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增强现实(AR)光学技术初创公司Gixel宣布完成500万欧元种子轮融资,将用于推进其面向AI与AR眼镜的下一代光学显示系统研发。本轮融资由OculusVR联合创始人BrendanIribe领投,Flixbus创始人、德国联邦颠覆性创新署(SPRIND)共同参与。此外,前二十世纪福克斯与派拉蒙影业首席未来学家TedSchilowitz也作为战略投资者加入,彰显业界对Gixel技术前景的高度认可。突破光学瓶颈:轻薄、高透、广视角的AR显示新方案当前智能眼镜面临三大核心挑战:轻量化、低功耗、高透明度,而其中最关键的瓶颈在于光学显示系统。现有技术往往在视野宽度、能耗、佩戴舒适度之间难以兼顾。Gixel正致力于解决这一难题。公司已开发出一套专有光学显示技术,具备以下关键优势:✅超高透明度:即使在断电状态下,镜片透明度接近普通眼镜,不影响日常视觉✅超广视角(FOV):相比现有消费级AR眼镜,可提供更宽广的虚拟图像覆盖范围✅低功耗&低发热:适合集成于轻薄镜片中,延长续航,提升佩戴舒适性✅支持变焦平面(VarifocalDisplay):实现精确的深度感知,用户可自由调节虚拟内容的显示距离与位置,减少视觉疲劳该公司表示,其显示效果已达到接近智能手机屏幕的画质水平,同时保持了眼镜形态的轻便性,为真正"日常可用"的AR眼镜铺平道路。技术团队背景深厚,专注全尺寸AR显示研发Gixel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德国,自2021年起专注于全尺寸AR显示器的研发。其核心团队由三位联合创始人领衔:MiloTaffanel博士: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光学专家,深耕纳米光学与光子学DingLuo博士:显示物理与系统工程专家FelixNienstadt:连续创业者,现任CEO目前,公司已组建一支由15名成员组成的国际化研发团队,成员背景涵盖显示物理、纳米光学、系统工程与高精度制造等领域,具备从底层技术到产品落地的全链条能力。商业进展:原型开发中,已向合作伙伴提供开发工具包Gixel目前正在开发一款功能完整的工程原型,并已向部分战略合作伙伴提供开发工具包(DevKit),用于早期生态构建与应用场景验证。CEOFelixNienstadt表示:"这笔融资是重要里程碑。我们正稳步推进,致力于将可穿戴AI与AR技术变为现实。我们的目标是打造真正适合全天佩戴的智能眼镜核心显示方案。"公司计划在下一阶段启动新一轮融资,并为未来规模化生产与制造能力做准备。展望:光学创新是AR普及的关键一步随着苹果VisionPro、Meta、小米等巨头纷纷布局空间计算与智能眼镜,市场对高性能、低成本、可量产的光学方案需求日益迫切。Gixel的技术路径若能成功商业化,有望成为AR眼镜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为下一代"类眼镜形态"的智能终端提供核心支撑。
科技巨头阿里巴巴日前宣布推出其首款人工智能智能眼镜--夸克AI眼镜。这款产品标志着阿里巴巴首次涉足智能眼镜领域,并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技术上的深厚积累。搭载自主研发AI模型Qwen,实现语音控制多功能操作夸克AI眼镜内置阿里巴巴集团自主研发的AI模型Qwen及其专属AI助手Quark。用户只需通过语音指令,就能轻松完成拨打电话、播放音乐等操作,无需动手即可享受便捷服务。此外,该眼镜还计划支持实时翻译与会议记录自动转录功能,满足商务人士的多样化需求。主要功能亮点:语音操控:免提拨打/接听电话、播放音乐实时翻译:跨语言交流无障碍会议记录:自动生成文字记录,提升工作效率内置摄像头:捕捉精彩瞬间,随时记录生活无缝集成阿里巴巴生态系统,提供一站式服务体验夸克AI眼镜不仅是一款独立的智能设备,它还能与阿里巴巴旗下的多项服务无缝对接,包括:导航服务:提供精准路线指引支付宝支付:实现便捷的移动支付体验淘宝比价:随时随地查看商品价格信息这种全方位的服务整合,使得夸克AI眼镜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中的得力助手,无论是出行、购物还是办公场景都能游刃有余。智能眼镜:下一个消费电子热点在全球科技行业中,可穿戴设备尤其是智能眼镜被视为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国内市场,另一家知名科技企业小米已经推出了自己的智能眼镜产品--小米AI眼镜,并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技术的进步,智能眼镜作为下一代个人智能终端设备,预计将在未来几年迎来爆发式增长。阿里巴巴选择此时进入这一领域,正是看中了智能眼镜在未来智能家居、智慧城市以及物联网应用中的巨大潜力。上市计划与展望据官方透露,夸克AI眼镜计划于2025年底在国内市场正式发售,具体的定价及详细规格目前尚未公布。不过,凭借阿里巴巴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夸克AI眼镜无疑将成为智能眼镜市场上的一颗新星,值得期待。
在Meta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首次公开提出一个极具未来感的判断:"我认为,未来如果你没有具备AI能力的眼镜,或某种与AI交互的方式,你很可能会在认知上处于显著劣势。"这一言论不仅揭示了Meta对智能眼镜的战略定位,更预示了一个即将到来的"AI增强人类认知"时代。智能眼镜:Meta的"下一代计算平台"正在成型扎克伯格是在回应分析师关于"智能眼镜是否将取代智能手机"的提问时做出上述表态的。他系统阐述了Meta为何将眼镜视为未来的核心计算形态:时尚属性:与雷朋(Ray-Ban)、Oakley等品牌合作,确保产品首先是一款"人们愿意佩戴的时尚眼镜"。AI功能持续增强:MetaAI在眼镜中的使用率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用户每天使用AI功能。多模态交互优势:眼镜可让AI"看到你所见、听到你所听、与你对话",实现全天候、沉浸式辅助。虚实融合入口:眼镜是"将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融合的理想方式",也是实现"元宇宙愿景"的关键载体。扎克伯格还以视力矫正类比:"我戴隐形眼镜。如果我没有视力矫正,我在世界上穿行时就会有认知劣势。我认为未来,没有AI眼镜的人,也会面临类似的认知落差。"市场验证:Ray-BanMeta销量同比增长超200%这一战略正获得市场积极反馈。Meta的眼镜合作伙伴--依视路陆逊梯卡(EssilorLuxottica)近日披露:"今年截至目前,Ray-BanMeta智能眼镜销量同比超过三倍增长,表现'异常出色'。"这一数据印证了消费者对"时尚+AI"融合产品的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Meta与依视路陆逊梯卡的合作持续深化:双方已签署协议,将合作"延续至下一个十年",共同开发多代智能眼镜产品线Meta已投资30亿欧元,获得依视路陆逊梯卡3%股份据报道,Meta正"考虑"进一步增持至5%产品路线图:从无屏到HUD,再到全息ARMeta的智能眼镜战略采取"分阶段推进"策略,逐步实现从"AI音频助手"到"视觉增强"的跃迁。