项目的增资,但并不意味着其放弃了在这个领域的发展。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陈小川曾在2023世界VR产业大会上分享了BOEXR显示产线布局,并表示希望能够与终端形成良好互动,与产业链伙伴协同发展,打造更高端的半导体显示产线。变更募集资金投资用途,京东方回应据悉,在2021年,京东方以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募资198.70亿元,资金将用于京东方重庆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增资与建设、云南创视界光电增资并建设12英寸硅基OLED项目、收购武汉京东方光24.06%的股权等项目。截至2023年6月30日,京东方2021年非公开募资项目使用计划与使用情况如下: 选自京东方关于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部分募投项目变更的公告图片来源:京东方官网对于本次变更募集资金投资用途,京东方表示,由于硅基OLED行业处于快速发展前期,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公司基于对技术工艺和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风险考虑,尚未安排项目第二阶段及第三阶段启动。为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后续也将根据市场情况进行实际安排。涉及本次募投项目变更产生的影响,公告中显示,一方面,京东方希望通过布局LTPO技术积累超高分辨率半导体显示技术,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新募投项目面对VR等高端显示产品正吻合了京东方面向应用场景的发展战略,将有助于公司高端显示技术实现产业化,提升高端产品出货量。总之,此举符合其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围绕如何看待VR智能眼镜的出货量趋势和技术路径等话题,京东方在近日的调研活动中表示,VR和AR产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过去5年里,该行业波动性较大,主要是因为用户对产品和系统的期望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尽管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和压力,整个行业的发展的趋势仍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行业头部客户的投入,给行业的发展再一次带来动力。公司已经能够为客户提供FastLCD、MicroOLED等多元化的VR显示解决方案,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公司在北京新建一条6代LTPS/LTPO生产线,以提升公司在中高端VR市场的竞争优势。解码京东方三季度报告,冬夜中回温同在10月31日当天,京东方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年前三季度,京东方实现营收1265.2亿元,同比减少4.69%,归母净利润10.22亿元,同比减少80.68%;其中,第三季实现营收463.4亿元,同比增长12.65%,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节选自京东方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图片来源:京东方官网新浪VR关注到,相较于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京东方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环比保持增长,第三季度的营收规模扭转了上半年同比下滑的势头,重新进入同比增长轨道。在柔性OLED领域,10月底京东方2023单年第一亿片柔性OLED屏幕下线,正式发布领先的2K柔性OLED屏幕X1。柔性OLED屏幕轻薄、可弯曲,应用于智能手机、电视、车载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京东方柔性OLED屏独供努比亚Z50SPro、OPPOK11系列、一加Ace2Pro、OPPOFindN3Flip及OPPOWatch4Pro系列,并供货荣耀首款外折手机荣耀VPurse。在车载显示领域,京东方发布了智能驾舱超大屏解决方案、智能电子外后视镜解决方案、新一代3.6TFTARHUD解决方案,并于9月量产首款BDCell高端车载显示产品;在电竞显示领域,京东方曾携虎牙直播亮相ChinaJoy;在元宇宙领域,京东方在世界VR产业大会展示了110英寸8K裸眼3D显示屏,据称显示屏尺寸是目前行业内最大的,分辨率可达到7680x4320,可实现距离长达3-7米的观看。 京东方展示110英寸8K裸眼3D显示屏图片来源:新浪VR然而,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和技术迭代,京东方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公司在部分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方面可能面临激烈竞争。此外,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供应链风险也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运营产生一定影响。