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通过一次更新简化了其边界系统,大大提升了日常VR使用的便捷性。此次边界系统的改进首次在v69版本(2024年9月)中被提及,并在v72版本(2024年12月)的更新日志中再次出现。最近,这个改进版的边界系统在用户的MetaQuest设备上实现了,极大地改变了VR使用的体验。它让坐着或站着使用VR变得更加简单,让人惊讶于为何Meta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推出这一改进。通常,用户选择坐姿使用VR,而在此之前,每次戴上头显启动VR应用时,都会被询问是否需要设置边界。当时只有两种选择:一个固定的边界,但这个边界太小,稍微移动位置就会触发警报;或者房间规模的边界,这往往要求用户站起来,在地板上画出边界的轮廓或围绕自己画一个大圈。很难想象Meta在用户开始享受VR之前设置了这么多障碍,也难怪很多头显最终会被搁置在橱柜或抽屉里。下面是改进后边界系统的运行方式和特点: 新系统能自动创建一个足够大的固定边界。当用户离开设定区域时,环境会通过透视模式逐渐显现。如果用户希望换个地方继续体验VR,只需前往新地点,系统会询问是否要在该处建立一个新的固定边界。旧边界及其退出提示都以一种清晰的方式展示。有用户还录制了一段视频来演示改进后的边界系统,视频中三次改变位置,切换于纯透视模式与完全沉浸式游戏之间。请注意,视频中并未显示MetaQuest提供的用于创建新固定边界的UI元素,只能看到用户用控制器确认操作的画面。当然,对于那些需要大量在房间内移动的VR游戏,仍然需要绘制房间规模的边界。然而,对于站立不动的游戏场景,固定的边界已经完全足够。
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汽车正在利用3DGaussianSplatting技术和NVIDIA的生成式AI引入开发自动驾驶软件和提升安全性的新方法。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及虚拟环境模拟,现在可以验证以前难以执行的复杂驾驶场景。这标志着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进入了新的阶段。沃尔沃汽车致力于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空间模拟来开发更加安全的汽车。公司使用了一种名为"GaussianSplatting"的3D扫描技术,以重现并分析在虚拟环境中传感器收集到的事故数据。GaussianSplatting有望成为3D扫描领域的新标准。这是一种基于图像生成3D点云数据并通过高速处理创建高分辨率3D数据的技术。相比传统的PLY文件格式,该技术能够有效压缩位置、旋转、颜色、比例和透明度等信息,从而显著减少数据大小。以往,户外场景的扫描数据可能超过250MB。带有高斯溅射图像的训练场景图像沃尔沃软件工程部的阿尔温·巴克尼斯(AlwinBakkenes)表示,这项技术使公司在几天内而不是几个月内就能验证那些"罕见而复杂的事故案例"。具体来说,在数字空间中可以自由操纵交通状况,例如添加或删除道路使用者、改变障碍物的行为等,以产生各种不同的结果。与NVIDIA的合作也是这一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沃尔沃利用NVIDIADGX系统构建了AI超级计算平台,从传感器收集的数据被分析并转化为"有意义的见解",从而提高训练安全模型的准确性。沃尔沃将这一举措描述为:"曾经需要用卷尺到现场分析刹车痕迹的安全研究团队,现在正在使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采取更具预防性的方法来提升汽车安全性。"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使得以往难以验证的复杂驾驶场景得以彻底分析,为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安全性提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并为汽车行业和尖端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前景。
