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Phone 17系列正式亮相后,一个被广泛忽略却意义深远的技术细节浮出水面:尽管芯片性能大幅提升,但全系机型的空间视频(Spatial Video)录制能力依然停留在1080p 30fps——与2023年的iPhone 15 Pro相比,毫无进步。
更令人遗憾的是,传闻中的“iPhone Air”因仅配备单摄像头,彻底无法录制任何空间媒体内容。这意味着,在空间计算时代的关键入口上,苹果的步伐正显露出迟疑。
自2023年iPhone 15 Pro首次引入空间视频录制以来,这项基于MV-HEVC编码标准的立体3D视频功能被视为Apple Vision Pro生态的重要前置内容采集手段。去年,苹果将该功能下放至标准版iPhone 16,大幅扩展了内容创作基数,被视为一次关键普及。
然而,本被寄予厚望的iPhone 17系列,却未能推动技术升级。无论是搭载A19 Pro芯片的Pro机型,还是基础款iPhone 17,均未突破1080p30的限制。这在2D视频已普遍支持4K 120fps的当下,显得尤为刺眼。
要知道,A19 Pro芯片相较A17 Pro有显著性能跃升,而去年A18 Pro就已实现4K 120fps视频录制,并支持前后双摄同步拍摄。图像信号处理器(ISP)的能力显然已今非昔比——那么,为何空间视频卡在三年前的门槛?
空间视频录制 | 发行年份 | |
iPhone 15 | ❌ | 2023 |
iPhone 15 Pro(Max) | 1080p 30帧 | 2023 |
iPhone 16 | 1080p 30帧 | 2024 |
iPhone 16 Pro(Max) | 1080p 30帧 | 2024 |
iPhone 16e | ❌ | 2025 |
iPhone 17 | 1080p 30帧 | 2025 |
iPhone 17 Pro(Max) | 1080p 30帧 | 2025 |
iPhone Air | ❌ | 2025 |
目前尚无官方解释,但业内推测可能受限于以下几个因素:
热管理瓶颈:空间视频需同时处理双摄数据流并进行实时深度映射,持续高帧率运行可能导致过热降频。
带宽限制:即使芯片算力足够,摄像头模块与处理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路可能成为瓶颈。
编码效率:当前HEVC立体视频编码尚未优化到可高效支持更高规格的水平。
生态节奏:苹果或有意控制内容质量上限,以匹配Vision Pro当前的显示能力与存储成本。
无论原因如何,结果是明确的:对于期待用手机创作高质量3D内容的用户而言,iPhone 17系列并未带来实质进步。
与此同时,“iPhone Air”的命名虽引发热议,但其单镜头设计直接决定了它无法捕捉立体视差信息——这是生成空间视频的基础。对比之下,即便是基础版iPhone 16也具备双摄系统,支持空间视频录制。
这一决策或许出于成本考量,但也暴露出苹果在产品线规划中的矛盾:一边大力推广Vision Pro和空间视频生态,一边又在入门级设备上切断内容创作能力。
VR52网成立于2015年,平台提供VR头显、AR眼镜、配件外设、厂商、测评、行业资讯、游戏与应用、展会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