第一阶段:无屏AI眼镜(已落地)代表产品:Ray-BanMeta、OakleyMetaHSTN功能:音频AI助手、拍照录音、音乐播放状态:已量产,销量爆发第二阶段:带HUD显示的智能眼镜(即将发布)据TheVerge、彭博社等多家媒体确认,Meta首款带显示的智能眼镜MetaCeleste将于2025年秋季发布,预计在MetaConnect2025(9月17日)上正式亮相。MetaCeleste关键特性:单眼光学HUD:位于右眼,显示基础信息显示内容:时间、天气通知提醒拍照预览导航指引实时语音字幕与翻译MetaAI文本回复(替代语音播报)控制方式:标配sEMG腕带,支持手指微动作控制价格:预计超过1000美元⚠️注意:Celeste并非全功能AR眼镜,无空间定位,无法锚定虚拟物体,视野也较窄,属于"信息提示型"设备。第三阶段:全息AR眼镜(长期愿景)Meta已投入近十年研发真正的AR眼镜。2024年Connect大会上展示的Orion原型机,具备:双眼全息显示宽视场角(FOV)高精度眼动与手势追踪完全无线设计但Meta承认:Orion不会成为产品。原因:其依赖的光学材料无法实现低成本量产,若上市,每台成本将超过10,000美元。第四阶段:可量产AR眼镜(Artemis项目)为实现商业化落地,Meta正在开发代号为Artemis的AR眼镜项目,已向《TheVerge》记者AlexHeath公开部分细节:使用玻璃波导镜片(与SnapSpectacles、HoloLens、MagicLeap相同技术路径)放弃Orion的"宽视场角"设计,优先保证可制造性与成本控制目标:打造首款面向开发者与早期用户的消费级AR眼镜这意味着:Meta的首款AR眼镜将不会是Orion那样的"终极形态",而是一款技术折衷但可量产的过渡产品。时间线展望:2025年是关键转折点时间事件意义2025年4月扎克伯格称员工为赶工"周末加班"显示Meta对HUD产品高度重视2025年9月17日MetaConnect2025大会预计发布MetaCeleste,开启预购2025年10月预计发货用户首次体验"AI+显示"智能眼镜2026年起Artemis项目推进向真正AR眼镜迈进总结:Meta的"AI眼镜霸权"正在构建维度Meta的布局战略定位智能眼镜是"下一代计算平台",AI是核心市场验证Ray-BanMeta销量暴涨,用户接受度高产品节奏从无屏→HUD→AR,分阶段演进生态掌控投资依视路陆逊梯卡,掌控硬件与渠道技术储备Orion展示终极愿景,Artemis推进落地✅一句话结论:扎克伯格所说的"认知劣势",不是危言耸听,而是Meta正在亲手构建的未来。从Ray-Ban到Celeste,再到Artemis,Meta正在通过"时尚引流+AI增强+分步落地"的策略,将智能眼镜从"小众玩具"推向"认知基础设施"。未来十年,眼镜或将取代手机,成为人类大脑的"外接CPU"。
全球无人机领军企业DJI大疆正式进军消费级360°相机市场,推出其首款全景相机--Osmo360。此举标志着DJI正式与长期主导该领域的Insta360(影石)展开正面竞争。两款旗舰机型Osmo360与Insta360X5售价同为550美元,在价格持平的前提下,DJI凭借更强的硬件规格,吹响了技术升级的号角。硬核参数对决:DJIOsmo360全面占优Osmo360在视频录制、照片分辨率、传感器尺寸和光圈等方面均实现超越,尤其在高帧率8K录制和HDR支持上优势明显。项目DJIOsmo360Insta360X5360°视频8K@50fps6K@60fps4K@100fps8K@30fps5.7K@60fps4K@100fps360°照片120MP(标准)30MP(HDR)72MP传感器尺寸1/1.1英寸1/1.28英寸镜头光圈F1.9F2.0色彩深度10-bitHDR8-bit关键优势解析:更高帧率8K录制:Osmo360支持8K50fps,而X5仅支持8K30fps,意味着更流畅的超高清画面。更大传感器+更大光圈:1/1.1英寸传感器搭配F1.9光圈,进光量更多,低光表现更佳。10-bitHDR录制:支持更丰富的色彩层次与动态范围,为后期调色提供更大空间。120MP超高分辨率照片:远超X5的72MP,单帧画面可裁切出更多高质量视角,甚至满足AppleVisionPro等4K单眼设备的空间照片需求。续航与扩展:DJI推出磁吸电池延长杆两款相机在标准模式下续航相近,均支持约90分钟的极限设置连续录制,并支持快充:DJIOsmo360:12分钟充电至50%Insta360X5:20分钟充电至80%但DJI提供了更具扩展性的解决方案--100美元的"电池延长杆"(BatteryExtensionRod):磁吸式连接,轻松安装内置电池可将录制时间延长至原来的三倍集成物理按键,支持一键开始/停止录制、开关机等操作可作为手持握柄,提升拍摄稳定性此外,Osmo360支持无线连接DJI自研麦克风(如DJIMic系列),实现更高质量的音频采集。DJI还同步推出了适用于摩托车、头盔、三脚架等场景的专用配件,强化其在运动影像领域的布局。耐用性对比:Insta360X5仍具优势尽管Osmo360在规格上领先,但Insta360X5在耐用性与可维护性方面仍具优势:X5的双镜头采用高强度、防刮擦玻璃,更耐日常磨损镜头模块支持用户自行更换,单个镜头更换成本仅30美元,大幅降低意外损坏后的维修成本相比之下,DJI尚未公布Osmo360的镜头防护等级或可更换性信息,可能在极限运动或户外频繁使用场景中处于劣势。DJIOsmo360的电池延长杆。上市情况:Osmo360暂未登陆美国目前,DJIOsmo360已在全球多数主要市场上市,但尚未在美国发售。DJI表示,未来在美国上市时预计售价也将为550美元。延迟进入美国市场的原因可能包括:关税问题:中美贸易政策对高科技进口产品的影响监管不确定性:DJI作为中国科技企业,长期受到美国政府在无人机领域的特别关注,可能波及新品审批地缘政治因素:尽管Insta360同样为中国企业,但DJI规模更大、影响力更广,面临更严格的审查总结:一场关于"性能"与"生态"的较量维度DJIOsmo360Insta360X5视频性能✅更高帧率8K,10-bitHDR⚠️8K仅30fps,8-bit照片分辨率✅120MP超高解析⚠️72MP传感器与光圈✅更大传感器,F1.9大光圈⚠️略小续航扩展✅磁吸电池杆,三倍续航⚠️无外接电池方案音频生态✅支持DJI无线麦克风✅自有Mic系统耐用与维修⚠️未知✅防刮玻璃,可更换镜头美国上市❌暂未上市✅已上市✅结论:DJIOsmo360的发布,是一次"降维打击"式的入场。它以更强的硬件、更完整的生态(电池、麦克风、配件)和DJI品牌在影像领域的技术积累,向Insta360发起全面挑战。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这是一次利好:更高的规格、更激烈的竞争、更快的技术迭代--360°全景影像的"军备竞赛",才刚刚开始。