Meta研究人员展示了生成式AI如何从单张图片创建逼真的VR环境。想象一下,能够从一张图片创建一个3D环境,并使用MetaQuest进行探索或将其作为家庭环境。RealityLabsZurich的一个研究团队希望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实现它。尽管现有的生成式AI模型可以从单张图片生成视频,但根据上周发布的研究论文,它们在生成完全沉浸式的场景方面存在困难。研究人员开发的流程据称在多个定量图像质量指标上超越了基于视频合成的最先进方法,同时只需要极少的训练工作量,并且可以在现有的生成模型上运行。"我们的关键见解是,从单张图片生成3D环境的任务本质上复杂且模糊,可以分解为一系列更易管理的子问题,每个子问题都可以通过现有技术解决,"研究团队成员KatjaSchwarz、DenisRozumny、SamuelRotaBulo、LorenzoPorzi和PeterKontschieder写道。单张图片如何变成6自由度(6-DoF)VR环境研究人员解释了他们的方法:"我们的过程包括两个步骤:使用预训练的扩散模型生成连贯的全景图,并使用度量深度估计器将其提升到3D空间。然后,我们通过在渲染点云上调节修复模型来填充未观察到的区域,这仅需极少的微调。"结果是一个使用高斯点绘制的3D环境,可以在VR头显设备上的2米(6.5英尺)立方体内查看和导航。创建3D环境的各个步骤。|图片:MetaRealityLabs该方法既适用于合成图像也适用于照片。甚至场景的文字描述也可以作为输入,用于生成适合VR头显的高质量3D环境。研究论文还提到了一些局限性和挑战。例如,将可导航区域扩展到两米以外非常困难,因为这大大增加了任务的复杂性。此外,目前该流程还不支持实时场景合成。然而,一旦创建了高斯点环境,就可以在VR设备上实时显示,研究团队写道。目前尚不清楚这种技术何时会被整合进Quest产品中。不过,商业化似乎并不遥远。
由TheGang开发的《OutofSight》是一款令人毛骨悚然的解谜游戏,玩家需要从一个可爱的泰迪熊视角来控制一位失明女孩苏菲(Sophie)。游戏设定在一个阴森的大宅中,玩家不仅要控制苏菲行动,还要携带玩具熊以获得更好的视野来应对复杂的机关。为了逃脱,玩家必须避开苏菲的俘虏者的愤怒,并揭开围绕她的谜团。该游戏在VR游戏展示会上宣布,并发布了预告片。在VR版本中,玩家将扮演苏菲的玩具熊伙伴,通过控制苏菲和移动这只熊来扩展视野--这与平面版本的游戏玩法非常相似。通过紧张的预告片,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游戏机制,包括苏菲将一个带轮子的方块推到压力板上,以及爬上服务员的手推车去拉动杠杆。所有这些操作都是从玩具熊的固定视角完成的。《OutofSightVR》由Flat2VRStudios开发,这是一家知名的开发商,专门帮助将平面游戏正式移植到VR平台。该工作室之前的项目包括搞笑的节奏游戏《TromboneChamp:Unflattened》,以及即将发布的《FlatOut》和《Wrath:AeonofRuin》等作品。《OutofSightVR》将于5月22日首先登陆Steam平台,同时发布其平面版本。而PlayStationVR2和Quest3版本则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
《星球大战:超越胜利--混合现实游戏套装》是ILM沉浸式体验即将在Quest3和3S平台上推出的新游戏。继工作室成功开发了《维达不朽》三部曲和《星球大战:银河边缘的故事》之后,ILM沉浸式体验在其官方Quest博客上宣布了新作《星球大战:超越胜利--混合现实游戏套装》。该游戏设定在《游侠索罗:星球大战外传》的时间段内。根据官方星球大战网站的描述,《超越胜利》将让玩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体验赛车手的世界"。游戏中,玩家将遇到新秀角色沃洛·博拉斯(VoloBolus),并与传奇赛车手塞布巴(Sebulba)合作。目前关于这款游戏的具体细节尚不多,但已知它将专注于混合现实玩法。此外,一部由漫威出版的原创漫画将进一步揭示这一故事。封面艺术由菲尔·诺托(PhilNoto)创作,剧本由伊桑·萨克斯(EthanSacks)编写,内部插图则由威尔·斯莱尼(WillSliney)、史蒂文·卡明斯(StevenCummings)和青木省吾(ShogoAoki)绘制。