为应对以上挑战,京东方需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同时密切关注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变化,灵活调整战略布局。XR显示解决方案风云未定,比武论英雄随着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显示面板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然而屏幕产业的发展周期,往往是以年为单位的,需要历经技术研发、建设产线,以及最终投产、终端应用等阶段。VR显示面板作为虚拟现实设备中的关键部分,负责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视觉体验。此前,VR显示面板的技术发展已经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单屏设计到现在的双屏设计,从最初的较低分辨率到目前的高分辨率,从较高的纱窗效应到现在的更低纱窗效应等,已逐渐能够满足高分辨率、高对比度、低延迟、宽视角等需求,提供更加逼真的虚拟现实体验。目前,VR显示面板的供应链较为成熟,包括三星、LG等公司在内,都推出了各自的VR显示面板产品,以及包括京东方在内的国内厂商也在积极布局这片市场。京东方在柔性OLED领域的生产能力,以及在新型显示领域的创新和投入,仍可圈可点。 京东方展示MiniLED转角屏图片来源:新浪VR作为显示器件的核心供应商,也作为产业链的重要生态伙伴,近年来,京东方在积极拓展Mini/MicroLED多元化市场,希望以领先的高端玻璃基新型LED显示系统及解决方案持续赋能更多细分场景。目前,京东方创新推出的LED影像显示解决方案,以及XR技术解决方案,已应用于电影放映、影视制作、广告传媒、直播等场景。MLED凭借在显示技术上的优势,已成为未来显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陈小川曾在演讲中表示,京东方在VR、AR、XR领域已有多项布局,并将持续加大投入,推动产业发展。他强调,目前全球VR整机销量正在稳步增长,短期内FastLCD将是主流技术。京东方为此也制定了短期目标,采用2条主要技术路线,对显示指标进行大幅度提升。京东方规划在3到5年内,实现FastLCD的分辨率达到4K以上,硅基OLED产品达到6Kx6K的分辨率。 图片来源:京东方微信公众号新浪VR分析,对于显示市场而言,XR应用场景无疑是块沃土。目前,被动式微显示技术(LCD、DLP、LCoS)、主动式微显示技术(MicroOLED、MicroLED)和扫描显示技术(LBS)三种技术路线皆占有市场份额,未来谁将在VR/AR应用中突围尚需观察。京东方如何穿越面板行业的周期,在XR产业突出重围?在竞争激烈的XR市场,属于京东方的出路也许不仅在MicroOLED显示屏等硬件方面,包括其他相关组件和解决方案,如高精度的光学器件、图像处理算法等,同样也需要厂商们涉足探索,以提升XR设备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以及深化与XR产业链的整合和协同创新,同时拓展市场,如车载显示、智能家居等,以寻找新的增长点。如果说,此前京东方在显示技术领域的创新更多地属于"渐进式创新",那么近几年"元宇宙"的入侵,以及更多XR厂商的强势入场,似乎能够为京东方加速回暖再添新柴。
以ChatGPT、GPT-4为代表的Transformer架构大模型技术,因其强大的内容生成及多轮对话能力,展现出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可行路径,引发新一轮的人工智能创新浪潮。近日,石景山区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在京正式揭牌。根据9月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印发的《石景山区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工作方案》可知,力争到2025年,集聚区一期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初见成效,集聚一批重点企业,落地3-5个行业领先的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引入10个以上产业服务平台,形成10个以上行业标杆解决方案,建设20个以上重点应用场景示范项目,人工智能产业实现收入突破1000亿元。作为首都高精尖产业布局的重要承载地,北京市石景山区近年来积极发展虚拟现实、互联网3.0、人工智能产业等特色领域。据了解,集聚区将通过建中心、搭平台、落场景、聚企业、强算力等多措并举,打造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发展热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磊表示,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千行百业注入强大动能。人工智能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亟需把握产业发展先机,抢占发展制高点。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前沿和焦点,在规划文件多个版块中多次提及。今年5月份,北京连续发布了3个支持鼓励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文件。