在2025财年第三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苹果CEOTimCook再次明确表态:"我们对visionOS依然非常专注。这是一个我们真正相信的领域。"这番发言不仅回应了外界对苹果空间计算战略的观望情绪,更揭示了一个事实:AppleVisionPro的征程,才刚刚开始。"这不是大众市场产品"--但苹果正在为未来铺路自2024年初发布以来,AppleVisionPro以3500美元的起售价,注定不是一款走量的消费级设备。TimCook去年10月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坦言:"3500美元,它不是大众市场产品。""目前,它是为'早期采用者'准备的--那些想把明天的技术握在今天手中的人。幸运的是,这样的人足够多,足以让我们感到兴奋。"这一战略定位清晰:VisionPro不是为所有人设计的,而是为"未来"设计的。而支撑这一愿景的核心,正是其操作系统--visionOS。visionOS的进化之路:从1.0到26,持续迭代自VisionPro发布以来,苹果已通过一系列系统更新,显著提升其功能与体验。以下是主要版本更新概览:版本发布时间主要功能亮点visionOS1.12024年中推出SpatialPersonas,实现3D空间化身,提升远程会议沉浸感visionOS22024年9月新增手势控制主菜单、支持空间照片、Safari启用WebXR、AirPlay投屏、BoraBora虚拟环境、支持物理键盘与鼠标visionOS2.22024年12月Mac虚拟显示支持Wide与Ultrawide模式(最高10K分辨率),音频同步至VisionProvisionOS2.42025年3月引入AppleIntelligence、推出SpatialGallery应用、支持iPhone远程安装、优化访客流程这些更新不仅提升了生产力与娱乐体验,更吸引了企业客户。Cook在财报会上特别提到:"visionOS26中的新企业API,正在被CAE等客户积极采用,反响良好。"visionOS26:苹果空间计算的"最大更新"据爆料,visionOS26将是VisionPro发布以来最重磅的一次系统升级,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发布,主要新增功能包括:支持PlayStationVR2Sense控制器,拓展游戏生态支持LogitechMuse触控笔,提升创作精准度Personas化身更逼真,表情与动作更接近真人新增空间小部件(SpatialWidgets),可自定义虚拟空间信息浮窗手部追踪提升至90Hz,交互更流畅支持体素化空间场景(VolumetricSpatialScenes),实现更复杂3D环境重建新增本地SharePlay,无需网络即可共享内容Safari支持空间浏览(SpatialBrowsing),网页以3D方式呈现原生支持180°与360°视频播放这些功能不仅强化了VisionPro的生产力与娱乐属性,更在向"空间互联网入口"迈进。硬件升级:M4芯片+新款头带,性能再跃升除了软件,硬件也在悄然进化。据供应链消息,苹果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VisionPro硬件小改款,主要升级包括:搭载M4芯片(取代当前M2)CPU性能提升约50%GPU性能提升高达4倍神经网络引擎性能翻倍以上→显著增强计算机视觉、AI推理与空间计算能力采用更舒适的头带设计→改善佩戴体验,降低长时间使用疲劳⚠️注意:这并非"VisionPro2",而是一次中期性能增强版,旨在为visionOS26的新功能提供更强算力支持。未来布局:更轻、更便宜的"AppleVisionAir"正在路上?尽管VisionPro定位高端,但苹果并未放弃大众市场。根据知名分析师郭明錤(Ming-ChiKuo)和彭博社MarkGurman的报道,苹果正在开发一款更轻、更便宜的后续产品,暂称"AppleVisionAir"。据传的关键特性包括:比当前VisionPro轻40%以上价格将有"显著降低"(预计$1500–$2000区间)采用A系列芯片(可能与iPhone19Pro同款)外壳材质改为塑料,框架使用镁合金(取代玻璃与铝合金)减少传感器数量以降低成本可能取消EyeSight微透显示屏(外侧显示用户眼神的功能)这一产品若如期发布,将标志着苹果正式进入中端空间计算市场,为未来AR眼镜铺路。总结:苹果的"空间计算"马拉松,才跑完第一圈visionOS是战略核心苹果正在构建一个独立于iPhone的"空间操作系统"生态。VisionPro是"探路者"高价、高性能,用于验证技术、积累开发者与企业客户。visionOS26是转折点从"可用"迈向"好用",AI+交互+内容全面升级。M4+VisionAir是未来性能提升+成本下探,双线并进,覆盖更广用户群。✅一句话结论:AppleVisionPro不是终点,而是苹果"空间计算时代"的起点。随着visionOS26与M4芯片的推出,以及未来"VisionAir"的预期,苹果正在下一盘长达十年的棋局--而现在,正是这盘棋最关键的布局期。
经典点击式冒险游戏《Syberia(赛伯利亚)》的VR改编版再曝新进展。继今年5月首次官宣后,发行商Microids近日发布了《SyberiaVR》的全新预告片、实机截图及商店页面信息,确认这款2002年传奇冒险游戏的沉浸式重制版,正在为MetaQuest3与Quest3S量身打造。从2D点击到3D沉浸:一场跨越20年的机械浪漫之旅原作《Syberia》由已故法国漫画家兼游戏设计师BenoîtSokal执笔,于2002年首发,以其深邃的蒸汽朋克美学、诗意的叙事风格和对孤独、科技与人性的哲思,被誉为点击冒险游戏的巅峰之作。故事围绕美国律师凯特·沃克(KateWalker)展开--她被派往法国阿尔卑斯山一个偏远小镇,处理一家钟表厂的收购案。然而,随着调查深入,她卷入了一场关于天才发明家汉斯·沃拉尔贝格(HansVoralberg)的神秘追寻:他相信在北极圈的传说之岛上,仍存活着最后的活体猛犸象。旅途中,凯特始终与一位名叫奥斯卡(Oscar)的机械人偶相伴,它不仅是助手,更成为情感的锚点。如今,这段跨越雪原、钟楼与自动机械世界的旅程,将以全3D沉浸式VR体验重生。SyberiaVR:专为Quest3设计的"原生VR体验"Microids强调,《SyberiaVR》并非简单移植,而是从一开始就作为独立体验进行设计(conceivedfromthebeginningasanexperienceinitsownright),并承诺忠实还原原作精神。✅VR专属特性:全3D重构世界:基于原作美术风格,以现代3D技术重建阿尔卑斯小镇、钟表工厂、地下铁路等经典场景;重新设计的谜题系统:适配VR交互逻辑,玩家将亲手操作齿轮、拨动开关、翻阅日记,解谜更具"物理感";多模式支持:完整支持坐姿、站姿与房间级(room-scale)游玩,适应不同空间条件;双版本同步开发:与非VR版《SyberiaRemastered》并行制作,共享视觉升级,但玩法彻底VR化。开发团队:VirtuallyzGaming×MicroidsStudioParis本作由法国VR开发工作室VirtuallyzGaming与MicroidsStudioParis联合开发,后者曾成功推出《AgathaChristie:TheABCMurdersVR》《AVampyreStoryVR》等VR冒险作品,具备丰富的叙事型VR游戏经验。从最新预告片与截图可见:场景细节丰富,保留了原作的手绘质感与蒸汽朋克机械美学;UI设计简洁,信息以自然方式融入环境(如手持笔记本、环境标签);交互反馈明确,拾取、组合、使用物品的动作流畅自然。登陆Quest3/3S,年内发售《SyberiaVR》将独占登陆MetaHorizonStore,支持Quest3与Quest3S,计划于2025年内正式发布。目前,其商店页面已上线,公开了首批实机画面与功能说明,预示着开发已进入后期阶段。📅游戏信息速览:名称:SyberiaVR平台:MetaQuest3/Quest3S开发商:VirtuallyzGaming×MicroidsStudioParis发行商:Microids类型:叙事型VR冒险/解谜模式:单人剧情,支持坐姿/站姿/房间级状态:新预告+截图发布,商店页上线,2025年内发售特点:原生VR设计、3D世界重构、谜题适配、忠实原作