该漫画仅对2025年在日本举行的星球大战庆典参与者开放。项目总监何塞·佩雷斯三世(JosePerezII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在ILM的目标始终是探索让玩家体验星球大战故事的新奇有趣的方式。通过专注于混合现实,我们从沉浸感的角度打开了多扇令人兴奋的大门,真正将遥远的银河系带入玩家家中,这种体验前所未见。"更多详情将在2025年4月18日至20日于日本幕张展览馆举办的星球大战庆典上公布,并将首次展示这款新游戏的试玩版本。同时,在这次展会上,还将提供《维达不朽》和《星球大战:银河边缘的故事》的试玩版。目前尚未公布具体的发布日期,但《星球大战:超越胜利--混合现实游戏套装》将独家登陆Quest3和3S平台。
随着Pico4Ultra的推出,你现在可以将2D照片转换为3D照片,并为单个应用创建性能配置文件,类似于QuestGamesOptimizer的功能。自3月26日起,PicoOS5.13.0.U更新已经开始向Pico4Ultra用户推送,带来了一系列新特性和改进,其中一些可能会让Quest粉丝感到羡慕。照片应用获得3D转换,支持空间照片(iPhone16)现在可以将2D照片转换为具有立体深度效果的照片。这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批量转换大量照片。AppleVisionPro提供了类似的功能,而MetaQuest则完全不支持这一功能。使用iPhone16拍摄的空间照片和视频现在可以在头显中查看,所有这些都通过多帧降噪技术提高了图像质量。MetaQuest仅支持空间视频播放。新工具:性能调节器性能调节器借鉴了QuestGamesOptimizer的概念,允许用户为单个应用设置性能参数(分辨率、帧率、CPU级别、GPU级别、固定焦点渲染),以获得最佳游戏体验。该工具可以在设置>开发者中找到。在MetaQuest上,需要第三方应用程序如QuestGamesOptimizer、SideQuest或手动输入ADB命令才能实现相同的功能。空间视频录制你现在可以使用头显以空间视频格式录制内容,并在照片库中作为空间视频查看。改进的PicoConnectPico的PCVR应用程序现在支持帧插值,这改善了中低端PC上的流媒体性能。窗口管理更加灵活应用程序窗口的距离和位置现在可以自由调整。平躺模式现在也在控制中心有一个快捷方式,使得开启和关闭变得更加容易。而在MetaQuest中,则需要点击几个菜单才能完成。仅手部追踪模式根据Pico的说法,新的交互模式提供了一个"无需控制器的体验"。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在控制中心切换不同的交互模式。手部追踪算法也得到了多项改进。Pico承诺减少延迟,在低光条件下更稳定的追踪,以及提高手势的准确性和保真度。改进的运动追踪器算法已经过优化,以提高坐姿和平躺姿势下的稳定性。更新还增加了追踪更新频率,从而导致复杂动作的显示更加准确和平滑。此外,Pico还改进了低光环境下的透视图像质量。完整的发布说明可以在Pico论坛中找到。
纽约--2025年3月25日--无限现实™(iR),一家通过扩展现实(XR)、人工智能(AI)及其他沉浸式技术支持下一代数字媒体和电子商务的创新公司,宣布已签署最终协议,以2.0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标志性的在线音乐品牌Napster。Napster作为一家获得完全授权的独立音乐服务公司,向其全球订阅用户群提供超过1.1亿首高保真曲目,并在过去二十年中为全球艺术家和词曲作者支付了超过10亿美元。从流媒体到社交互动通过此次收购,InfiniteReality计划利用其先进的沉浸式技术和庞大的数字原生粉丝网络,将Napster从一个单纯的流媒体平台转变为一个社交化、互动性强的音乐平台。这包括与无人机竞速联盟(DRL)和顶级电子竞技组织(如《使命召唤》和《英雄联盟》)等娱乐资产的深度整合。全新设计的Napster将专注于增强粉丝的主动参与,而非被动收听。艺术家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粉丝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并实现盈利:创建3D虚拟空间:举办虚拟音乐会、社交聆听派对及社区活动。销售实体和虚拟商品:推出独家数字内容和活动门票。