其中,《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指出,核心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持续保持10%以上增长,辐射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等具体工作目标。而除了政策上的支持,北京还集聚了一批人工智能优势创新企业和科研机构,推出紫东太初、文心一言、ChatGLM、CPM、孟子等大模型产品,并具备商业化落地能力。根据《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可知,北京人工智能领域核心技术人才超4万人,占全国的60%;在专利授权数量全球排名前100的机构中,北京总部机构30家;我国已有24家企业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其中10家企业总部在北京。虽说如此,但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张宏江称,目前的大模型现象级应用是冰山一角,但距离大模型成为源源不断的智力能源走进千家万户还有漫长路途,要打破技术、资金、算力、算法、基础设施的重重壁垒,以开源开放促进底层技术创新合作是大势所趋。
最近,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宣称,从不急于成为第一,总是急于成为最佳。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我们正在进入的这个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据报道,苹果计划于2024年底开始在iPhone上添加生成式AI功能。最近消息频出的三星也将在2024年初推出配备类似ChatGPT的手机设备。相比较于此,中国手机制造商的动作就较为迅速了。为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上扭转局面,小米、Oppo、Vivo和华为等公司希望比苹果更快地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插入到他们的最新设备中。花费数年时间研究和打造人工智能后,中国手机制造商早已推出了支持人工智能的产品。并且在制定策略方面,中国手机制造商们很灵活,可以快速改变和适应。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进军高端市场的催化剂,正是一种机会。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现下主要专注于三个主要领域:增强人工智能助手的能力、添加多模式功能以及实现跨设备功能。小米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在八月份宣布,数字助理小爱同学已全面升级,AI大模型会引入小米澎湃OS以及小爱输入助手,支持AI创作文本,该模型具有13亿参数。这款手机的功能从文本和语音扩展到视觉,并且正在扩展到小米其他智能设备系列。雷军希望,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帮助下,这些功能未来将变得更加直观和智能。小爱同学"升级"的基础在于公司对人工智能的长期投入。自2016年起,小米组建了一支专注于AI的团队,目前已发展到3000多人。小爱同学拥有超过1.1亿的月活跃用户,可以快速发展以增强能力。华为在8月份表示,手机系统接入盘古大模型,开启内置大模型的语音助手小艺的众测,还发布内置AI大模型的新机华为Mate60系列。小艺将提供多模式功能,并集成到公司的产品套件中,从手机到笔记本电脑,甚至可能是智能汽车。10月11日,OPPO宣布基于其自主训练的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打造的新小布助手1.0Beta版尝鲜体验正式开启,升级后的小布助手将具备AI大模型能力。10月16日,vivo发布自研蓝心大模型BlueLM,以支持各种场景下的手机AI应用,让手机真正朝着称职的私人助理方向发展。基于蓝心大模型,vivo带来了两款智能辅助应用蓝心小V和以APP形式推出的自然语言对话机器人蓝心千询。但现在,智能手机已经面临尺寸、性能和电池寿命方面的限制,这意味着将生成式人工智能部署到手机本身可能会显着影响响应时间和整体性能。因而,智能手机芯片制造商就显得格外重要。10月25日,高通发布了全新的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支持超过100亿个参数的模型。11月6日,联发科发布天玑9300旗舰5G生成式AI移动芯片,支持终端运行最高可达330亿参数的AI大语言模型。但,AI大模型技术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大模型手机未来仍然有很大的创新空间。随着AI大模型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的价值有望被重新定义,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先进、更智能的智能手机出现,从而激发市场的活力,加快消费智能手机产业的复苏节奏。