备受期待的沉浸式历史体验《TitanicVR》现已正式结束在MetaQuest平台的抢先体验(EarlyAccess)阶段,于今日在Quest3与Quest3S上推出完整版本。此次更新最大的亮点是:"Experience模式"正式上线--玩家将首次在一体机VR中"亲历"1912年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时刻。一场等待七年的完整回归《TitanicVR》最初由EngageXR(前身为ImmersiveVREducation)开发,于2018年登陆PCVR(Steam、OculusRift)与PSVR平台,以其对泰坦尼克号内外部结构的高度还原、数百名NPC的动态行为模拟以及严谨的历史考据,成为VR史上最受赞誉的教育类体验之一。该团队也是经典作品《Apollo11VR》的缔造者--后者早在2019年便作为首发应用登陆初代OculusQuest,因其优化出色而广受好评。但相比之下,《TitanicVR》的体量远为庞大:精确重建的882英尺长船体;数百名乘客与船员的AI行为系统;从头等舱到锅炉房的全舰内部精细建模;深海残骸的真实声呐扫描数据融合。正因如此,开发团队一直认为:只有Quest3及以上的硬件性能,才足以承载这一史诗级体验。Quest3版:挑战XR2Gen2的极限EngageXR明确表示,他们已"将XR2Gen2芯片组推向极限",才得以在Quest3和Quest3S上实现完整的《TitanicVR》体验。得益于Quest3更强的GPU性能、更高的分辨率与混合现实能力,这款曾被认为"仅属于PC"的大作,终于以接近原版的画质和流畅度,完整登陆一体机平台。两大模式,双重沉浸:从考古到亲历完整版《TitanicVR》包含两大核心模式:🔍Exploration模式(探索模式)玩家扮演现代海洋考古学家,驾驶微型潜水器深入北大西洋3800米海底;在残骸中搜寻文物(如瓷器、信件、船钟等);返回虚拟实验室进行3D扫描与历史分析;此模式自2024年4月起已在Quest平台以"抢先体验"形式提供。🌊Experience模式(体验模式)--本次更新重点玩家化身为1912年泰坦尼克号上的真实幸存者之一(基于历史人物改编);从登船、航行、撞冰山到最终沉没,全程沉浸式重演灾难全过程;感受甲板倾斜、人群奔逃、救生艇下水等震撼场景;配合环境音效与动态光影,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与历史代入感;是目前最完整、最真实的一体机端"泰坦尼克号沉没"模拟体验。不仅是游戏,更是数字历史档案《TitanicVR》的意义早已超越娱乐范畴:它被多所学校与博物馆用作教学工具;其建模数据源自真实打捞记录与历史档案;开发过程中咨询了多位泰坦尼克号研究专家;在"Experience模式"中,玩家将听到真实乘客的对话片段,见证关键决策时刻。正如EngageXR所言:"我们不是在制作一个关于灾难的游戏,而是在重建一段人类共同的记忆。"现已上线,支持中文界面《TitanicVR》完整版现已在MetaHorizonStore上架,支持Quest3与Quest3S,售价与PC版相近(具体价格依地区而定),支持多语言,包括简体中文界面。⚠️提示:虽然我们曾发布过《TitanicVR》PC版评测,但Quest3版本在图形细节、加载速度与NPC密度上有所优化调整,整体体验更紧凑,更适合长时间沉浸。📅产品信息速览:名称:TitanicVR(完整版)平台:MetaQuest3/Quest3S开发商:EngageXR(原ImmersiveVREducation)模式:Exploration(探索)+Experience(亲历沉没)语言支持:含简体中文状态:现已正式发售(脱离EarlyAccess)商店:MetaHorizonStore
尽管在最近的SamsungUnpacked2025(7月)和GoogleI/O2025(6月)两大关键科技盛会中均未亮相,三星方面已在最新财报电话会议上正式确认:其基于AndroidXR的混合现实(XR)头显--代号"ProjectMoohan"--仍将按计划于2025年内推出。这一消息来自三星移动体验(MX)部门高管DanielAraujo在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的发言:"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准备在今年推出下一代创新产品,包括我们的XR头显和TriFold折叠屏智能手机。"被"低调处理"的旗舰级XR设备令人费解的是,这款本应是三星进军空间计算领域的重要产品,在近期两场关键发布会上几乎"零存在感":在GoogleI/O上,尽管有媒体获得了短暂的工程机演示体验,但谷歌和三星均未在主舞台上重点推介;在SamsungUnpacked上,它更是完全缺席,连预告片都未出现。这与三星以往高调发布新品的风格大相径庭,引发了外界对其市场策略和产品成熟度的猜测。值得一提的是,一同"隐身"的还有其另一款重磅产品--TriFold三折屏手机。两者的同时缺席,暗示三星可能计划在2025年底前举办一场独立的小型发布会,集中揭晓这两款设备。我们目前已知的"ProjectMoohan"规格信息尽管官方保持沉默,但通过此前媒体实测(包括我们2024年12月的上手体验)和供应链消息,目前已知的关键配置如下:类别规格操作系统AndroidXR(谷歌与三星联合开发的XR专用系统)核心芯片高通SnapdragonXR2+Gen2显示技术索尼供应的micro-OLED面板(具体分辨率未公布)光学设计超薄折叠光学镜片(PancakeLenses),提升佩戴舒适性与外观紧凑度视觉适配自动瞳距调节(AutoIPD),无需手动调整交互能力支持眼动追踪与手势/手部追踪配件设计-可磁吸式遮光罩(LightShield),增强沉浸感-可拆卸外接电池包,延长续航-配套VR运动控制器(尚未公开外观)AndroidXR初体验:HorizonOS+visionOS的"混合体"?在去年12月的媒体预览中,我们曾短暂体验了运行AndroidXR系统的ProjectMoohan原型机。初步印象是:系统UI风格融合了MetaHorizonOS的实用性与ApplevisionOS的空间感与流畅动画;多任务窗口布局灵活,支持自由缩放与空间锚定;应用生态尚处于早期,但已能看到部分安卓手机应用的适配版本;系统流畅度在SnapdragonXR2+Gen2驱动下表现良好,但复杂3D场景仍有轻微卡顿。这表明,AndroidXR正试图在"移动生态延伸"与"原生空间计算体验"之间找到平衡。挑战与期待并存三星的XR头显面临严峻竞争:苹果已凭借VisionPro率先进入高端市场;Meta的Quest3在消费级VR中占据主导;谷歌虽未推出自有硬件,但正全力推动AndroidXR成为行业标准。而三星的策略似乎是:以AndroidXR为统一平台,结合自家硬件优势(显示、移动SoC、手机生态),打造一款兼具生产力与娱乐性的混合现实设备。发售信息仍未知截至目前,三星仍未公布以下关键信息:✅正式命名:是继续叫"ProjectMoohan",还是另有品牌名称?✅确切发布时间:仅确认"2025年内"✅售价:市场普遍猜测将对标VisionPro(起售价3499美元),但更可能推出多个版本以覆盖不同价位段结语:静待"MiniLaunch"的到来尽管"ProjectMoohan"目前仍笼罩在低调之中,但其技术储备和生态定位不容小觑。随着AndroidXR生态逐步成型,三星这款头显可能是首个真正搭载完整AndroidXR系统的消费级设备。我们预计,三星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举办一场独立发布会,揭晓这款"藏了太久"的混合现实旗舰。届时,它能否成为VisionPro的有力挑战者,或为MetaQuest系列带来新变数,值得整个XR行业密切关注。