使用AI工具:提高客户服务、销售和社区管理的个性化水平。增强分析仪表盘:深入了解粉丝行为,优化营销策略。融入游戏化元素:提升粉丝参与度和忠诚度。强强联合,共创未来"通过收购Napster,我们为艺术家、粉丝以及整个音乐行业铺平了一条通往更光明未来的道路。"InfiniteReality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ohnAcunto表示,"这一战略举措符合我们的愿景,即引领互联网从平面2D网页转向3D对话网页,为所有创作者提供现代化工具,更好地吸引、变现和衡量他们的受众。"Napster首席执行官JonVlassopulos将继续担任该职位,并在全球范围内承担更多职责。Vlassopulos在Roblox担任副总裁兼全球音乐主管期间,曾为顶尖艺术家和品牌开创了沉浸式体验,覆盖超过1亿粉丝,为音乐行业带来了数千万美元的新收入。"Napster曾在90年代彻底改变了数字音乐,现在,借助InfiniteReality的力量,我们将再次革新这个行业。"JonVlassopulos说道,"想象一下,在一个虚拟场所中,你可以与朋友一起观看独家演出,与你喜欢的艺术家实时互动,并直接购买他们的独家数字和实体商品。凭借InfiniteReality在沉浸式3D技术方面的专长,我们将把Napster转变为下一代平台,让粉丝不仅能够听音乐,还能以全新的方式体验音乐。"关于无限现实InfiniteReality是一家通过空间计算、人工智能和其他沉浸式技术支持下一代数字媒体和电子商务的创新公司。其尖端软件和服务套件使品牌和创作者能够打造富有创意的数字体验,提升受众参与度、数据所有权、货币化和品牌健康指标。该公司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支持,包括RSEVentures、LibertyMedia、LuxCapital、LererHippeau、MGM、T-MobileVentures、CourtsideVC、Exor、Terracap、IAC、LiveNation,以及知名艺人如SteveAoki、ImagineDragons、NBA球员RudyGobert和网球名将TaylorFritz等。关于NapsterNapster成立于1999年,凭借其点对点文件共享技术彻底改变了音乐行业,让粉丝首次接触到了数字音乐和数字音乐社区。在被Rhapsody(首个获得所有主要唱片公司授权的合法音乐流媒体服务)收购后,Napster发展成为领先的独立数字音乐服务,可访问超过1.1亿首曲目,覆盖34个国家。如今,Napster正准备再次革新音乐行业,将其从基于访问的月度订阅模式转变为连接艺术家和粉丝的社交音乐平台和市场,释放前所未有的新创意和商业机会。
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的研究团队认为,尽管高端虚拟现实(VR)设备提供了卓越的沉浸式体验,但其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广泛应用。为此,他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摄像头的低成本输入解决方案--低保真度VR控制器,旨在提升手机VR的交互性,使其更加普及。提升手机VR的交互性低成本解决方案:该控制器利用智能手机摄像头追踪附着于纸板上的标记,提供六自由度(6DOF)输入,几乎无需额外成本。性能评估:团队基于Fitts定律进行了用户研究,评估了控制器在选择任务中的表现,并比较了三种选择激活方法(即时、停留、标记)。结果显示,控制器的选择吞吐量约为2.2bps,与类似基射线选择技术相当。手机VR的优势与局限早期项目如谷歌Cardboard展示了将手机作为VR平台的潜力,为更广泛的公众提供了低成本体验VR的机会。然而,现有的手机VR设备缺乏高保真VR设备的追踪和计算能力,通常只能提供头部旋转追踪,缺少手部或房间级追踪功能。这限制了其在主动探索虚拟环境方面的应用。新型输入设备的设计与测试为了克服这些限制,卡尔顿大学团队设计了一款使用智能手机摄像头追踪外部控制器上多个标记的新型输入设备。这种设备不仅能够提供6DOF追踪,还通过光线投射执行选择操作,未来可能扩展到其他选择技术,如虚拟手。在用户研究中,团队评估了不同选择激活方法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并收集了关于输入设备舒适度的主观反馈。