人工智能席卷一切的时代正在到来,科技企业们争相抓住这一难得机遇,但作为PC行业霸主的联想,却步履姗姗。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联想已经被动坐在了AI的快艇上,只是没有系上安全带。联想的AIforAll11月8日,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会上表示表示,要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进一步在各行各业落地应用,还有一些现实问题有待解决,尤其是如何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保护隐私、数据安全问题。通过公共大模型和私有大模型,包括企业级大模型和个人大模型的混合应用,能够有效的扬长避短,推动大模型加速实现产业化应用,让企业和个人没有后顾之忧地享受大模型带来的效率红利,让数字经济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11月9日,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方案服务业务群总经理戴炜首次对外公布基于联想全栈智能战略下的联想大模型解决方案及服务。可见,联想高层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是有所认知的,但是联想又在AI方向上做出了哪些动作呢?10月24日,联想召开第九届创新科技大会,主题为"AIforAll",董事长杨元庆介绍了首款AIPC、大模型压缩技术、人工智能双胞胎(AITwin)等一系列产品。但目前为止,这些产品和技术仍处于研发和测试中,甚至停留在"概念"阶段,显然联想已经落后于行业。并且联想所谓的AI发展战略,更像是传统的整合思路,也就是所谓的"拿来主义",这从大会的现场可见一斑。此次的创新科技大会上,一众科技巨头纷纷为联想站台,英伟达、英特尔、AMD、微软、高通,悉数现身。高通总裁兼CEO克里斯蒂亚诺·安蒙表示,下一代骁龙计算平台采用OryonCPU、最先进的GPU和领先的NPU,这将推动Windows笔记本电脑的性能实现质的飞跃。AMD董事长苏姿丰表示,将推出最新的MI300A和MI300X解决方案,为联想PC和数据中心产品组合提供人工智能优化解决方案。这些真正的科技巨头几乎承包了联想AI的技术支撑,可以说,只要联想不和它们反目,几乎可以保自己一帆风顺。所以即使当下的境遇并不好,联想也没必要有太多的危机感。ALLISWELL?8月,联想发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第一财季业绩。数据显示,联想集团营收129.0亿美元,同比下降24%;净利润1.765亿美元,同比下降66%。颓势之下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在过去一财季,联想大幅缩减了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其中销售与分销费用同比下降9%,行政费同期下降13.1%,研发费用下降11.74%。三项费用缩减总额甚至超过了净利润,这就意味着联想的状况可能比想象中的更糟。在全球个人电脑销量方面,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联想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出货量为1420.2万台,排名第一,出货量同比下降18.1%;市场份额为22.9%,同比下降7.3%。与第二名的惠普差距进一步缩小,让联想面临着首位动摇的局面。可见,联想的现状也并不是高枕无忧。未系的安全带那么有全球AI科技巨头"包养"的联想在接下来能否靠AI遥遥领先呢?首先,目前为止,联想依然十分依赖PC业务,但AI的到来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PC市场还需要时日验证。不可否认,未来PC的AI"属性"将十分重要,如何在算力硬件上实现提升,如何实现软硬件的融合,如何为用户提升体验,将成为品牌之间的角力点。但这一切落地的效果如何尚需时日验证,现在来说为时尚早。另外,对AI的关注并非联想的特例。惠普、宏碁等巨头也同样在推进AI战略,并且步伐并不比联想慢。前边提到,联想提出的AI战略,很多停留在研发和测试,甚至"概念"阶段,说联想已经在AI上落后也并不夸张。另外在AI服务器领域,联想同样表现不佳。联想主要经营通用服务器,CPU是最核心的运算单元。而AI大模型时代需要GPU提供算力,所以AI服务器的核心运算单元是GPU。太平洋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AI服务器市场,排名前五的分别是浪潮、KunQian、Nettrix、Enginetech、新华三,份额分别为37%、11%、10%、9%、8%。而联想毫无存在感,流落在Others之中。最后还有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点,那就是来自华为的竞争。在AI时代,拥有盘古大模型、鸿蒙操作系统,以及强大的供应链的华为,无论是在PC的C端,还是B端市场,都拥有极强的竞争潜力。因此,AI很难为联想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缺少技术这根安全带,反而会让联想进一步坠落。"傻人有傻福"好在联想的"朋友圈"足够强大,"人脉"足够丰富。拥有英伟达、英特尔、AMD、微软、高通全方位的深入合作,只要联想不"掀桌子",前方的路依然平坦。另外,联想也确实有"躺赢"的基础。在联想创投CEO年会上,董事长杨元庆表示,最近火爆的ChatGPT,其背后所需要的普慧算力基础设施恰好是联想已经布局多年的强项。长期坚持"贸工技"策略所积攒下来的产业链、渠道、营销优势,这也让联想在短期内依然会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总之,对于当下的联想来说,AI是个不错的口号,也是个敦促消费者尽快更换所谓的AIPC的借口。所以,你期待联想的AIPC吗?
VR52网成立于2015年,平台提供VR头显、AR眼镜、配件外设、厂商、测评、行业资讯、游戏与应用、展会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