昨日,开源可穿戴技术提供商BrilliantLabs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轻量级AI眼镜--Halo。这款眼镜不仅外观与普通眼镜无异,还集成了多种先进功能,包括内置显示屏、全面传感器套件以及支持通过其内置助手Noa进行自然语言交互。亮点概览🚀创新特性实时多模态对话界面:实现语音与视觉输入的无缝融合;Narrative长期记忆系统:将用户的个人体验转化为个性化知识库,支持长期回忆与推理;VibeMode氛围编码助手工具:仅需自然语言输入即可创建个性化的AI应用。👓设计美学Halo的设计旨在"与普通眼镜别无二致",并可通过与SmartBuyGlasses的合作选择定制处方镜片,确保佩戴舒适度与实用性。硬件规格详解尽管外形紧凑,Halo却集成了众多先进技术:光学传感器、IMU(惯性测量单元)、麦克风阵列和骨传导扬声器;0.2英寸全彩MicroOLED抬头显示器(HUD):被称为"HaloDisplay",能够投影复古街机风格的界面,并适应广泛的瞳距范围;长达14小时的电池续航:即便集成如此多的技术,仍能保证长时间使用;AlifSemiconductorB1芯片:超低功耗微控制器,配备集成神经处理单元(NPU),用于设备端的AI和传感器融合。HaloDisplay模块将全彩图像直接投射到用户的眼睛。NoaAI助手的工作原理Noa是BrilliantLabs的内置AI代理,采用边缘计算的多模态处理技术来理解和响应视觉和听觉输入。新的Narrative系统可以组织用户的第一人称经历,形成个性化的知识库,从而实现长期记忆和推理能力。VibeMode:非程序员也能创造AI应用VibeMode是一项实验性功能,允许用户通过自然语言命令创建自定义AI应用程序。用户只需向Noa描述需求,后者即可生成、显示并直接在设备上运行定制的应用程序。这大大降低了开发门槛,使得即使没有编程经验的人也能轻松制作和分享新工具。此外,用户还可以修改或基于社区已有的应用进行二次创作,促进快速迭代和协作开发。隐私保护措施隐私保护是Halo的核心关注点之一。BrilliantLabs表示,Noa助手如同一个"虚拟私人网络"(VPN),介于用户与AI模型之间,所有摄像头、麦克风等设置均可通过语音指令管理。更重要的是,所有由Halo捕捉到的视听数据都会在设备端转换为不可逆的数学表示形式,不会存储任何富媒体文件或与第三方共享。发售信息Halo将于2025年11月开始全球发货,售价为299美元(哑光黑款)。值得注意的是,Halo将沿用前代产品Frame的限量发售模式,在首发时仅提供有限数量的设备供购买。
经典物理沙盒游戏《Besiege》(围攻)的VR版本--《BesiegeVR》今日正式上线MetaQuest平台(支持Quest2、3、3S与Pro),为玩家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战争机器建造体验。这款由3RGames(代表作:《ThiefSimulatorVR》《CaveCrave》)开发、基于SpiderlingStudios原作重制的VR版本,将PC端广受好评的"疯狂机械创造"玩法完整带入虚拟现实,让你亲手组装从投石机、攻城塔到蒸汽机甲在内的各种中世纪战争装置。从PC到VR:一场机械狂想的全面进化《Besiege》最初于2013年以EarlyAccess形式发布,历经多年打磨后于2020年正式推出完整版。其核心魅力在于:基于真实物理引擎的模块化建造系统;天马行空的创意自由度;搞笑又震撼的"测试时刻"--当你按下启动键,看着自己造的"四脚蹦跳怪兽"冲向城堡,或原地解体。如今,《BesiegeVR》在保留原作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VR化重构:✅VR专属升级亮点:🛠️全新动作控制系统:使用手柄直接抓取、旋转、连接超过70种组件(齿轮、活塞、武器、轮子等);💥沉浸式反馈:支持触觉反馈(HapticFeedback),感受机械运转的震动与冲击;🔊3D空间音频:引擎轰鸣、链条拉紧、石弹发射,声音方向精准还原;🎮55关战役模式:完整移植PC版主线任务,挑战破坏城堡、清除异教徒、探索神秘遗迹等目标;🏗️三大沙盒地图:自由建造、无限测试,发挥你的工程(或搞笑)才华;🔄跨平台设计兼容:部分PC版经典设计可导入VR版,继续优化或炫技。开发团队:3RGames持续发力VR内容本作由近年来活跃于VR领域的3RGames打造,该工作室此前已推出:《ThiefSimulatorVR》--第一人称潜行模拟VR化成功案例;《CaveCrave》--节奏地牢游戏,获媒体4/5星评价,被称"轻松推荐"(aneasyrecommendation);据透露,《CaveCrave》后续还将推出新地图内容,持续更新。此次《BesiegeVR》的发布,进一步证明3RGames在将传统PC游戏成功VR化方面的技术实力与设计洞察。官方发布预告片上线,机械迷的狂欢已开启为庆祝正式发售,官方同步释出全新发布预告片,展示了VR版中玩家亲手搭建攻城器械、第一视角操控机械冲破城门的震撼场面。无论是打造一台稳重高效的投石车,还是一个摇摇欲坠却意外成功的"八爪蜘蛛坦克",《BesiegeVR》都承诺:每一次爆炸,都是创造力的胜利。结语:VR沙盒建造的新标杆?《BesiegeVR》的上线,填补了Quest平台上高自由度物理建造类VR游戏的空白。它不仅是原作粉丝的"梦想实现",也为VR玩家提供了一个兼具挑战性、创造性与娱乐性的绝佳沙盒。我们即将发布《BesiegeVR》的完整中文评测,敬请期待。📅游戏信息速览:名称:BesiegeVR平台:MetaQuest2/3/3S/Pro开发商:3RGames原作:SpiderlingStudios模式:单人战役(55关)+三大沙盒地图特色:动作控制、触觉反馈、3D音频、支持PC设计导入状态:现已发售(LaunchTrailer已发布)
十年磨一剑,Meta在高保真虚拟人技术上的终极追求--CodecAvatars(编解码器虚拟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逼近现实。在最新研究中,Meta展示了其基于高斯泼溅(GaussianSplatting)的下一代CodecAvatars原型,首次实现头部与头发的分离建模。这项名为"HairCUP:HairCompositionalUniversalPriorfor3DGaussianAvatars"的技术,不仅让虚拟人发型可自由更换,更显著提升了发际线、刘海等细节的自然融合度,为未来在VR/AR设备中实现"真实社交存在感"扫清关键障碍。什么是CodecAvatars?为何它能"跨越恐怖谷"?CodecAvatars是Meta研发的超写实数字人系统,目标是:在虚拟空间中,通过精确捕捉用户的面部肌肉、眼神运动与语音,实时驱动一个与本人高度一致的3D虚拟形象,从而实现"你就在那里"(YouAreThere)的社交存在感(SocialPresence)。与传统卡通化MetaAvatar不同,CodecAvatars追求的是:🧠潜意识级别的真实感:让对方"感觉"你真的在场,而非"看到"你在屏幕里;👁️眼神交流的自然性:眼动、眨眼、凝视方向完全同步;😊微表情还原:嘴角抽动、眉毛上扬等细微情绪变化皆可传递。在Meta实验室的高配原型中,这一技术已成功跨越"恐怖谷"(UncannyValley),达到令人信服的逼真程度--这是当前视频通话、普通虚拟形象甚至AppleVisionPro的Personas都尚未完全实现的境界。技术演进:从"百台相机阵列"到"手机自拍生成"早期,生成一个高质量CodecAvatar需要:📸超过100台相机+数百盏灯光的专用捕捉阵列;🖥️数小时处理时间。这显然无法普及。