结果表明,当前设计的控制器是一种有效的输入设备,具有与高端VR控制器相当的选择性能。研究的意义与未来展望这项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改进手机VR的交互方式,促进其更广泛的应用。研究人员指出,这是首次有交互方法能够在保持低成本和可访问性的同时,提供接近高端VR控制器的体验。此外,该低保真VR控制器不仅有望增加手机VR中交互和应用的复杂性,还有潜力支持远程VR实验。由于控制器可以发送给最终用户并由其自行组装,这使得以前需要实验室设置的研究变得更加可行。总之,卡尔顿大学团队提出的低保真VR控制器为解决手机VR交互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创新且实用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推动VR技术向更多人群普及。
4月1日,体验兴登堡号飞艇的最后航程从2025年4月1日起,您可以通过虚拟现实(VR)平台TimeLab,登上仿制的历史飞艇--兴登堡号(Hindenburg),并亲身体验其命运多舛的最后一段旅程。慕尼黑开发工作室VR-Dynamix正在扩展其虚拟时光旅行平台TimeLab,新增了一个名为"LZ129兴登堡"的DLC。通过SteamVR,用户可以从4月1日起探索精心重建的兴登堡号飞艇,并参与到1937年那次著名的纽约飞行中。深入体验历史豪华内部环境:在跨大西洋航行期间,您可以探索设有鸡尾酒吧和吸烟室的豪华乘客甲板,参观控制舱,并享受曼哈顿摩天大楼上方的空中游览。悲剧性结局:您还将见证1937年5月发生在莱克赫斯特的那场悲剧性的火灾与坠毁事件。此外,该DLC不仅提供沉浸式的时间旅行体验,还包含关于兴登堡号详细的历史背景介绍及一个迷你游戏,在游戏中您可以驾驶飞艇穿越纽约的城市峡谷。TimeLab平台简介TimeLab是一个免费提供的VR平台,允许用户体验重要历史事件和地点的详细模拟。每个内容作为单独的DLC发布,为用户提供不同的时间旅行目的地。目前,TimeLab包括:即将推出的兴登堡DLC(售价10美元)Falkenstein:参观路德维希二世未实现的梦想城堡的复制品Apollo11:近距离体验人类首次登月未来还将推出更多模块。VR-Dynamix依靠详尽的研究,力求在VR中尽可能忠实地重现历史场景,以娱乐的方式传授知识,同时带给用户激动人心的历史冒险体验。
图片来自泄露的2021年三星AR眼镜概念视频。韩国新闻门户网站ETNews援引业内消息人士的话说,三星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一款代号为Haean的智能AR眼镜产品,同时推出ProjectMoohan混合现实头显。据说功能和规格即将确定。据报道,三星将重点关注舒适度,并将配备摄像头和传感器来跟踪动作。与VR头显一样,这款智能眼镜很可能基于谷歌的AndroidXR操作系统。去年9月,高通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亚诺·阿蒙暗示三星、谷歌和高通正在开发AI眼镜;10月,TheInformation报道称,谷歌和三星正在开发一款基于GeminiAI助手的雷朋Meta智能眼镜的竞争对手。
"用于ContactGlove的mocopi适配器"现已正式发售。这款独特的适配器能够将mocopi设备无缝连接到Diver-X的手套型VR控制器--ContactGlove和ContactGlove2上,作为手部传感器使用。这一突破性组合让全身动作捕捉变得更加简便高效。主要特性全面兼容:支持将mocopi的12个传感器在专业模式下进行全身动作捕捉,并结合ContactGlove实现精准的手部跟踪。沉浸式互动:通过适配器,用户能够在虚拟现实中模拟真实的弹奏乐器动作,例如吉他演奏,提供前所未有的沉浸感。特别赠品:为庆祝此次发布,每位购买适配器的用户都将免费获得Diver-X官方角色"Diver-X-chan"的专属头像。请确保填写专用表格以领取您的奖励。此外,为了纪念这一合作,mocopi发布了官方角色RAYNOS访问Diver-X的特别视频,展示了通过这款适配器实现的流畅交互体验。我们相信,"用于ContactGlove的mocopi适配器"将为VR爱好者以及希望在虚拟环境中创造音乐的人们带来无尽的乐趣和可能性。立即行动,探索更加丰富的虚拟现实世界吧!