为此,Meta进行了关键转型:✅2023年:引入"通用模型"+手机扫描使用高精度捕捉数据训练一个"通用人体模型";用户只需用手机拍摄一段旋转头部的自拍视频,即可生成个人CodecAvatar;处理时间仍需约1小时(依赖高性能服务器GPU)。✅引入高斯泼溅(GaussianSplatting):质的飞跃将传统3D网格建模替换为点云式高斯分布表示;极大提升体积渲染效率与真实感;支持实时重光照(Relighting),适应不同虚拟环境;降低对极端硬件的依赖,推动技术走向落地。🔁类比:高斯泼溅对3D渲染的推动,正如大语言模型(LLM)对聊天机器人的革命。目前,VarjoTeleport、NianticScaniverse、ApplePersonas等均已采用类似技术,但Meta的原型在细节保真度上仍处于领先地位。最新突破:HairCUP--头与发分离,发型可换!在最新论文《HairCUP》中,Meta实现了关键架构升级:旧方案新方案(HairCUP)头部与头发一体化建模头与发分离建模更换发型需重新扫描可自由更换发型库发际线融合生硬刘海、鬓角自然过渡戴帽子困难为未来支持帽子预留接口这意味着:你只需做一次高质量面部扫描,之后便可随意切换短发、长发、卷发、光头等发型,甚至加载过去不同阶段的发型,而无需重新拍摄。这一"可组合式通用先验"(CompositionalUniversalPrior)设计,是迈向个性化、可持续使用虚拟身份的重要一步。为何仍未能上市?两大核心瓶颈尽管技术日趋成熟,CodecAvatars至今仍未登陆任何消费级设备。原因有二:⚠️1.硬件缺失:Quest系列缺乏面部+眼动追踪Quest3/Quest3S:仅配备基本眼动追踪(用于注视点渲染),无面部追踪;QuestPro:曾具备完整面捕+眼动,但已于2025年初停产;Meta目前无明确计划推出具备完整面捕的新头显。没有面捕,就无法实时驱动CodecAvatars的微表情系统。⚠️2.渲染压力:高保真Avatar仍需PC级算力低质量CodecAvatars曾在Quest2上运行;但当前高保真版本仍依赖高端PCGPU进行实时渲染;AppleVisionPro已证明高斯泼溅可在头显端运行,但其M2芯片+定制系统具备更强整合能力;Quest3性能略逊,且Meta缺乏苹果式的软硬一体控制力。可能的落地路径:从"2D视频通话"开始?为加速普及,Meta可能采取"降维落地"策略:📱首阶段:FlatscreenCodecAvatars推出手机/电脑端的CodecAvatars;用于WhatsApp、Messenger视频通话;以"虚拟你"替代摄像头画面,保护隐私或提升形象;降低算力需求,优先覆盖亿级用户。🕶️次阶段:HorizonOS集成待新头显发布(可能为2026年);配备完整面捕+更强SoC;在HorizonWorlds、Meet等场景中启用高保真CodecAvatars;支持发型更换、帽子、虚拟衣着等个性化选项。未来展望:MetaConnect2025或将揭晓更多MetaConnect2025将于9月17日举行,外界普遍期待:新一代VR/AR硬件预告;HorizonOS重大更新;CodecAvatars商业化路线图披露。届时,我们或许将迎来"虚拟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众"的历史性时刻。结语:社交的终极形态,正在被重新定义CodecAvatars不仅是技术秀,更是Meta对"未来社交"的终极构想:当虚拟形象足够真实,当眼神与表情可被完整传递,距离将不再是隔阂,屏幕也将不再存在。从百台相机到手机自拍,从一体建模到可换发型,Meta正一步步将"数字孪生自我"变为现实。而当那一天到来--你在VR会议室中与同事"面对面"交谈,对方的微笑、眨眼、沉思都与真人无异--你会意识到:这才是元宇宙应有的样子。
下周末,MetaQuest用户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虚拟足球观赛体验:2025年8月9日(星期五)早上7点(太平洋时间)/晚上3点(英国夏令时),英超官方VR应用《PremierLeaguePlayer》将在Quest设备上免费直播伯恩利对阵拉齐奥的季前友谊赛。这场赛事将以全尺寸虚拟现实重建的形式呈现,让观众"亲临"伯恩利主场--图夫摩尔球场(TurfMoor)--沉浸式观看比赛全过程。虚拟观赛新体验:坐在VR球场中看真实比赛此次直播由VR体育科技公司Rezzil开发,将在以下设备上支持:MetaQuest3Quest3SQuestProQuest2用户将置身于一个高精度还原的虚拟图夫摩尔球场中,拥有:🎯第一排视野:坐在虚拟看台上,俯瞰整个球场;📺增强比赛画面:上方悬浮显示更大尺寸的实时比赛转播流;🧍♂️⚽实时同步球员与球位:虚拟球员和足球的位置将与现实比赛中完全对应;🔊现场解说与分析:配备实时评论、战术分析、俱乐部专属视觉元素;🎨真实球衣还原:所有球员均穿着当季最新球衣。虽然无法自由切换摄像机角度(如电视转播中的多机位),但你可360°自由环顾虚拟球场,感受观众氛围、建筑细节与比赛节奏,体验接近亲临现场的沉浸感。类似DAZN但更"全息":从"桌上模型"到"真实尺度"这种"虚拟重建+实时数据驱动"的观赛模式,与此前DAZN在Quest上直播国际足联俱乐部世界杯(FIFAClubWorldCup)的方式相似,但有显著升级:对比项DAZN(俱乐部世界杯)PremierLeaguePlayer(伯恩利VS拉齐奥)呈现形式桌面微缩模型(TabletopDiorama)全尺寸虚拟球场(1:1Scale)观看方式上帝视角观察模型第一人称沉浸式观赛视角自由度可缩放旋转模型可环视球场,固定座位视角画面来源部分采用180°广角实拍完全虚拟重建,无实拍画面这意味着,《PremierLeaguePlayer》提供的是一种更接近"数字孪生球场"的体验,而非"虚拟电视屏幕"。是否支持Pico4?尚未确认目前,该直播活动仅确认登陆MetaQuest平台。尽管《PremierLeaguePlayer》已于近期上线Pico4(字节跳动旗下VR头显),并进入早期体验阶段,但Rezzil尚未确认此次比赛是否也会在Pico版本中同步提供。我们已联系Rezzil寻求澄清,如有更新将第一时间补充。从付费到免费:英超VR战略转向"大众化"此次免费直播,是《PremierLeaguePlayer》近期战略调整的一部分。该应用于2024年12月首次发布时为付费应用,但在近期已转为免费下载+内购DLC模式。同步推出的重磅功能是"MatchweekMode"(比赛周模式),通过赛季通行证(SeasonPass)形式提供:✅还原2025/26英超赛季赛程✅重演进球、修改比赛结果✅解锁全部20支英超俱乐部官方Avatar✅无限量DLC内容更新✅加入专属Discord社群目前,该赛季通行证正以85%折扣预售,售价29.99美元。此前购买过原版应用的用户,将免费获得两周的Matchweek内容。📅重要信息速览:比赛:伯恩利vs拉齐奥(季前友谊赛)时间:2025年8月9日7:00AMPT(美国)3:00PMBST(英国)凌晨0:00(北京时间,8月10日)平台:MetaQuest2/3/3S/Pro(免费)应用名称:PremierLeaguePlayer获取方式:HorizonStore搜索"PremierLeaguePlayer"
自2012年Kickstarter众筹以来,《星际公民》(StarCitizen)便向支持者承诺:"游戏将原生支持虚拟现实(VR),包括OculusRift。"这一承诺曾短暂兑现--在2013至2014年间,玩家可通过早期OculusDK1设备进入游戏的机库模块(Hangar),以3自由度(3DoF)体验在飞船旁行走、登舰、环视座舱。尽管画质粗糙、追踪有限,但那一刻的"存在感"(presence)令无数玩家铭记至今。然而,这一功能很快被移除。开发商CloudImperiumGames(CIG)解释称,因引擎架构重大调整,VR支持不得不暂时下线。自此,《星际公民》的VR支持进入长达十年的"承诺状态"--反复提及,却始终未归。从"画饼"到"施工":VR支持的漫长伏笔尽管官方未明确时间表,但CIG团队内部对VR的执着从未消失。Silvan,一位CIG开发成员,在Reddit等平台长期以"VR倡导者"身份活跃。他曾坦言:"我加入CIG的首要原因,就是想亲手实现《星际公民》的VR支持。"游戏的交互系统mobiGlas(腕载设备)设计极具前瞻性:其悬浮界面、手势操作逻辑与空间布局,明显为VR环境与手部追踪量身打造。2017年,CIG创始人克里斯·罗伯茨(ChrisRoberts)在接受采访时确认:"VR从未从路线图中删除。引擎(StarEngine)原生支持VR,我们终将回归。"但随着游戏本体功能不断扩展,VR优先级一再后移,社区期待逐渐转为"半信半疑"。转折点出现:内部测试或于"未来一两个月"启动在近期举行的QuantumVegas2955粉丝活动上,CIG运营总监肖恩·特雷西(SeanTracy)首次释放明确信号:"我认为VR的测试将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内开始。"尽管他补充称,立体渲染(stereoscopicrendering)带来的性能压力仍是最大技术挑战--尤其在《星际公民》这种高精度、大规模场景中--但这一表态已远超以往模糊承诺。随后,据一名CIG开发者证实:"官方VR功能的内部测试确实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启动。"虽然尚无具体日期、平台或功能范围披露,但这是十年来最接近'落地'的一次官方确认。VR的终极意义:不止是"戴上头盔",而是"成为飞行员"《星际公民》的核心魅力,在于其极致的沉浸感与拟真操作:手动驾驶飞船多屏仪表盘管理舱外活动(EVA)多人协作任务这些机制在VR中本应大放异彩。想象以下场景:你坐在驾驶舱内,头随视角转动,环视四周控制面板;通过手部追踪直接点击mobiGlas或启动引擎;在零重力环境中,用VR控制器模拟漂浮与推进;与其他VR玩家在空间站中"面对面"交谈、交易、组队。这不仅是视觉升级,更是交互范式的彻底变革。更值得期待:VR或将登陆《42中队》(Squadron42)《星际公民》并非唯一受益者。其单人剧情篇章《42中队》(Squadron42)--被视作克里斯·罗伯茨经典系列《银河飞将》(WingCommander)的精神续作--同样有望获得VR支持。该作已确认将于2026年发布(尽管此前多次延期);配备全明星阵容:加里·奥德曼、马克·哈米尔、吉安卡洛·埃斯波西托等倾情出演;剧情驱动、电影化叙事,结合太空空战与舰桥指挥。若VR功能同步上线,《42中队》或将成为史上最具沉浸感的太空叙事游戏,重现甚至超越《银河飞将》在VR时代的辉煌。
2025年第二季度,MetaRealityLabs(元宇宙与可穿戴设备部门)实现营收3.7亿美元,同比增长5%(去年同期为3.53亿美元)。这是该部门连续两个季度下滑后首次实现同比增长,看似迎来"复苏",但背后结构性变化值得深思。增长并非来自VR头显,而是由Ray-BanMeta智能眼镜驱动--而Quest系列头显销量再次同比下降,已连续两个季度走低。营收反弹背后的真相:Ray-Ban眼镜爆发,Quest持续疲软Meta首席财务官苏珊·李(SusanLi)在财报电话会上明确指出:"本季度5%的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Ray-BanMeta智能眼镜销量的提升,部分被Quest头显销量下滑所抵消。"这与上一季度的表述如出一辙--当时RealityLabs营收同比下降6%,苏珊·李同样将Quest销量下滑列为主要原因。但这一次,Ray-BanMeta的强劲表现成功扭转了整体颓势。🔥Ray-BanMeta:增长引擎已启动同比增长超200%:Meta的合作伙伴、眼镜巨头EssilorLuxottica(依视路-陆逊梯卡)近日披露,2025年上半年Ray-BanMeta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三倍。市场反馈极佳:该公司CEO称产品在市场中"表现异常出色"(performingexceptionallywell)。这一成绩远超Meta最初预期。原本,Ray-BanMeta被视为"最后一款无显示屏的智能眼镜",如今Meta已与EssilorLuxottica深化合作,共同开发多代产品线。新产品已上线:限量版OakleyMetaHSTN智能眼镜已开始发货,标准版预计未来几周内上市。长期合作锁定:双方已签署协议,将合作"延续至下一个十年",共同开发"跨代际的智能眼镜产品"。资本绑定加深:Meta近期向EssilorLuxottica投资30亿欧元,获得其3%股权,未来可能增持至5%,彰显长期押注决心。Quest销量持续下滑:节日爆款≠全年畅销与Ray-Ban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Quest头显销量再次同比下降,已是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这并非因市场竞争加剧--Meta在消费级VR市场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问题出在产品本身的购买模式:Quest3S在2024年假日季表现强劲,成为热门圣诞礼物,但节后消费者自购意愿显著下降。这表明:Quest3S的成功更多是礼品驱动型消费,而非用户自发的长期需求;VR设备尚未真正融入大众日常使用场景,缺乏"持续购买动力"。这一趋势迫使Meta重新评估其硬件战略。战略大转向:取消Quest4,押注轻量化+开放生态面对Quest增长乏力,Meta已做出重大调整:❌取消Quest4计划原定于2026年推出的Quest4系列已被取消;多个开发中的高端头显项目也被叫停。✅加速轻量化+分体式架构转而推进一款超轻量级头显,搭配外置计算模块(computepuck),运行与Quest相同的HorizonOS;目标是大幅减轻头显重量,提升佩戴舒适度,迈向"全天候使用"。🌐开放HorizonOS生态Meta计划向第三方硬件厂商开放HorizonOS;华硕(Asus)和联想(Lenovo)已确认将推出搭载该系统的VR/MR设备;这标志着Meta从"封闭硬件主导"转向"操作系统平台化"战略。巨额投入仍在继续:Q2亏损45.3亿美元尽管营收小幅增长,RealityLabs的亏损依旧惊人:Q2研发投入高达49亿美元;净亏损达45.3亿美元。苏珊·李坦言:"我们正在下重注于未来产品,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的技术挑战。要将可扩展的消费级产品推向市场,我们必须攻克这些难题。"扎克伯格也多次强调,其"元宇宙"愿景是以十年为单位的长期投资,而非短期盈利项目。"目前超过50%的RealityLabs支出,仍用于AR眼镜的研发--一个尚未正式上市的产品线。"未来产品线曝光:从Oakley到MetaCeleste尽管Quest前景不明,Meta的智能眼镜布局正加速推进:🕶️OakleyMetaSphaera(预计2025年底发布)据彭博社报道,新款Oakley智能眼镜将配备居中摄像头,更适合第一人称视频拍摄;风格更偏向运动与户外场景。🌟MetaCeleste(内部代号)Meta自研的高端智能眼镜,不通过EssilorLuxottica渠道;配备单眼光学显示(HUD)与sEMG肌电手环,支持指尖手势控制;据悉售价将超过1000美元,定位高端科技尝鲜者。