GDC带来意想不到的职业机会,FinalFury为VR格斗游戏注入新活力在酒店里与开发人员激烈讨论并不常见,但游戏开发者大会(GDC)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职业机遇。特别是在虚拟现实(VR)领域中,动作类格斗游戏层出不穷,但传统格斗游戏却相对稀缺。《FinalFury》这款受《街头霸王》和《真人快打》启发的快节奏1v1格斗游戏,在近两年间经历了显著的变化。KlugeInteractive(以其作品SynthRiders闻名)最终重新设计了战斗控制系统,这一改动获得了广泛认可。在GDC的任务3中,我们有机会在一家酒店三楼与Kluge的一名员工进行三轮对决。每轮比赛需赢得两场,每场比赛持续90秒。玩家可以从四个各具特色的角色中选择,每个角色都拥有不同的技能组合,适应多种个人游戏风格。例如,Niko注重机动性,适合敏捷策略;Glitch虽然力量较小但射程更远;而Tempest则是全能型选手。适应《FinalFury》的控制机制非常迅速,每位角色都有其独特的常用动作集,这些动作很快就会让人感觉自然流畅。游戏中的一些操作,如高卫姿势可形成盾牌,模仿"熊抱"动作可以抓住对手,并暂时切换到第三人称视角以保持舒适度,尽管这会短暂影响沉浸感。每个角色配备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特殊动作,通常执行起来简单直接。例如,Glitch可以通过瞄准放置地雷来限制对手移动范围,Niko能够召唤电场造成近距离伤害,而Tempest的一项特殊技能是ArcticBlast,类似于《街头霸王》中的Hadouken攻击。虽然我在使用ArcticBlast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Kluge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FinalFury》采用基于摇杆的人工移动方式,通过左摇杆移动,右摇杆扫射,并将镜头固定于对手位置,这使得游戏体验更加舒适。此外,这款游戏还提供了高度沉浸式的体验,使玩家更容易预测对手的动作,增加了游戏的真实性和挑战性。《FinalFury》不仅具有出色的在线体验,而且还采用了回滚网络代码,确保了游戏的顺畅运行。游戏中的角色介绍、色彩缤纷的舞台以及充满活力的配乐,共同营造了一个极佳的游戏氛围。目前,《FinalFury》正在Steam和MetaQuest平台上进行Alpha测试,早期反馈显示该游戏有可能成为经典格斗游戏迷们的必备之作。控制手感出色,胜利带来的满足感强烈,这一切都得益于游戏强大的演示效果。从现在到正式发布之间,还有许多改进的空间,但目前看来前景光明。
苹果公司一年一度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定于今年6月9日召开。本次大会将继续采用免费在线直播的形式进行,并在ApplePark举办特别现场活动。回顾往届,苹果在WWDC23中首次发布了visionOS及VisionPro耳机,并于WWDC24推出了visionOS2及其首个测试版。根据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Gurman)本月早些时候的报道,visionOS3有望在即将到来的WWDC25上亮相,该版本被描述为一个"功能丰富的更新"。尽管目前关于visionOS3的具体新特性尚未公布,但古尔曼曾报道过苹果与索尼合作,计划为VisionPro引入PlayStationVR2Sense控制器的支持,并在上个月重申了这一消息。此外,在距离WWDC25两个月之际,即4月份,苹果将提前发布visionOS2.4。此版本更新包括AppleIntelligence、SpatialGallery应用程序、支持通过iPhone远程安装应用程序的新功能,以及改进后的iPhone/iPad访客使用流程。这些更新预示着苹果正积极扩展其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便捷的体验。随着WWDC25的临近,更多令人期待的新功能和技术细节也将逐步揭晓。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Vivo首次展示了其新款混合现实(MR)头显--VivoVision。尽管从外观上看,这款产品几乎是苹果VisionPro的直接复制品,包括灰色织物面部接口、后部绑带、外置电池和连接器等设计细节,甚至连名称"Vision"也被照搬。唯一显著的设计差异在于侧臂部分,采用了金属质感设计,而不是苹果VisionPro的白色塑料材质。截至目前,关于VivoVision的具体规格或任何细节都尚未公布,除了预计原型机将于2025年中期推出的信息。Vivo表示,推出VivoVision是其"加强实时空间计算能力,以适应未来消费机器人应用"战略的一部分。在今日举行的"vivo发布时刻"发布会上,vivo执行副总裁兼COO胡柏山提到,手机行业是中国科技创新的"缩影"。他指出,vivo已连续四年蝉联国产手机第一品牌,服务遍布60个市场,用户超过5亿。此次活动中,vivo还展示了更多尖端创新成果,如6G技术进步和即将推出的X200Ultra智能手机。博鳌亚洲论坛常被称为"亚洲达沃斯",由二十多个亚洲国家发起,汇聚了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的领导人,共同探讨该地区面临的最紧迫问题。在论坛期间,vivo宣布成立了一个机器人实验室,这是公司新战略创新路径的一部分。该实验室计划利用公司在人工智能法学硕士、成像等领域的经验,以及通过vivoVision获得的空间计算能力,开发机器人的"大脑"和"眼睛"。通过MR收集的知识将与vivo的蓝色技术矩阵(包括BlueImage、BlueLM、BlueOS、BlueChip和BlueVolt)相结合,这些是由AI驱动的模型,旨在"将技术从实验室带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中"。这一系列举措表明了vivo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并将其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和便捷的生活体验。