Celeste将是一次关键测试:当前市场是更青睐价格亲民、外观时尚的Ray-BanMeta,还是愿意为高阶功能与显示技术支付溢价?结语:RealityLabs的"双轨战略"正在成型MetaRealityLabs的未来,正清晰地分为两条轨道:轨道产品战略定位用户群体大众化入口Ray-BanMeta/OakleyMeta日常穿戴、社交分享、音频+摄像普通消费者技术前沿探索MetaCeleste/轻量化分体头显AR显示、手势交互、沉浸计算极客、开发者、专业用户而Quest系列,正从"唯一核心"逐渐演变为通往Horizon生态的入口之一,而非终极形态。✅核心结论:Ray-BanMeta的成功证明:智能眼镜的突破口在于"像普通眼镜"--时尚、日常、无感使用。Quest的困境揭示:VR尚未找到大众市场的"刚需场景",礼品属性强于自用属性。Meta的战略已从"硬件垄断"转向"生态构建":通过开放OS、合作品牌、自研高端产品,多线并进。真正的AR时代仍需等待,但通往它的路径,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尽管Meta未在MetaConnect2024上正式宣布,也未在新Avatar上线时进行宣传,但一项重要功能已悄然上线:用户现在可以通过手机前置摄像头拍摄自拍照,自动生成全新的MetaAvatar虚拟形象。这项"隐藏功能"的发现,标志着Meta在降低虚拟身份创建门槛、提升用户包容性方面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如何使用?操作简单,支持多形象并存要使用该功能,只需三步:打开MetaHorizon手机应用(MetaHorizonApp)进入"你的虚拟形象"(YourAvatar)页面选择"创建新形象",系统将引导你使用手机摄像头拍摄一张或多张自拍照值得一提的是:✅支持创建多个Avatar:生成新形象不会覆盖你现有的任何Avatar✅完全可编辑:生成后仍可手动调整身体、面部、服装等所有细节✅与手动创建体验一致:AI生成只是起点,个性化仍由你掌控这一设计避免了"生成即定型"的局限,兼顾了便捷性与自由度。并非首创,却是"迟到的回归"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自拍生成虚拟形象并非新技术。ReadyPlayerMe(支持VRChat、Fortnite等平台)早在三年前就实现了跨平台的自拍建模;甚至在Meta自家的FacebookSpaces(2017年推出的VR社交应用)中,也曾提供基于照片的Avatar生成功能。🔄换言之,这更像是一次"技术的回归与升级",而非从零开始的创新。但在当前语境下,它的出现意义重大--随着HorizonWorlds、Workrooms和第三方VR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非游戏用户、普通社交用户进入VR空间。对他们而言,传统"游戏化角色创建器"界面复杂、耗时且令人望而却步。而自拍生成正是降低门槛的关键一环:"我不懂怎么调滑块,但我希望我的虚拟形象像我。"潜在延伸:或为CodecAvatars铺路更值得期待的是,这项技术未来可能成为通往CodecAvatars(Meta的高保真、photorealistic虚拟人)的桥梁。目前,CodecAvatars需要在专业动捕棚中完成面部扫描与建模,成本高昂,仅限内部测试或特定合作项目。但若未来能通过手机摄像头实现:高精度面部几何重建皮肤纹理与光影捕捉表情驱动参数提取那么,普通用户或许也能生成一个"写实版"的自己,与当前的"卡通风格MetaAvatar"并存。想象这样的场景:在虚拟会议中使用CodecAvatar,实现近乎真人的表情与眼神交流;在社交游戏中使用StylizedMetaAvatar,展现个性与创意;一人双身,虚实共生。总结:从"创建"到"化身",Meta的虚拟身份战略正在深化功能意义✅自拍生成Avatar降低门槛,吸引大众用户✅支持多Avatar并存满足不同场景身份需求✅手动精细调节保留尊重创作者自由度🔮潜在对接CodecAvatars构建"卡通+写实"双轨体系Meta虽未高调宣传,但这一功能的上线,透露出其真实战略方向:让虚拟身份不再是极客的玩具,而是每个人在数字世界中的自然延伸。当"生成一个像我的虚拟人"变得像自拍一样简单,元宇宙的入口,才真正开始向所有人敞开。
近日,Meta对其虚拟形象系统MetaAvatars进行了一次重大更新,显著提升了身体与面部形态的自定义能力,并面向美国和加拿大用户逐步推出AI驱动的虚拟服装推荐功能,进一步推动虚拟身份的个性化表达。自2024年10月MetaConnect大会后上线以来,MetaAvatars已成为Meta生态中不可或缺的数字身份载体,广泛应用于:HorizonWorlds(社交元宇宙)HorizonHome(虚拟客厅)HorizonWorkrooms(虚拟办公)第三方VR应用如《GOLF+》、《ElevenTableTennis》、《DropDead:TheCabin》等(通过免费的MetaAvatarsSDK集成)此外,你的MetaAvatar还会以贴纸形式出现在Facebook、WhatsApp、Messenger和Instagram等社交平台中,实现跨应用的身份统一。深度定制:16种体型+16种脸型,支持多部位精细调节过去,MetaAvatars曾因身体与面部形态选择有限而受到部分用户批评,被认为缺乏多样性与包容性。此次更新正是对此问题的直接回应。🧍♂️身体形态全面升级提供16种预设体型作为起点新增多项滑动调节器,可精细调整:臀部宽度腰围肩膀宽度手臂粗细腹部轮廓用户可更准确地还原真实体型,或打造理想中的虚拟形象。😊面部特征自由塑造同样提供16种预设脸型支持以下维度的微调:脸部宽度颊部饱满度下巴大小颌骨尺寸面部深度成熟度(幼态/成熟感)结合已有的丰富选项--包括肤色、眉形眉色、眼型眼色、睫毛样式、鼻型、嘴型、耳型等--用户现在可以实现前所未有的高精度面部定制。💡懒人模式依旧可用:若不想手动调整,仍可通过上传自拍照生成Avatar。得益于更广的形态库,生成结果将更贴近真实面容,且支持后续手动优化。AI虚拟穿搭助手上线:输入文字,AI为你搭配服装在服装系统方面,Meta也为美国和加拿大用户带来了创新功能--AIOutfitAssist(AI穿搭助手),正在"逐步rollout"中。🔍功能亮点:用户可输入文字描述想要的穿搭风格,例如:"黑色皮夹克+破洞牛仔裤+马丁靴""夏日海滩风连衣裙+草帽"AI将从现有的人工设计虚拟服装库中,智能匹配最接近的服饰组合非生成式AI:不同于此前基于文本生成T恤纹理的功能,本次AI不创造新纹理,而是从现有库存中"挑选搭配"🎯使用灵活:可随时在标准编辑器与AI助手模式之间切换支持对AI推荐的整体造型进行局部替换,例如保留上衣裤子,但更换鞋子或帽子Meta表示,此次更新还为所有国家用户新增了"数十款全新服装选项",涵盖多种风格与场景。未来,AI穿搭助手功能也将逐步扩展至其他国家和地区。总结:更真实、更个性、更智能的虚拟身份此次MetaAvatars的升级,体现了Meta在构建"可信、可表达、可迁移的数字身份"上的持续投入:维度升级重点身体多样性16种体型+多部位调节,打破刻板印象面部真实性16种脸型+精细调节,提升个性化与包容性形象生成自拍生成+手动优化,兼顾效率与精准服装系统AI智能推荐+海量新装+局部替换,提升搭配体验随着虚拟形象在社交、娱乐、办公等场景中的角色日益重要,Meta正通过技术迭代,让每个人都能在虚拟世界中"成为更像自己的自己"
VR52网成立于2015年,平台提供VR头显、AR眼镜、配件外设、厂商、测评、行业资讯、游戏与应用、展会活动等。