近日,国家电影局正式发布《关于促进虚拟现实电影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将虚拟现实(VR)电影纳入电影管理体系,并明确其内容审查、技术标准及产业扶持政策。这一举措被视为推动电影产业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拓展电影新形态的关键布局,引发行业高度关注。政策背景:技术驱动电影形态革新《通知》指出,电影作为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历来随技术变革迭代升级。当前,虚拟现实技术凭借沉浸式体验优势,已催生多部市场反响热烈的作品,成为电影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国家电影局表示,将VR电影纳入管理框架,旨在通过规范内容与技术标准、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同时以电影成熟的产业链和版权保护体系反哺VR技术发展,助力实现"电影强国"目标。政策亮点:全链条规范与扶持并举《通知》从定义、政策支持、内容安全、技术标准四大维度为VR电影发展提供指引:明确界定范畴:VR电影被定义为"综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与观看、在影院等固定场所公开放映的新形态电影",与文旅、商业场所的"沉浸式体验展"区分管理。优化审批流程:VR电影可直接向国家电影局备案并审查,提升行政效率;同时,制片、放映及研发单位可平等参与各级电影扶持政策,为后续专项支持预留空间。强化内容安全:VR电影须履行剧本备案和审查程序,取得公映许可证,确保内容思想性、艺术性与技术质量达标。构建技术标准:将逐步制定VR电影技术规范,未来升级为行业标准,保障观影体验。放映场所:分类管理鼓励合规经营针对放映端,《通知》提出差异化要求:现有影院放映VR电影仅需向主管部门备案;其他符合安全标准的固定场所若长期放映,需申请《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持证单位可享受电影产业扶持政策。这一规定既降低传统影院转型门槛,又引导新兴场馆合规化,推动VR放映生态多元化发展。行业预期:双向赋能激活产业新动能业内分析认为,《通知》释放了两大信号:其一,技术反哺产业:VR电影将借力电影工业成熟的制作体系、版权保护机制及人才储备,加速技术落地;其二,增量市场扩容:通过规范管理与政策激励,VR电影有望开辟票房新增长点,同时带动拍摄设备、后期制作、影院改造等关联领域升级。国家电影局强调,此次政策并非限制VR内容创新,而是通过界定"电影"标准,引导优质资源向高技术、高艺术水准的作品倾斜,推动电影与科技"双向奔赴"。未来,随着行业标准完善与市场培育,VR电影或将成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美国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利用NVIDIA尖端的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了一款名为"Dr.Pixelpod"的数字人类替身(DigitalHumanAvatar,DHA),旨在提升医院患者参与度和优化工作流程。这一创新是通过麦肯锡旗下QuantumBlackAI团队的努力实现的,他们运用NVIDIA先进的生成式AI软件和高性能计算技术,致力于创造能够进行连续、无缝交互的虚拟形象。Dr.Pixelpod:医疗行业的变革者作为一款专门为医疗保健领域设计的数字化身,Dr.Pixelpod穿着专业的工作服,配戴眼镜,以温暖友好的外观为特色,旨在支持医护人员的工作,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并改善医院的工作流程。尽管它具有医生或护士的形象,但其核心功能在于增强医疗服务体验。扩展至更多领域麦肯锡计划不仅限于医疗领域,还打算将这项技术应用于旅游顾问、客户服务代表、娱乐角色以及导师等多个行业。这种新型人机交互模式被认为是重塑商业运营的关键因素之一。培训与发展阶段该公司的Avatar培训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大约需要12周时间完成。首先是知识和记忆的构建,接着是外观和行为的精炼,包括逼真的面部表情、手势和声音,最后是特定行业的任务整合。特别注意的是,在对话中若未能自然提及相关主题时,化身也会被训练主动介绍相关内容。注重安全与隐私为了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及减少算法偏见,麦肯锡在开发过程中严格遵守数据隐私标准,并与客户合作实施了额外的安全措施。随着这项技术的发展,我们正见证一个全新的互动时代来临,它不仅将改变医疗行业,也将对各行各业产生深远影响。
VR52网成立于2015年,平台提供VR头显、AR眼镜、配件外设、厂商、测评、行业资讯、游戏与应用、展会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